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琪樹明霞五鳳樓—開封遊記續

琪樹明霞五鳳樓—開封遊記續

劉少奇銅像

琪樹明霞五鳳樓—開封遊記續

紀念館天井

劉少奇在開封紀念館(劉少奇逝世處)是一處三層磚木結構的仿歐式建築。始建于1928年,初為“同和裕”銀号,後改為河南省農工銀行,日僞時期為市政公署,解放後為市政府一号樓。整個建築雄偉壯觀,富麗華貴,是中原地區難得的民國建築。

琪樹明霞五鳳樓—開封遊記續

劉少奇逝世處

1969年10月17日,重病中的劉少奇同志被秘密送到該處“監護”,1969年11月12日在這裡蒙冤逝世。1993年8月,開封市委決定将劉少奇主席逝世處辟為劉少奇在開封陳列館,1994年11月12日紀念劉少奇同志逝世25周年時,劉少奇在開封陳列館正式開放,紀念館裡不僅用文字圖檔介紹了劉少奇主席的生平事迹,還陳列了劉少奇主席逝世前的病曆、鼻食管、遺體火化介紹信、火化登記卡、骨灰盒、骨灰寄存證、病床、被褥、枕頭、氧氣瓶、吸痰器、打點滴管架、藥櫥藥品、大小便器等。參觀後不勝唏噓,心情有些壓抑。時代的錯誤,造就了許多的冤案。反思過去,努力當下,國家會越來越好。

琪樹明霞五鳳樓—開封遊記續

劉青霞紀念館

與劉少奇紀念館一路之隔有一處三進的四合院式院落是近代教育家,社會活動家,同盟會成員,辛亥革命志士劉青霞女士的故居。

琪樹明霞五鳳樓—開封遊記續

劉青霞本姓馬,嫁與尉氏縣豪門劉耀德後随夫家改姓劉。與秋瑾齊名,當時人稱“南秋瑾,北青霞。”

琪樹明霞五鳳樓—開封遊記續

劉青霞曾在東京資助河南留學生創辦了《河南》雜志,也同友人一起在東京創辦了《中國新女界》月刊,宣傳婦女解放思想。更是在尉氏縣創辦了河南第一所女子學校“華英女子學校”。同時還開辦工廠,救濟孤貧。長期為社會和革命奔走操勞,積勞成疾,1922年病逝于安陽。最後更是将家中大部分的錢财捐獻,用于河南的辦學教育。是一個令人無比尊敬的女士。

琪樹明霞五鳳樓—開封遊記續

天主教河南總修院

天主教河南總修院系1930年由羅馬教廷傳信部撥款所建。是一所培養中國神職人員的進階宗教院校。建立于1930年,1958年停辦,前後曆時28年。分哲學班、神學班兩個等級,學制一般為六年。入院的大修生需在備修院畢業考核合格,經本教區主教保送,始能入院深造。畢業後,由院長推薦、本教區主教準許即可晉升為司铎。在院學習的修生一般在二十歲以上,分别來自河南天主教各教區,修生人數最多時達百餘人。到達時發現這裡好像被廢棄了很久,院子裡雜草叢生,窗戶都是空洞洞的,有點陰森。現在四周被鐵皮牆圍了起來說是要修繕了,希望可以早點開放參觀。

琪樹明霞五鳳樓—開封遊記續

河南博物館舊址

河南博物館舊址原是河南法政學堂和河道總督衙門舊址。現存前院過廳、後院展廳、辦公用房等。1927年,河南博物館在此建立。1928年改名為“民族博物館”。1930年複名為“河南博物館”。日僞時期,又更名為“河南省立博物館”。1940年,更名為“河南省博物館”。1961年,河南省博物館遷往鄭州。同年,在此成立開封市博物館。1987年,開封市博物館遷往包公湖畔。從此這裡就結束了作為博物館的使命。現在為開封市豫劇院使用,看樣子應該是是豫劇院的宿舍,滿滿的生活氣息。

