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瘦馬戀秋草,征人思故鄉。古人描寫思鄉的詩詞都在這裡,建議收藏

瘦馬戀秋草,征人思故鄉。古人描寫思鄉的詩詞都在這裡,建議收藏

●鳥飛反故鄉兮,狐死必首丘。

  戰國・楚・屈原《九章・哀郢》反:通“返”。故鄉:指故林,故枝。狐死必首丘:據說狐将死時頭總朝向出生的小山。首,頭朝向。以飛禽走獸不忘出生之地,喻指對祖國忠心耿耿,至死不渝。後來以形容對故鄉的熱愛、懷念,不忘其本。

  ●代馬依北風,飛鳥翔故巢。

  漢・桓寬《鹽鐵論・未通》代:古國名,在今河北蔚縣東北。依:依戀。

  ●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

  漢・無名氏《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胡馬:泛指北方所産的馬。越鳥:泛指南方的鳥,胡馬南來後仍依戀北風,越鳥北飛後仍築巢于南向的樹枝,馬和鳥尚戀舊不忘本,暗喻對故國對鄉土的眷念。

  ●離家日趨遠,衣帶漸趨緩。

  漢・樂府古辭《古歌》離家愈遠,鄉情愈深,人也日漸消瘦了。

  ●征夫懷遠路,遊子戀故鄉。

  漢・佚名《别詩》遠行的人懷想着遙遠的前路,客遊異鄉的人思戀着家鄉。

  ●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漢・王粲《登樓賦》少:同“稍”。荊州雖然的确美好,但并非我的故鄉,哪裡值得略事停留呢。

  ●冉冉老将至,何時返故鄉?

  三國・魏・曹操《卻東門西門行》冉冉:漸進狀态。老:老年。

  ●狐死歸首丘,故鄉安可忘。

  三國・魏・曹操《卻東門西門行》狐狸死時把頭朝向出生的土丘,而人怎能忘掉自己的故鄉。

瘦馬戀秋草,征人思故鄉。古人描寫思鄉的詩詞都在這裡,建議收藏

  ●郁郁多悲思,綿綿思故鄉。

  三國・魏・曹丕《雜詩二首》郁郁:十分憂郁。綿綿:連續不斷。一俯一仰,水月生情,鄉思萦回,不能自己,以景托情,恰到好處。

  ●仰天長太息,思想懷故邦。

  三國・魏・曹植《磐石篇》長太息:長久地大聲歎息。思想:思慮和想念。

  ●人情同于懷土兮,豈窮達而異心。

  漢・王粲《登樓賦》人情在懷念故鄉這一點上是相同的,哪裡會因為失意或得志而有所不同呢?

  ●朝雲浮四海,日暮歸故山。

  漢・應・《别詩》形容年輕力壯之時到處奔波,而到了年老體衰之時就要回歸故裡終老。

  ●流波戀舊浦,行雲思故山。

  晉・張協《雜詩》奔流的水波總是依戀着原先的水濱,飄行的浮雲也是萦思着從前的山峰。

  ●日遠邁兮思予心,戀所生兮淚不禁。

  三國・魏・嵇康《思親》禁:止。離家時間愈長,愈是思念親人。

  ●羁雄戀舊侶,迷鳥懷故林。

  南朝・宋・謝靈運《晚出西射堂》羁雄:在外作客的傑出的人物。迷鳥:迷失方向了的鳥。

  ●客遊經歲月,羁旅故情多。

  北朝・北周・庾信《和侃法師》出外雲遊曆經不少歲月了,在外作客反而增添了懷念故鄉的情懷。

  ●飲水者懷其源。

  北朝・北周・庾信《微調曲》飲水的人總是懷念着水的源頭。此即“飲水思源”之意。

  ●涸鲋常思水,驚飛每失林。

  北朝・北周・庾信《拟詠懷二十七首》涸鲋:在幹竭的車轍中的鲋魚,比喻身處困境,急待救援的人。

瘦馬戀秋草,征人思故鄉。古人描寫思鄉的詩詞都在這裡,建議收藏

  ●久客每思鄉。

  北朝・北周・庾信《送劉中書葬詩》久客:長時間客居異鄉。

  ●回首望鄉落淚,不知何處天邊。

  北朝・北周・庾信《怨歌行》回望故鄉,不禁淚下,它遠在天邊,不知道究竟在什麼地方。

  ●落其實者思其樹,飲其流者懷其源。

  北朝・北周・瘐信《燕射歌辭》實:果實。流:水。

  ●有情知望鄉,誰能・不變?

