天天看點

當設計遇上智能,是驚喜還是驚吓?“現代啟示錄”論壇回顧

當設計遇上智能,是驚喜還是驚吓?“現代啟示錄”論壇回顧
當設計遇上智能,是驚喜還是驚吓?“現代啟示錄”論壇回顧

2021年3月19日下午2點,于廣州家博會9.2 B20智能睡眠展讨論區,今日家具聯合中國家博會舉辦的現代啟示錄丨智能時代設計的思與辯論壇圓滿結束。

論壇邀請了:

廈門D.House設計生活體驗館,一橫一豎設計工程有限公司品牌創始人 張玮

如翌家居,袁媛設計事務所創始人 袁媛

服務設計博士,MPPsleep 睡眠科技創始人,原騰訊系碳雲智能VP副總裁 劉奕彤

沣茂設計Femo Design Studio創始人,D2M設計樣策展人 王樹茂

moidesign聯合創始人,INNERFACE子品牌主理人 李樂

以設計師視角探讨智能時代的設計挑戰和機遇,向我們展現了他們将會以何種姿态迎接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

當設計遇上智能,是驚喜還是驚吓?“現代啟示錄”論壇回顧

論壇開場,今日家具出版人,福建省家具協會秘書長閻棟先生說道:“中國的智能床墊大約從2014年左右開始發展,到現在已經經過了7、8年的時間,所有的技術、産品對智能床墊的推進,到現在已經是非常成熟。去年下半年開始,幾乎所有的床墊企業都在推智能床墊,倡導智能睡眠,是以今天做了一個這樣的特色展。

在我們看來2021年是智能睡眠的元年,期待未來設計師們,智能睡眠的參與者,床墊企業能夠共同推動智能睡眠産業的發展,為消費者帶來越來越優質健康的睡眠體驗。”

當設計遇上智能,是驚喜還是驚吓?“現代啟示錄”論壇回顧

今日家具出版人,福建省家具協會秘書長閻棟

随後,由劉奕彤博士和王樹茂設計師為我們帶來了《科技為智能生活提供無限可能》、 《睡眠方式的演變》的主題分享。

劉奕彤

服務設計博士

MPPsleep 睡眠科技創始人

原騰訊系碳雲智能VP副總裁

為什麼中國要強力推進智能?因為現在已經到了生物科學、資訊學帶我們走向美好生活的時代。

當設計遇上智能,是驚喜還是驚吓?“現代啟示錄”論壇回顧

作為MPPsleep 睡眠科技創始人,劉奕彤對于睡眠有着十分深入的研究:“我們設計師有一個産品設計的效應,比如說一個杯子,你以為就是設計一個杯子嗎?你是為人設計一個喝水的方式,可能不是一個杯子,比如床當然是用來睡的,如何睡,如何快速如誰,其實是一個腦科學的問題。”

當設計遇上智能,是驚喜還是驚吓?“現代啟示錄”論壇回顧
當設計遇上智能,是驚喜還是驚吓?“現代啟示錄”論壇回顧
當設計遇上智能,是驚喜還是驚吓?“現代啟示錄”論壇回顧
當設計遇上智能,是驚喜還是驚吓?“現代啟示錄”論壇回顧

▪ 左右滑動檢視更多▪

關于睡眠與産業相結合,劉奕彤說道:“無論是彈簧,乳膠床墊,其實處理的是材料學,工程學的問題。而傳感器的介入可以做睡眠的監測,心律,呼吸,體動,壓力,腦電,這些都是監測資料,中間有一個能調節角度的智能床,更容易進行互動。如何提高睡眠的時效性,還有睡眠的深度,你們要解決的問題,實際上是心理學和腦科學需要關注的。”

當設計遇上智能,是驚喜還是驚吓?“現代啟示錄”論壇回顧
當設計遇上智能,是驚喜還是驚吓?“現代啟示錄”論壇回顧
當設計遇上智能,是驚喜還是驚吓?“現代啟示錄”論壇回顧
當設計遇上智能,是驚喜還是驚吓?“現代啟示錄”論壇回顧

王樹茂

沣茂設計Femo Design Studio創始人

D2M設計樣策展人

睡覺的方式有非常多,不一定是在床上度過,可能是沙發,可能是躺椅,就是坐具,比如說這個家具。

當設計遇上智能,是驚喜還是驚吓?“現代啟示錄”論壇回顧

作為沣茂設計Femo Design Studio創始人,王樹茂以曆史的次元分享了他對于床的看法。“中國從戰國開始有了離開地面的床,後來出現羅漢床的結構,當時家庭聚集的氛圍就是所有的客人來了都到榻上坐,沒有客廳的概念。

