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你看不懂的《理智與情感》

作者:北京新翔科技有限公司

無論是在沙塵肆掠的古代埃及還是喃喃細語的秦淮河畔,也無論是18世紀的歐洲甯靜鄉村還是如今這個高度文明的時期,愛情始終是人類生命中一種亘古不變、聖潔純真的美麗情懷。也許在不同的時期、地域它以不同的方式面貌得以展現,然而支撐它的力量從未改變。那,便是戀愛的精神。

你看不懂的《理智與情感》

書的作者是十八世紀末英國偉大的女性作家簡.奧斯丁。如同簡一貫的文學風格,作者以其細緻入微的觀察視角,精巧微妙的故事構思,以及其作為女性而特有的細膩睿智的文筆生動地向我們展示了十八世紀英國鄉村中産階級的各色人群與他們的情感及日常生活場景。靜靜品讀字裡行間,書中的語句或許并不是那麼華麗,甚至是樸實得有幾分瑣碎,但卻清新隽永,似清風拂過心頭,表面瑣碎的叙述讀來頗耐人尋味,更像是作者本人将文中的内容如兒時睡床前的故事一般向你娓娓道來,恍然間,其中的深刻情感已了然于心。

你看不懂的《理智與情感》

故事的情節圍繞着埃莉諾與瑪麗安姐妹倆的擇偶活動而展開。文中不乏個性鮮明的代表人物:感情豐富,熱情單純的少女瑪麗安;自私無情,道德淪喪的青年威洛比;品格高尚,真誠穩重的布蘭登上校;虛僞勢力的小人物約翰?達什伍德夫婦女主人公善良周到,成熟理智的埃莉洛。各色人物輪番上場為我們上演了發生在十八世紀盛行着以情感、人權同金錢、地位做交易的醜惡時尚,當時的英國一個在追求愛的過程中也曾痛苦掙紮,但終在對自我靈魂、道德的理智、忠誠與對夫妻、親友的情感責任的指引下尋找到真愛的浪漫故事。

你看不懂的《理智與情感》

輕輕合上書本,無論是書中對于自由戀愛、人權平等的反抗呐喊,還是作品的睿智文筆對于真、善、美的歌頌及對假、醜、惡的鞭撻,都引發着我内心的歡呼喝彩。然而,更有一種思想深深觸動着心底最柔軟的地方促使着我不斷地思考、探尋,那便是戀愛的精神——理智與情感間的平衡。在愛情中,尤其對于熱戀中的雙方而言,“理智”與“情感”看似沖突卻都是戀愛過程中的必需。若要經營好愛情不能沒有“情感”的投入,而這“情感”也應受到“理智”的制約,絕非僅憑一顆熱戀中的心盲目地橫沖直撞。一如書中的瑪麗安,理智不足而情感有餘。熱戀中的激情蒙蔽了她的雙眼,使她再也不能理智地看待一切,是以受到了感情騙子威洛比的欺騙,為此後的一系列不幸和痛苦埋下了導火線。

你看不懂的《理智與情感》

作者在書中雖對珍重感情的人報以贊揚,然而對他們在理智上的欠缺也不時加以諷刺。其良苦用心正在于告誡人們即使是面對着看似世上最熱烈的情感也切勿閉上理智之眼,用心把握理智與情感間的平衡體味戀愛的精神。在文中最喜愛的當數埃莉洛,情感之餘不忘理智,理智之中不乏情感。愛情來臨了,就勇敢地接受,不躲閃,不計較得失,這便是愛得起,是忠于自己情感的态度。在愛情悄然而逝時亦能毅然地轉身,再見面仍能以禮相待,從容面對,這是放得下,是跟随理智的選擇。終究埃莉洛懷着這種“戀愛的精神”收獲了愛情失而複得的莫大幸福。在“戀愛精神”支撐下的愛情必定是恒遠的,無須擔心若有一天,當激情褪去留下的隻有一具寫滿厭倦的冰冷空殼。

你看不懂的《理智與情感》

這樣的愛情亦如同舒婷筆下那“橡樹式的愛情”——“我如果愛你,絕不像攀援的淩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愛你,絕不學癡情的鳥兒,為綠蔭重複單調的歌曲。我必須是你近旁的一棵木棉。根,緊握在地下。葉,相觸在雲裡。每一陣風過,我們都互相緻意。我們分擔寒潮,風雷,霹靂,我們共享霧霭,流岚,虹霓。仿佛永遠分離,卻又終身相依。這才是偉大的愛情”這樣的愛情親密有間,彼此信賴依靠,卻又有着獨立的人格與靈魂,不僅充滿着真誠的情感,也閃耀着理性的光輝。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在令人心醉的愛情中仍保持心智的清明,這不僅是忠于自我的價值與生命,也是忠于愛情本身。古往今來,理智與情感的平衡作為戀愛的的重要精神融彙于愛情才散發出感人至深的動人光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