  南朝・齊・謝眺《晚登三山還望京邑》・(zhěn枕):黑發。深情思鄉,歸去無日,怎能不愁白了頭發?

  ●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南朝・齊・謝眺《暫使下都夜發新林至京邑贈西府同僚》大江:指長江。未央:未盡。以日夜不停的大江流水作比,表現出客居異鄉的人不盡的悲愁。以江流比心情,氣魄壯大。

  ●歎息東流水,何如故鄉陌?

  南朝・陳・陰铿《和侯司空登樓望鄉》瞻雲:向高空仰望天空的雲。鳥道:謂高而險,隻有飛鳥能通過的山路。

  ●臨流自多美,況此還故鄉。

  南朝・梁・劉孝綽《太子濮落日望水詩》落照中山水已多奇幻,人還故鄉,更覺美不勝收。

  ●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

  隋・薛道衡《人日思歸》思:指鄉思。歸心雖在春花開放前萌發,但真正傳回卻要後于将要北去的大雁。見出思歸心切而又不能早歸的惆怅之情。

  ●遙思故園陌,桃李正酣酣。

  唐・崔融《和宋之問寒食題黃梅臨江驿》陌:田間的小路。酣酣:濃盛貌。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唐・王維《雜詩》君:你。绮窗:指用白绫糊裱的窗。著花未:花開了沒有。故鄉久别,可憶者多,而獨問窗前的梅花,其清逸閑适之情可以想見。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唐・崔颢《黃鶴樓》太陽下山了,暮煙沉沉,江波無際,站在黃鶴樓上面對蒼茫的景色,看不見故鄉在何處,而望着煙霧迷蒙的江波,更使人增添了鄉愁。

  ●青山明月夢中看。

  唐・王昌齡《李倉曹宅夜飲》故鄉那翠綠欲滴的青山和那清澈如水的明月,隻能在睡夢裡才能看到了。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處是他鄉。

  唐・李白《客中作》隻要主人能使客人暢飲盡醉,他就不知道作客的他鄉是什麼地方。美酒玉杯,流連忘返,身在客中,醉不思鄉,顯示作者豪放的個性。

  ●瘦馬戀秋草,征人思故鄉。

  唐・劉長卿《代邊将有懷》秋草:秋天的肥草。征人:出征打仗的人。

  ●思歸若汾水,無日不悠悠。

  唐・李白《太原早秋》想要回歸家鄉的念頭每日都萦繞在心中,就象汾水那樣悠長不絕。

  ●别來幾春未還家,玉窗五見櫻桃花。

  唐・李白《久别離》幾春:此指幾年。玉窗:形容華美的窗戶。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鬓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唐・賀知章《回鄉偶書》抒寫久客在外,老年回鄉時的世事滄桑,自傷老大的感慨。

  ●守歲家家應未卧,相思那得夢魂來。

  唐・孟浩然《歲除夜有懷》守歲:除夕夜家人圍坐不睡,送舊歲,迎新歲。

  ●往來鄉信斷,留滞客情多。

  唐・孟浩然《初年樂城館中卧疾懷舊》留滞:停留不去。客情:客居異鄉的心情。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自客居異鄉的人一到節日就加倍地思念親人。

  ●故山南望何處?春水連天獨歸。

  唐・劉長卿《送陸沣還吳中》故山:故鄉的山。獨歸:獨自歸去。

  ●故鄉今夜思千裡,霜鬓明朝又一年。

  唐・高适《除夜作》意謂:故鄉的親人在這個除夕一定思念千裡之外的我,明朝又是一年,我又添如霜的白發。從對面着筆,思深憶答,宛曲盡情。

  ●一時今夕會,萬裡故鄉情。

  唐・杜甫《季秋蘇五弟纓江樓夜宴崔十三評事韋少府侄三首》今夕一時聚會,而心情卻系念着萬裡之遙的故鄉。

  ●安得如鳥有羽翅,托身白雲還故鄉。

  唐・杜甫《大麥行》安得:如何得以。托身:托付身子給。

  ●今春看又過,何日是歸年?

  唐・杜甫《絕句》今年春天就這樣無所事事地度過了,但是,我返鄉的日期到底是何年何月呢?