後來出現有架子的床,再演變到軟體的家具,都是把一個床墊放在設計感很強的東西上面。後來演變出有智能的床墊。”

當設計遇上智能,是驚喜還是驚吓?“現代啟示錄”論壇回顧
當設計遇上智能,是驚喜還是驚吓?“現代啟示錄”論壇回顧
當設計遇上智能,是驚喜還是驚吓?“現代啟示錄”論壇回顧
當設計遇上智能,是驚喜還是驚吓?“現代啟示錄”論壇回顧

“睡覺的方式有很多種,不一定是在床上度過,可能是沙發,可能是躺椅。隻要這個家具給你一個空間,你可以躺在上面睡一個午休。”

當設計遇上智能,是驚喜還是驚吓?“現代啟示錄”論壇回顧
當設計遇上智能,是驚喜還是驚吓?“現代啟示錄”論壇回顧
當設計遇上智能,是驚喜還是驚吓?“現代啟示錄”論壇回顧
當設計遇上智能,是驚喜還是驚吓?“現代啟示錄”論壇回顧
當設計遇上智能,是驚喜還是驚吓?“現代啟示錄”論壇回顧
當設計遇上智能,是驚喜還是驚吓?“現代啟示錄”論壇回顧
當設計遇上智能,是驚喜還是驚吓?“現代啟示錄”論壇回顧
當設計遇上智能,是驚喜還是驚吓?“現代啟示錄”論壇回顧
當設計遇上智能,是驚喜還是驚吓?“現代啟示錄”論壇回顧
當設計遇上智能,是驚喜還是驚吓?“現代啟示錄”論壇回顧

▪左右滑動檢視更多▪

當設計遇上智能,是驚喜還是驚吓?“現代啟示錄”論壇回顧

Q&A

論壇對話環節

設計師作為站在時代潮頭的引領者,他們肩負着改變社會、生活環境的天然使命,當智能時代已經漸漸改變人們的生活習慣,他們又将如何思考設計、智能、人居之間的關系?

此次對話環節由今日家具出版人,福建省家具協會秘書長閻棟主持。我們準備了三個問題邀請大家一起回答。

當設計遇上智能,是驚喜還是驚吓?“現代啟示錄”論壇回顧

Q1:

如何看待如今中國智能家居市場的發展?

A

張玮: 對于智能家居我的立場是中立的。特别是剛才聽完王博士對睡眠的詳細講解,我覺得這個系統應該是一個雙刃劍,是一個工具,沒有什麼屬性的,關鍵看我們如何使用它。

是以對于未來這個領域的探索和發展肯定是不斷地再發展,但是現狀來說還是更多偏向本末倒置,好像為了智能而智能,沒有找到根本,一味看表面,是不可取的。

當設計遇上智能,是驚喜還是驚吓?“現代啟示錄”論壇回顧

李樂:智能家居的發展很快,但是這種快我覺得更多是電子行業或者是IT行業慢慢滲透到家居傳統行業才有這樣的效果,如果隻看家居行業的智能發展,還是在一個摸索階段。

我以前做服務相關的工作,這幾年重新嘗試做一些家居品類的設計,有一個最大的感官上的差異,發現這個行業上的企業或者是從業者,非常不關注人,他們隻關注物。我覺得如果更多企業走智能化的道路是一個很好的轉變方向,因為這個方向必須關注人的行為需求的變遷,才知道如何做更好的産品。

另外一個就是中國的家居行業有一個特點就是不擅長做0-1的事情,非常擅長做1-10到20的工作,這趨勢我們這個行業需要充實自己的團隊,開拓自己的視野,更有想像力地做一些事情,從長遠來說是一件好事。

劉奕彤:剛才我分享的時候,有核心的一點,如何把這些工具屬性的東西,更好做好使用者研究,為使用者做更深入的東西。就像我研究的認知腦科學,它不單是一個單純的研究,在美國市場有5200多家睡眠門診,有心理咨詢師,有各種檢測裝置,可能有36個電腦,跟蹤你的問題在哪。