琪樹明霞五鳳樓—開封遊記續

張钫故宅

張钫故宅位于順河回民區朝陽胡同(火神廟後)路北19号,占地2.88畝,建築面積880平方米,宅院由東、西兩個院子組成,東院是中原地區标準的三進四合院,西院包括一個二層小樓和北側的後花園。整座院落層次分明,錯落有緻,布局嚴謹。是張钫在開封三處舊居中唯一現存的一處。

琪樹明霞五鳳樓—開封遊記續

張钫字伯英,号友石;洛陽新安鐵門鎮人。鐵門鎮張钫故居猶存,當地人稱“張公館。”張钫的生平我不熟悉,對于他的認知也是從網上所得,這裡就不多說了。

琪樹明霞五鳳樓—開封遊記續

善義堂清真寺

琪樹明霞五鳳樓—開封遊記續

善義堂清真寺位于鼓樓區三民胡同26号,緊挨着鼓樓廣場。據現存的碑刻記載籌建于清同治13年(1874),光緒13年(1887)落成,曆時13年。光緒14年寺内設私塾,開始教授四書五經。後改為民生國小,直至 1949年。

對伊斯蘭教的陌生,讓我一直對此敬而遠之。在開封也算突破了自己對清真寺的陌生與恐懼,在善義堂清真寺有幸聽到了阿訇念誦經文,雖然聽不懂他們的語言,但仍覺得莊嚴而神聖。

琪樹明霞五鳳樓—開封遊記續

鎮河鐵犀

我曾在鄭州的花園口,杭州的于謙祠見過兩個鐵犀,後來才知道這些都是山寨的,原版的鐵犀在開封的鐵牛村,我從河南大學大門口出發,蹬了半個多小時的共享單車來到鐵牛村,終于一睹真容了。鐵犀是于謙在明正統十一年督造,并作《鐵犀銘》銘在了鐵犀背上,期以鎮降黃河水患。開封“城摞城”的傳說就是水患最真實的寫照。鐵犀牛也是命運多舛,兩度被埋在黃河泥沙之下,抗日戰争時期日軍打算把鐵犀熔了,制作軍火彈藥。多虧了鐵牛村村民奮力抗争,設法奪回了鐵犀。

琪樹明霞五鳳樓—開封遊記續

祥符文廟大成殿

位于鼓樓區宏學街1号的和園小區内,為祥符縣學文廟,康熙六年遷址于此。現僅存大成殿,為懸山頂,上覆以綠琉璃瓦,面闊5間,進深3間,面積300多平方米。前檐出廈,前牆木棂窗、天花闆屬原始構件,由方木格組成,殿宇宏偉。可惜的是大門緊鎖,無法入内參觀。

琪樹明霞五鳳樓—開封遊記續

開封天主教堂

開封天主教堂位于開封市順河回族區理事廳街41号,是河南總主教區主教座堂,也是我國天主教著名的教堂之一。占地面積約為10畝。1917年由意大利傳教士譚維新主教主持修建,曆時三年時間,于1920年全部竣工。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曆史,是開封現儲存最完整的古歐式建築之一。可惜的是我到達此處時天色已晚,隻能遺憾的在牆外匆匆一瞥。

琪樹明霞五鳳樓—開封遊記續

開封城牆—大南門

美食與美景同樣的不可辜負,這次在開封嘗試了一些當地的代表美食

琪樹明霞五鳳樓—開封遊記續

炒涼粉

琪樹明霞五鳳樓—開封遊記續

桶子雞,羊肉炕馍

琪樹明霞五鳳樓—開封遊記續

油茶

琪樹明霞五鳳樓—開封遊記續

第一樓灌湯包

琪樹明霞五鳳樓—開封遊記續

羊雙腸

琪樹明霞五鳳樓—開封遊記續

杏仁茶

去第一樓打算吃“鯉魚焙面”用手機點單時一不小心選了“糖醋鯉魚”,後來硬是讓服務員在上面加了一份面,就當“鯉魚焙面”了,不過這個糖醋鯉魚味道也很不錯。這算不算自欺欺人?[捂臉]

琪樹明霞五鳳樓—開封遊記續

糖醋鯉魚+焙面

總結這次的開封之行,總體比較滿意。遺憾的是沒有時間去尋訪“興隆莊火車站”,還有就是因為疫情無法參觀河南大學明倫校區内的“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舊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