  ●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雲。

  唐・杜甫《孤雁》影:此指孤雁的身影。失:迷失。孤雁與雁群在萬裡雲天中失散,形單影隻。喻作者孤獨地流落異鄉。

  ●走馬西來欲到天,辭家見月兩回圓。

  唐・岑參《碛中作》走馬西來:馳馬進入邊際的西北高原。

  ●故園東望路漫漫,雙袖龍鐘淚不幹。馬上相逢無紙筆,憑君傳語報平安。

  唐・岑參《逢入京使》故園:指作者在長安的家園。雙袖龍鐘:淚水淋漓,沾濕衣袖。憑:請。傳語:捎口信。

  ●憑添兩行淚,寄向故園流。

  唐人.岑參《西過渭州見渭水思秦川》任由淚水流下來,添加到江水裡,讓它流向家園。

  ●鄉路渺天外,歸期如夢中。

  唐・岑參《安西館中思長安》家鄉的路遙遠得就象在青天之外,歸去的日期有如夢中那樣虛幻難定。

  ●萬裡歸心對月明。

  唐・盧綸《晚次鄂州》獨自對着明月,思歸的心飛往萬裡之外的故鄉。

  ●故園眇何處,歸思方悠哉。

  唐・韋應物《聞雁》悠哉:形容思念之極。遙遠的故鄉,究竟在何處呢?我歸鄉的強烈願望,此時更不可抑制。

  ●如今白首鄉心盡,萬裡歸程在夢中。

  唐・靈澈《送婆羅門生》鄉心盡:思念故鄉的感情達到了極限。

  ●行人無限秋風思,隔水青山似故鄉。

  唐・戴叔倫《題稚川山水》遠行的人因觸秋風而生鄉思,把隔水的青山也看做好像是自己的故鄉。“似”字妙絕。似而不似,情何以堪!借題畫把自己的感情也融進去,何其真切。

  ●一年将盡夜,萬裡未歸人。

  唐・戴叔倫《除夜宿石頭驿》到了一年将盡的除夕,可是我在萬裡栖遲尚未歸故裡。

  ●悠悠天宇曠,切切故鄉情。

  唐・張九齡《西江夜行》悠悠:遠而長貌。切切:憂思貌,亦表情意懇摯。

  ●一枝何足貴,憐是故園春。

  唐・張九齡《折楊柳》一支楊柳何足貴重,但它觸發了我憐愛故國春天的感情。

  ●新豐兩行淚,故國一封書。

  唐・李端《江上逢司空曙》新豐:漢高祖定都長安,因太公思歸故裡豐,乃在秦骊邑仿豐地街巷築城号新豐以娛太公。後用以喻故裡。

  ●舊國經年别,關河萬裡思。

  唐・元淳《寄洛中諸姐妹》經年别:離别了很多的年頭。關河:關山河川。

  ●疲馬戀舊秣,羁禽思故栖。

  唐・孟郊《鴉路溪行呈陸中丞》疲倦勞累的馬思戀着原先的喂養,被系住的禽鳥思念着從前的栖住之處。

  ●愁人獨有夜燈見,一紙鄉書淚滴穿。

  唐・孟郊《聞夜啼》書:信。寫獨宿異鄉的孤寂和思念故鄉的哀傷。

  ●淚墨灑為書,将寄萬裡親。

  唐・孟郊《歸信吟》淚水和着墨寫成書信,把它寄給遠方的親人。

瘦馬戀秋草,征人思故鄉。古人描寫思鄉的詩詞都在這裡,建議收藏

  ●何時得家信,每日算歸程。

  唐・王建《邊上送故人》什麼時候才收到家信,隻好每天盤算着回家的日子。

  ●歸心誰為傳。

  唐・冷朝陽《晚次渭上》歸心:思歸之心。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複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唐・張籍《秋思》通過寄家書的細節,表達客居他鄉的人對家鄉親人的深切思念。