因為每個人的生活方式不一樣,現在不是說用一個産品都行,臨床醫學是做一個統一樣本,但是恰恰睡眠這個事情,在臨床層面解決不了。

回到當下,我覺得大家不要去體驗太多智能化,和以智能化為噱頭的賣點。現在有研究人類學的,研究色彩的,包括認知腦科學,心理學,不是說顔值高就能睡得好,我看我的睡眠資料睡得好。

袁媛:我個人會覺得智能這個東西,一方面大家都在讨論智能化,但是智能化又給人類帶來普遍的焦慮。如何解決是個大問題,包括我們做家居,多數從審美和創造性出發,沒有帶來直接的功能,可能更多帶來人的情緒和感受。同樣,我希望智能家居在給予的過程中,讓人覺得有安全感,舒适感,和人的情感如何相結合。

比如說我坐在這裡,今天身體不是很好,可能體溫低,它能感測到,然後微微加點熱,讓我覺得坐在這裡人舒服,用更人性化的方式,而不是資料直給的方式,就會讓人覺得很親切。

王樹茂:“如何讓智能融入到家具,而不是為了智能而智能,我覺得涉及到方面很多,工程的,心理學的,還有各種各樣的結構,讓一個物品真實地去呈現一個人的想法。我覺得現在的東西都是半智能吧,因為需要人手操控,而不是它自己感受到。”

當設計遇上智能,是驚喜還是驚吓?“現代啟示錄”論壇回顧
當設計遇上智能,是驚喜還是驚吓?“現代啟示錄”論壇回顧
當設計遇上智能,是驚喜還是驚吓?“現代啟示錄”論壇回顧

Q2:

随着智能家居時代的快速發展,在設計一件産品時,如何考慮它的關聯性?

張玮:我自己是很早接觸這個領域的,但是很長一段時間都很尴尬,智能系統不智能,在業界傳得很厲害,後面很多人接觸到都覺得很尴尬的事情,這裡很關鍵的一個問題就是關聯的場景,比如說外部不融合,比如說操控不順暢,或者是關聯關系的情形。

我覺得應該要快速改變這一個現狀,讓它根據我們的需求做出一個反應,不管是在家具還是空間任何智能系統裡,這個是很重要的。

當設計遇上智能,是驚喜還是驚吓?“現代啟示錄”論壇回顧

李樂:我認為還是要去關注人本身,因為所有的産品之間的關聯線索還是需要人的行為進行一系列的串聯。關注人的行為就會有資訊流,資料流,然後流動到下一個場景,觸發下一個行為,這需要産品方深入的挖掘,我覺得現在家居行業是很難做到的。

但場景的變動是一個可以去深挖的點,就像睡眠這個事情可以有很多新的場景,可能未來車上很多的座椅或者是其它的裝置都有睡眠的可能性,對于家居行業來說,現在賣床,以後可能賣專利,專利就是如何讓人更好地休息,這是我的想法。

劉奕彤:我做的是服務設計,最後可以形成腦科學,包括所有的熱資料,冷資料,我們可以馬上得到一個決策。如何介入到我們現在的吃住行的系統裡?我們需要系統和智能完成60分的工作,我不想掃地,掃地機器人幫我把地掃一掃,我在想我家門關了沒有,我看一下手機,我家已經關了,智能應該是作為人的後盾,我覺得這是一個比較好的關聯狀态。

袁媛:我覺得現在智能成為一個噱頭,是家居行業普遍存在的情況,為什麼會這樣?可能因為中國人比較愛讨巧,不太喜歡做辛苦的事情,因為0-1是非常難的,發明一個東西是非常難的,沒有人願意做持久的研究發明。

中國缺少一種跨界合作的工作習慣,我們非常容易局限在自己的領域。如果我們能夠真的跨界合作起來,把技術、藝術、生産、商業結合得很好,我覺得中國有很多的土壤能夠産生世界領先的産品,因為現在中國各個行業的資源還是很好的,我希望未來能更好。

王樹茂:如果有天進入到家裡所有的東西都可以關聯,這也讓人很擔憂。因為一個人的生活習慣都被資料記錄,生活可能完全得不到保障,例如我和别人說宵夜吃燒烤還是火鍋,手機上就會推薦附近的餐廳,是以我覺得智能産品還是要先保證隐私性,資料無法得到保障被洩露出去,對人的影響是很大的。

當設計遇上智能,是驚喜還是驚吓?“現代啟示錄”論壇回顧
當設計遇上智能,是驚喜還是驚吓?“現代啟示錄”論壇回顧
當設計遇上智能,是驚喜還是驚吓?“現代啟示錄”論壇回顧

Q3:

如今的家居産品越來越偏向于集多功能一身,您認為這對設計師提出哪些挑戰,如何應對?

