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食是指用面粉制成的食物,饅頭、包子、水餃、花卷、糕點、大餅等,都是我們的日常主食,曆史悠久,品種繁多,尤其到了面點師的手中,更是被發揮到了極緻,就拿一個面條來說,做法就有幾百種,酸甜香辣鹹,風味各異,中國地大物博,風土人情不同,鹹甜口味也不同,中國飯店協會,曾在面條文化節上面,評比出了中國“十大面條”,有南方的,也有北方的,你吃過幾種呢?一起來看看吧,全吃過的是個美食家。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3">1、熱幹面</h1>
熱幹面是武漢人的家鄉面,也是十大面條之一,很多外地遊客來到武漢,一定要先嘗一嘗當地的熱幹面,這是武漢最具特色的小吃,它采用堿水面,拌以食用油、芝麻醬、香蔥、大蒜、蘿蔔丁、酸豆角、醬油、醋,油潤可口,味道鮮美,面條裹着芝麻醬,唇齒留香,熱幹面常作為早餐出現,營養豐富,飽腹感強,熱量大,不宜天天吃。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4">2、蘭州牛肉面</h1>
蘭州牛肉拉面,可不是大街上的那種蘭州拉面,大碗8元,把牛肉切得薄如蟬翼,這都是冒牌貨,真正的蘭州拉面,要在蘭州本地才能吃到,牛肉面講究“一清(湯)、二白(蘿蔔)、三紅(辣椒)、四綠(香蔥)、五黃(面條)”,蘭州牛肉面起源于嘉慶年間,屬于西北菜,是蘭州的一種風味美食,想吃正宗的蘭州牛肉面,一定要去蘭州,找到拉面老店,才能體會正宗的美味。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6">3、北京炸醬面</h1>
老北京炸醬面,北京人的飲食文化,就是講規矩、講傳承、講禮儀,你說你到了北京,居然沒吃炸醬面,那豈不是白跑一趟,北京人吃炸醬面,習慣到“海碗居”,這是一家老餐館,保留了傳統的禮儀,“來了,您呐,裡面請”!頭戴瓜皮帽,肩披白毛巾的迎客小二,把您帶到八仙桌上,根據您的要求,點餐倒茶,期間還能欣賞清明上河圖,聆聽京韻大鼓,炸醬面根據時節的不同,配菜也有所不同,單純的炸醬容易膩口,菜碼常見的有蘿蔔、黃瓜、豆芽、青菜,水靈靈的,很是搭配,翻拌均勻,即可開吃。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7">4、山西刀削面</h1>
山西的面食,重量繁多,刀削面、油潑面、酥肉面、丸子面、勾刀面等,其中最受大衆歡迎的,還是刀削面,别名“驸馬面”,形似柳葉,中厚邊薄,面團在削面師傅的手中,好似飛舞一般,輕盈地落入鍋中,澆入肉鹵,再撒上香蔥點綴,嚼起來外滑内筋,軟而不粘,最重要的一點,刀削面止餓,一碗面條下肚,能撐到晚上不餓,對于體力活的人來說,中午吃刀削面,非常合适。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8">5、四川擔擔面</h1>
擔擔面起源于四川自貢,最早的時候,是一群挑夫,挑着擔擔賣面而得名,讓人看着就很有食欲,面條現煮現賣,鹵子是提前制好的,煮完面條之後,舀入一勺鹵子,攪拌一下,即可開吃,香氣撲鼻,鹹鮮微辣,别有一番風味,除了四川等地,其它地方,也有擔擔面出現,大家已經把它常态化,當成一種家常美食小吃了。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0">6、吉林延吉冷面</h1>
冷面是屬于北韓族的一種特色美食,在吉林延邊地區,冷面很受歡迎,是北韓那邊傳入過來的,做法比較麻煩,除非在飯店吃,如果在家自制炒香冷面,估計沒幾個人有耐心,要用煮牛肉的湯汁,冷藏放涼以後,再放入配菜,雞蛋、黃瓜、牛肉、蔥、芝麻、辣椒等,湯是清湯,一點也不油膩,入口涼爽,很适合夏季食用。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9">7、河南燴面</h1>
用上等羊肉、羊骨熬制而成的湯汁,時間要煮5個小時,煮出骨髓的精華,同時還要放七八味中藥,用來輔助味道,去腥增香,也有人說,河南燴面起源于陝西的肉夾馍,一位師傅把技術帶到了這邊,發現人們不愛吃肉夾馍,于是改良出了面條,沒想到大受歡迎,用原汁肉湯下面,再放羊肉、豆腐絲、黃花菜、木耳輔助,味道十分鮮美。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2">8、杭州片兒川</h1>
杭州片兒川屬于浙江菜系,澆頭有瘦肉絲、雪菜、筍片,在杭州已經有百餘年的曆史,能被評為中國“十大面條”,确實一點也不意外,曆史悠久,風味十足,當地市面很是喜歡,片兒川是杭州市井生活的一部分,它不僅是一碗面,更是飲食文化的代表。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3">9、昆山奧竈面</h1>
奧竈面的精髓,全在這一碗湯汁裡面,分為紅油爆魚面和白湯鹵鴨兩種,爆魚要用青魚的魚鱗、魚鰓、魚肉,熬制而成,鹵鴨則用“昆山大麻鴨”,奧竈面距今已有百餘年的曆史,到昆山遊覽玉峰山的時候,人們都會順路品嘗一碗奧竈面,味美鮮醇。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4">10、鎮江鍋蓋面</h1>
為什麼叫鍋蓋面這個名字呢?關于它的典故很多,大緻就是村婦煮面的時候,錯把小鍋蓋當成大鍋蓋,直接扣進了鍋裡,這一幕,恰巧被下江南的乾隆看見,乾隆品嘗完面條以後,連說好吃,于是鍋蓋面就逐漸傳開,鍋蓋面屬于蘇菜系,在鎮江市很有名氣,軟硬恰當、柔韌性,老人孩子都愛吃。
很多人覺得“十大面條”評比的不公平,常見的油潑面、重慶小面,都沒有入選,其實從地域性、風味性和文化性來看,5個在南方,5個在北方,評選還是存在一定公正性的。
南方:鍋蓋面、奧竈面、片兒川、擔擔面、熱幹面
北方:油潑面、拉面、河面、冷面、炸醬面
以上“十大面條”,你吃過幾種呢?
禁止抄襲,我是食味菜單,熱愛美食,每日更新家常菜和面食的做法,關注我每天學習做菜,總會給你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