  ●平生志氣今何在?把得家書淚似珠。

  唐・令狐楚《塞下曲》平生:有生以來。何在:在哪裡。

  ●故鄉今夜裡,應念未歸人。

  唐・白居易《客上守歲在柳家莊》作者深切思念家人,想度家人現在也思念自己。

  ●兩處春光同日盡,居人思客客思家。

  唐・白居易《望驿台》表達分居兩地的親人互相思念的深摯感情。

  ●鄉路音信斷,山城日月遲。

  唐・白居易《郡中》日月遲:此指山城周遭環山,日出月升都比較晚。

  ●故園望斷欲何如,楚山吳水萬裡餘。

  唐・白居易《江南送北客因憑寄徐州兄弟書》望斷:盼望迫切而引頸遙望盡處。楚山吳水:泛稱大地山川。

  ●時歲銷旅貌,風景觸鄉愁。

  唐・白居易《庾樓新歲》時光歲月銷蝕了旅人的容貌,風情景物觸動了思鄉的愁懷。

  ●去國魂已遠,懷人淚空垂。

  唐・柳宗元《南澗中題》去:離去。懷人:懷念故鄉的人。

  ●憑寄還鄉夢,殷勤入故園。

  唐・柳宗元《零陵早春》憑寄:憑借寄托。

  ●鄉心正無限,一雁度南樓。

  唐・趙嘏《寒塘》懷戀故鄉之心正切,又見雁過南樓,而不傳書,更難以為情。

  ●星漢秋方會,關河夢幾還。

  唐・李商隐《戲贈張書記》星漢:即銀河。關河:關山河川。

  ●搖落傷年日,羁留念遠心。

  唐・李商隐《搖落》搖落:比喻淪落。羁:在外作客的人。

  ●逢人漸覺鄉音異,卻恨莺聲似故山。

  唐・司空圖《漫書五首》鄉音不同,聲聲刺耳;莺聲相似,更增離愁。

  ●莫恨還鄉千裡遠,眼中從此故鄉春。

  唐・司空圖《題裴晉公華嶽廟題名》莫要怨恨故鄉的路途有千裡的遙遠,因為心眼裡從此可以看到故鄉真正的春天。

  ●發從殘歲白,山入故鄉情。

  唐・唐彥謙《梅亭》殘歲:老年。山入:望山而入懷。

  ●春來愛有歸鄉夢,一半猶疑夢裡行。

  唐・元稹《西歸》自從春天來臨以後,常做着回鄉的夢,現在真地回到家,自己卻疑是在夢境裡。

  ●山水萬重書斷絕。

  唐・元稹《酬樂天頻夢微之》山水萬重:形容路途非常遙遠。

  ●亂山殘雪夜,孤燭異鄉人。

  唐・崔塗《巴山道中除夜書懷》異鄉人:流落在異鄉的人。在除夕裡,遠居異鄉,孤燭相對,亂山攢擁,殘雪猶寒,不勝飄零之感。

  ●争知江上客,不是故鄉來?

  唐・崔塗《橹聲》怎麼知道江上的客人不是從故鄉來的呢?懷鄉之切溢于言表。

  ●小桃花發春風起,千裡江山一夢回。

  唐・崔塗《題授陽鎮路》當春風吹起而小桃花萌發的時候,我在一次夢裡回到了千裡的故裡江山。

  ●鄉心随去雁,一一到江南。

  唐・黃滔《旅懷》鄉心:懷念故鄉的深情。一一:經曆一處又一處。

  ●還家萬裡夢,為客五更愁。

  唐・張謂《同王徵君湘中有懷》家山遙遠,夢魂飛越萬裡才能到家;客居異鄉,滿懷愁緒,整夜不能入睡。

  ●白頭歸未得,夢裡望江南。

  唐・殷堯藩《憶家》家歸不得,人已白頭,依稀空有江南夢。

  ●鄉國雲霄外,誰堪羁旅情?

  唐・常建《泊舟盱眙》轉頭一看,故鄉已在遙遠的雲霄之外,想到自己長久在他鄉漂零,有誰能夠忍受得了羁旅的寂寞愁情呢?

  ●獨樹知秋早,孤舟覺夜寒。

  唐・無名氏《句》獨樹孤舟,早秋寒夜,點染蕭瑟的氣氛。

  ●孤舟無岸泊,萬裡有星随。

  唐・張喬《送賓貢金夷吾奉使歸本國》孤舟萬裡,應泊猶行,相伴唯星。歸程與歸心均可想見。

  ●夜長人自起,星月滿江空。

  唐・李益《水宿聞雁》寫夜難寐,起望江空,星月交輝,鄉情無限。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唐・宋之問《渡漢江》作者貶官嶺外,不知家裡怎樣,此次回鄉,迫切地要知道家裡情況,生怕家人受牽連而遭到迫害,反而不敢向人打聽。但許多人離鄉的久了,一旦回鄉,心情也會有點異乎平常的感覺。