張玮:這是一個很好的導向,但是在甲方提出這些要求時,設計師要理性判斷這個需求是否合理。另外我覺得家具可能結合空間的一些變化,因為房價越來越高,人的居住面積越來越小,這種情況下如何在有限的空間裡解決家具應該扮演的角色,我覺得這個角度出發是可以的。

李樂:首先不是客戶覺得這個功能多就會為此買單,一個評判的方式就是看産品功能的疊加是不是滿足這個使用者的需求,而且是一個高頻的需求,如果不是的話,你展現在售價上是不被接受的。

智能家居行業怎麼做這個事情,我覺得還是需要能借鑒網際網路行業怎麼做軟體産品,先研究定使用者需求再轉換成功能,評估什麼事情需要做,哪些可以帶來價值的提升。

劉奕彤:這個問題先要看中國人的習慣,中國人用筷子,西方人用刀叉,一個筷子有很多的功能,東方的智慧是一物多用。

人的社會變革是系統論的大變革,設計師是用來試錯,是用來探索新的使用者體驗,然後把材料工程所有的事情統一協調管理之後,反過來想功能這個詞。回到最核心的家庭生活裡,我覺得創新行為一定要超越功能主義,因為展現人是最核心的。

袁媛:其實功能性從設計最初已經有這個說法。從實體層面來說,人的生活應該是越來越舒适的,所有的發明,所有的現代科技都在進步,但是為什麼現在的人反而不願意結婚,不願意生孩子,對于生命的熱情還有多少?

是以設計是不是在真正解決人最基本的需求,還是在解決看似很重要,但是沒有很重要的問題,導緻最基本的需求沒有得到回應。如何在設計中解決這些問題,這是值得思考的。

王樹茂:我覺得多功能要分場景,分人去看。做任何的産品,首先要有這個需求,而且要有邏輯性,讓你覺得很順暢,不能硬生生把兩個東西強加在一起,剛才李樂說的廁所和廚房的對話,如果真的是多功能的用途,廁所檢測到你的身體狀況,和廚房說你要改善什麼飲食,我覺得真的是很智能的場景體驗,多功能結合的話,可能還是有需求的市場。

當設計遇上智能,是驚喜還是驚吓?“現代啟示錄”論壇回顧
當設計遇上智能,是驚喜還是驚吓?“現代啟示錄”論壇回顧
當設計遇上智能,是驚喜還是驚吓?“現代啟示錄”論壇回顧

自由辯論環節:

如果可以選擇,

人工智能時代要不要到來?

正方:要到來!

李樂:我是支援各種技術往前推進的,因為不管是好的技術還是壞的技術,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需要有人去用去建設,另外一塊也是不可或缺的,就是去制約它,守護它。

劉奕彤:從我個人角度考慮,我非常期待智能幫我辦一些我不想辦的事情,比如喂貓,人本身就是懶,希望智能幫我做一些事情,做人的仆人,而不是我們做智能的仆人。

王樹茂:我的觀點是希望盡快到來,因為可以多一種選擇,但是如果不習慣的話,可以調整到另外的模式,起碼多一個選擇。

中立方:邊用邊博弈

袁媛:我覺得兩個選擇都沒有錯,或者說這是人性的需求,因為我們想犯懶的需求是以智能化越來越多,我是一邊用着一邊博弈下去。

反方:不要到來!

張玮:如果可以選擇的話,我肯定希望可以慢一點,我還是蠻享受非智能的時代。我希望有一些煙火氣,更自然的,可以看得見摸得着的時代,哪怕麻煩一點,人之是以為人還是要感受。

當設計遇上智能,是驚喜還是驚吓?“現代啟示錄”論壇回顧

此次論壇大家都發表了各自的觀點,對話别開生面,圍繞着智能時代,給我們提供了許多有趣的觀點,相信看到這裡你也會對智能時代有一些自己的思考。我們下次論壇現場見!

THE END

往期看點:當設計師遭遇疫情!4位設計師如何看待行業危與機?

當設計遇上智能,是驚喜還是驚吓?“現代啟示錄”論壇回顧
當設計遇上智能,是驚喜還是驚吓?“現代啟示錄”論壇回顧

歡迎留言給我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