  ●傷心江上客,不是故鄉人。

  唐・盧・《南樓望》登樓遠望,因思念家鄉而傷心落淚的許多人中竟沒有一個和我同一個故鄉的人啊。

  ●白沙日暮愁雲起,獨感離鄉,萬裡人。

  唐・杜牧《邊上聞胡笳》離鄉萬裡,邊塞無春,對日暮愁雲,情何以堪。

  ●孤夢家山遠,獨眠秋夜長。

  唐・杜牧《寄兄弟》隻身遠離故鄉,夢裡歸程迢迢,獨眠思家不寐,倍覺秋夜漫漫。

  ●遠夢歸侵曉,家書到隔年。

  唐・杜牧《旅宿》遠夢:此指遠方家鄉之夢。侵曉:天将亮。

瘦馬戀秋草,征人思故鄉。古人描寫思鄉的詩詞都在這裡,建議收藏

  ●鄉書無雁到家遲。

  唐・許渾《送蕭處士歸缑嶺别業》鄉書沒有鴻雁傳達,到家鄉一定會遲了。

  ●故園此去千餘裡,春夢猶能夜夜歸。

  唐・顧況《憶故園》故鄉在北邊相隔千餘裡,隻能在春夢裡夜夜神遊。說明除了夢就無法回歸,回鄉之難,不言而喻。

  ●漸覺江天遠,難逢故國書。

  唐・錢起《江行》遠:遠去。書:書信。

  ●想得故園今夜月,幾人相憶在江樓。

  唐・羅邺《雁二首》寫出江樓月夜思鄉之情。從對面着筆,其憶更深。

  ●家在夢中何日到,春上江上幾人還。

  唐・盧綸《長安春望》隻有在夢中才能出現的故鄉,究竟什麼時候才能真心回去呢?春天的腳步已經來臨了,但思家的遊子,又有幾人能夠回到故鄉呢?

  ●鄉思旋生芳草見,客愁何限夕陽知。

  唐・吳融《赴職酬過便橋書懷》無限鄉愁客思,誰個知曉?但有萋萋芳草,渺渺斜陽。

  ●一間茅屋何所值?父母之鄉去不得。

  唐・王建《水夫謠》何所值:有什麼價值呢?去:離開。

  ●不見鄉書傳雁足,惟見新月吐蛾眉。

  唐・王涯《贈遠》雁足:古代以“雁足”為傳送書信人的代稱。雁不傳書,而新月又吐,時日流逝,相見何時。懷遠之情,其何能無!

  ●眼中了了見鄉國,知有歸日眉方開。

  唐・韓愈《憶昨行和張十一》了了:清清楚楚。眉方開:心情舒暢而眉頭才展開。歸期無日,故鄉可望而不可即,愁眉豈得展!

  ●山長水遠無消息。

  唐・李涉《六歎》山長水遠:形容路途艱難遙遠。

  ●開拆遠書何事喜?數行家書抵千金。

  唐・李紳《端州工亭得家書二首》遠書:遠方來的書信。

  ●秋來見月多歸思。

  唐・雍陶《和孫明府懷舊山》歸思:懷念故鄉的情思。

  ●十年流水見歸心。

  唐・羅隐《皇陂》歸心:回家的念頭。

  ●異鄉久為客,寒宵頻夢歸。一封書未返,千樹葉皆飛。

  唐・于武陵《客中》表現了作者思念家鄉的深切之情。

  ●容顔歲歲愁邊改,鄉國時時夢裡還。

  唐・杜俨《客中作》愁邊改:在思愁裡邊改變。還:回到。夢裡始得還鄉,怎能不愁思萦懷,頻添白發!

  ●殘星幾點雁橫塞,長笛一聲人倚樓。

  唐・趙嘏《長安晚秋》節候已是秋涼,倚樓但見雁從塞外南飛,可自己卻留滞京都,長笛一聲更勾起鄉心哀怨。有遠有近,有視有聽,有物有我;境界開闊,内心深邃,千古名句,“赴倚樓”美名由此得來。

  ●鄉書不可寄,秋雁又南回。

  五代・前蜀・韋莊《章台夜思》鄉書:寄往家鄉的信。大雁已回到南方,想捎往北地家鄉的書信就無法投寄了。

  ●一杯今日酒,萬裡故鄉心。

  五代・前蜀・韋莊《婺州水館重陽日作》故鄉心:懷念故鄉的深情。正是“濁酒一杯家萬裡”,“舉杯消愁愁更愁”了。

  ●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

  五代・南唐・李煜《子夜歌》夢裡回到了日夜思念的故國,心情何等激動歡樂,可是夢覺一場空,就不禁流下了兩行傷心的眼淚。

  ●那能常作客,夜夜夢還家。

  宋・梅堯臣《社前》作客:指客居異鄉。

  ●萬水千山迷遠近,想鄉關何處。

  宋・柳永《安公子》鄉關:指故鄉。形容故鄉隔萬水千山,極為遙遠,倍加思念。

  ●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

  宋・柳永《八聲甘州》不忍心登高縱目,因為故鄉渺遠,望而不可見,更撩我歸心,一發難收。

  ●一望鄉關煙水隔,轉覺歸心生羽翼。

  宋・柳永《歸朝歡》歸心生羽翼:切望回歸故鄉的心好象長出了飛翔的翅膀。

  ●朝思暮想,自家空恁添清瘦。

  宋・柳永《傾懷樂》朝思暮想:從早到晚都在思念。

  ●夜聞啼雁生鄉思,病人新年感物華。

  宋・歐陽修《戲答丁元珍》病人:帶病進入。物華:美好的景物。

  ●歲暮孤舟遲,客心飛鳥急。

  宋・歐陽修《别後奉寄聖俞二十五兄》歲暮客心急如飛鳥,孤舟再快也嫌遲。

  ●萬裡家山一夢中。

  宋・蘇轼《秀州報本禅院鄉僧文長老方丈》家山:家園。

  ●别後與誰同把酒,客中無日不思家。

  宋・蘇轼《寄高令》把酒:手持酒杯,指喝酒。客中:客居異鄉之時。

  ●香箋一紙,寫盡回文機上意;欲卷重開,讀遍千回與萬回。

  宋・蘇轼《減字木蘭花・得書》香箋:信箋的美稱。回文機上意:前秦蘇蕙曾織綿為回文旋圖詩寄給丈夫,詞意凄惋動人。回文詩詞字句回旋往返都能成義可誦。

  ●五更歸夢二百裡,一日思親十二時。

  宋・黃庭堅《思親汝州作》五更:猶言整夜。十二時:猶言整日整夜。謂日夜都在思念家鄉和親人!

  ●無奈歸心,暗随流水到天涯。

  宋・秦觀《望海潮》歸心回家的念頭。天涯:天邊。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

  宋・李觏《鄉思》人們都說落日的地方是天的邊際,可我望盡天邊還是看不到家鄉。家鄉之遠,鄉思之深,可以想見。

  ●病身最覺風霜早,歸夢不知山水長。

  宋・王安石《葛溪驿》病魔纏身最能感覺到風霜的早臨,在夢裡回歸故鄉絲毫不知道山水遠隔。

  ●故鄉遙,何日去?

  宋・周邦彥《蘇幕遮》故鄉在那遙遠的地方,我哪一天能夠歸去啊?

  ●關山夢魂長,塞雁音書少。

  宋・王觀《生查子》關山遠隔,我常作回鄉之夢,可是在荒漠的塞上,很少收到家鄉的書信。

  ●孤負男兒志,怅望故園愁。

  宋・張元幹《水調歌頭・追和》孤負:有負,對不起。怅望:惆怅地遙望。

  ●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

  宋・李清照《菩薩蠻》故鄉在何處啊,除非是醉倒了才會暫時把她忘掉,這可見作者無時不思鄉。

  ●家山回首三千裡,目斷天南無雁飛。

  宋・趙佶《一絕》徽宗被擄北行,極目天南,遙隔家山不見飛雁,寫得哀怨纏綿,這個荒淫失國之君自歎瀕于絕境了。

  ●此身老大足悲傷,歲歲天涯憶故鄉。

  宋・陸遊《庋笮》老大:年紀大而衰老。天涯:天的邊際。

  ●世态十年看爛熟,家山萬裡夢依稀。

  宋・陸遊《過野人家有感》世态經曆十年看得爛熟而家鄉山川遠隔萬裡,隻能夢見。

  ●錦字都來三兩行,千斷人腸,萬斷人腸。

  宋・辛棄疾《一剪梅》錦字:指書信。都來:總起來。斷人腸:使人極度傷心。

  ●故鄉隻在夢魂間。

  宋・樓鑰《題老融歸牛圖》故鄉的山川隻是浮現在夢裡的魂遊之間。

  ●凄涼今夜月,照我故鄉情。

  宋・于石《得家書》今夜凄涼的明月,勾起我對故鄉的無限懷戀的深情。

  ●曾幾何時,故鄉疑夢還非。

  宋・趙德莊《介庵詞・新荷葉》夢還非:夢又不是夢。

  ●平生最識江湖味,聽得秋聲憶故鄉。

  宋・姜夔《湖上寓居雜詠》平生飄泊嘗盡了流浪江湖的辛酸滋味,西風蕭瑟秋聲入耳,頓起故園之思。

  ●無端一夜空階雨,滴破思鄉萬裡心。

  宋・張詠《雨夜》懷着鄉愁沉重的心,作着萬裡的還鄉夢。夢欲醒時心欲碎。惆怅難于排遣,隻好怪空階夜雨,無端滴到天明。

  ●鄉夢漸生燈影外,客愁多在雨聲中。

  宋・汪元量《邳州》燈影幢幢照着漸酣的歸夢;雨聲淅淅,撩起不盡的鄉愁。

  ●語燕似催春事去,遊絲不似客愁長。

  宋・陸遊《殘春》因殘春而埋怨語燕該是客愁長似遊絲了。

  ●家書萬倍金難得,遠夢千回路不知。

  宋・趙・《聞嶺外寇梗》兵戈阻絕,家書可抵萬金;故鄉遠隔,夢中行遍千回。

  ●天寒酒薄難成醉,地迥樓高易斷魂。

  宋・楊徽之《寒食寄鄭起侍郎》迥(jiǒng):遠。節日思家,天寒酒薄,澆愁不得,更生怅惘。

瘦馬戀秋草,征人思故鄉。古人描寫思鄉的詩詞都在這裡,建議收藏

  ●百年為客老,一念愛鄉深。

  宋・劉過《贈劉叔拟招山》百年:謂人的一生。為客:作客他鄉。謂雖長年客居在外,仍深深愛戀着自己的家鄉。

  ●隻身千裡客,孤枕一燈秋。

  宋・真山民《渡江之越宿蕭山縣》極言旅況的孤寂凄清。

  ●江湖行客夢,風雨故鄉情。

  宋・文天祥《翠玉樓》江湖間飄泊無依,隻能作着遊子的夢,經曆着時代的凄風苦雨,徒增去國懷鄉的萬縷情思。

  ●樂事漸随花共減,歸心長與雁相先。

  金・元好問《山中寒食》歸心:回家之念。相先:互相争先。

  ●西風白發三千丈,故國青山一萬重。

  金・元好問《寄楊飛卿》西風吹拂着長長的白發,遙望着那隔萬重青山的故園。年老思鄉之情躍然紙上。

  ●傷心故園,西風渭水,落日長安。

  元・白樸《梧桐雨》想起那西風吹拂下的渭水和落日籠罩下的長安景象,我不禁為故園傷心落淚。

  ●落日鄉音杳,秋空望眼穿。

  元・王恽《送李郎中北還》鄉音:家鄉的音信。杳:音信斷絕。望眼穿:望得眼睛都穿了。

  ●淚眼盼秋水長天遠際,歸心似落霞孤鹜齊飛。

  元・鄭光祖《王粲登樓》歸心:國家之念。落霞:晚霞。鹜:野鴨。

  ●湖海未歸客,風塵多病身。

  元・戴良《除夜客中》漂泊湖海,作客未歸,仆仆風塵,體弱多病,寫盡客中苦況。

  ●好風到枕客愁破,殘月入簾歸夢醒。

  元・劉秉忠《江上寄别》破:破除,去掉。

  ●到處青山山有樹,如何偏起故鄉情。

  元・廖大圭《聞杜宇》如何:如何。這兩句畫出“聞”字之神。因為聽到山樹杜宇“不如歸去”的啼聲而撩起愁懷,思鄉更加情切。

  ●莫怪行人頭盡白,異鄉秋色不勝多。

  明・袁凱《淮西夜座》不勝多:盡多,就是多而不盡。異鄉飄泊,秋色無邊,觸景傷情,鬓發盡白。兩句極寫旅人之苦。

  ●無限河山淚,誰言天地寬?已知泉路近,欲别故鄉難。

  明・夏完淳《别雲間》泉路遠:距離死亡的路很近了。作者抗清,兵敗被捕,這表此去誓死不屈的決心,又對即将永别的故鄉的無限依戀。

  ●萬裡山河猶故國,九京風雨自同心。

  明・夏完淳《憶侯幾道雲俱兄弟》九京:山名,在山西新绛縣北。風雨:喻人生的患難艱險。

  ●人生遠遊固雲樂,何似在家長看山。

  明・淩雲翰《關山雪霁圖》固雲樂:固然是算得上快樂的。何似:哪能比得上。家鄉最令人依戀。

  ●甯戀本鄉一撚土,莫愛他鄉萬兩金。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12回撚,把。量詞。本鄉:家鄉。故鄉之土比他鄉之金還要令人留戀。

  ●茅店雞聲霜月白,故鄉兒女正安眠。

  明・高・《寄懷家丈人秦中》雞聲:雞啼聲音。霜月白:月光映照着一片銀白的寒霜。

  ●何事頻頻夢裡歸,隻緣未慣客天涯。

  明・高啟《夢歸》什麼可使我常常在夢中返家,隻因為不慣于天涯作客,到處飄泊。

  ●白下有山皆繞郭,清明無客不思家。

  明・高啟《清明呈館中諸公》白下: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北,後作南京的别稱。郭:外城。詩句由“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李白《送友人》)化來,卻充滿羁旅中的客愁鄉思。

  ●江水三千裡,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别語,隻道早還鄉。

  明・袁凱《京師得家書》寫家人對自己的深切想念。

  ●新月似銀鈎,彎彎挂客愁。

  明・于謙《見新月有感》新月有如銀鈎,彎彎地高挂在天空中,引起遊客的無限鄉愁。

  ●天涯猶有未歸人。

  明・徐・《寄弟》在遙遠的地方還有歸不得故鄉的人。

  ●他鄉不似故鄉親。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不似:不象。

  ●樹高千丈,落葉歸根。

  《平妖傳》第8回喻客居異鄉的人終究要歸回故鄉。

  ●美不美,鄉中水;親不親,故鄉人。

  明・吳承恩《西遊記》最美的是故鄉的水,最親的是故鄉的人。

  ●迢迢前路愁難罄,招魂去國兩關情。

  清・洪升《長生殿・聞鈴》迢迢:遙遠。罄:盡,完。招魂:招悼亡魂。去國:離去故國。即離開舊地。

  ●客愁鄉夢亂如絲。

  清・孔尚任《鹧鸪天》形容思鄉之苦亂如麻,越理越愁。

  ●靜憶家人皆萬裡,獨看簾月到三更。

  清・張問陶《月夜書懷》簾月:窗簾外的月亮。三更:泛指深夜。夜深思家難眠,直到深夜還獨自看着窗外之月。思家之情躍然紙上。

  ●悄立小橋人不識,一星如豆看多時。

  清・黃景仁《癸巳除夕偶成》除夕之夜,千家笑語,歡叙團圓,他卻悄悄地呆立許久,仕途困頓,生活窘迫的情狀蘊涵其中。

  ●鳥近黃昏皆繞樹,人當歲暮定思鄉。

  清・崔岱齊《歲暮送戴衣聞還苕溪》時至黃昏,鳥倦知還而繞樹;歲将雲暮,人逢蕭瑟倍思鄉。

  ●故國茫茫,扁舟何許?夕陽一片江流去。

  清・徐燦《踏莎行》茫茫:遼闊深遠而模糊不清。何許:在什麼地方。

  ●永夜聞砧難入夢,他鄉見月易思家。

  清・王鴻緒《夜》砧聲搗夢碎,月色入愁濃。在異鄉尤甚。

  ●入夢故鄉山。

  清・王文治《李柳亭自寫出水幅見贈酬之以詩》入夢:進入夢境。

  ●千裡作遠客,五更思故鄉。

  清・李念茲《雲》飄泊如浮雲,長夜不眠思故裡。

  ●故園望斷江樹裡,愁說梅花細細開。

  清・朱・尊《雲中至日》望盡江村也看不到故鄉,帶着愁緒說梅花細細地綻開。王維《雜詩》“君自故鄉來”,隻問“寒梅着花未”,而此則愁說梅開,構思的表現方式雖有不同,但懷鄉之情則一。

  ●明月多應在故鄉。

  清・丘逢甲《元夕無月》明澈的月亮該當照耀在故鄉。

  ●夢境原虛幻,情真幻亦真。

  清・翁志琦《連夜夢歸故鄉醒後偶成》故鄉情,真且深,夢雖幻,幻亦真。

  ●長安書遠寄來稀,又是一年秋色到天涯。

  清・毛奇齡《南柯子》稀:少。

  ●暗中時拭思親淚,隻恐思兒淚更多。

  清・倪瑞璇《憶母》拭:擦抹。

  ●斷岸孤舟千裡夢,曉天殘月萬家霜。

  清・許友《送鄭一作客》千裡夢寫離别之遠,萬家霜言秋意之深。人易悲秋,何況系孤舟于斷岸,酒醒于曉天殘月之時。

  ●天外魚書絕,征人豈念家。

  清・宋淩雲《偶成》遠方的來信斷絕了,莫非是遠行的人不思家?

  ●他鄉雖好,不是久戀之家。

  清・史襄哉《中華諺梅》表示故土最令人留戀。

  ●滴碎愁心秋夜雨,敲殘客夢寺樓鐘。

  清・熊良鞏《客邸思歸》歸思入夢,秋雨添愁;夢殘心碎,怨雨驚鐘。

  ●夢醒忽驚身是客,一船寒月到江村。

  清・龔鼎孳《百嘉村見梅花》夢耶?醒耶?對着一江寒月,才驚覺羁旅船中,依然是客。

  ●望故鄉,都将往事,付與啼鵑。

  宋・範・文《意難忘》付與啼鵑:托付給啼鳴的相思鳥杜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