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嘉良:開創“北派”棋風,培養三個世界象棋冠軍

作者:龍江體育

“交棋吧,您呐,這棋,就是王嘉良來了,也不行喽”......這是六七十年前,東北三省這地界兒,街頭巷尾的象棋攤上,人人聽過的一句話。

王嘉良,這位中國象棋界的特級大師,就是從民間象棋攤上一路拼殺,成為黑龍江省象棋界的鼻祖,“北派”棋藝的開創者,成為“南有楊官璘,北有王嘉良”的棋界格局。他還培養出趙國榮、王琳娜和郭莉萍三位世界象棋冠軍,讓中國的象棋在國際揚名。

2021年6月初的一天,在哈爾濱市,記者采訪了這位已90歲高齡的中國象棋界的“東北虎”——王嘉良。

“橫掃”野棋攤,一路“殺”到全國

王嘉良出生于1932年9月,在爺爺那代時,從山東黃縣“闖關東”到了現在的黑河市孫吳縣。

“我爸爸愛下象棋,在當地數一數二,因癡迷小棋,經常忘記回家吃飯,我就去叫他吃飯,蹲在棋攤旁邊等他,一來二去,我就學會象棋了。”王嘉良回憶說。

之後,王嘉良輾轉到了哈爾濱生活。經常在哈爾濱市道裡區東七道街的棋攤下棋。也就是在這,遇到了他象棋上的啟蒙老師金啟勷。

“我十幾歲,金老師看我下得好,就主動借給我他的棋譜,《象棋譜大全》中比較重要的《桔中秘》和《梅花譜》 等,我看《适情雅趣》時,開始對殺棋十分感興趣,時間久了,我僅看圖就能算出十幾步的殺招。”王嘉良說,從此開始,一路下棋,哈爾濱幾乎沒有對手了,他成為了哈爾濱象棋圈内的“小棋霸”。

上個世紀50年代,象棋在中國南方一些城市比較盛行,象棋界就是一個江湖,南方繁盛,北方寂寂無聞。

王嘉良為了讓自己的象棋水準更精湛,開始走出哈爾濱,到全國尋找高手比賽下棋。

1954年,舉行了中國民間地區對抗賽,遼甯省錦州市的趙文瑄是華北區域的第一高手,王嘉良就和幾個棋友一起,給趙文瑄郵寄了些路費,将他請到了哈爾濱,待了半個多月。

“趙文瑄50多歲,我22歲,當時和他下了21盤棋,我赢了三盤,輸了六盤,其他和棋,我從中受益匪淺。”王嘉良回憶說。之後,經過趙文瑄引薦,王嘉良在1954年到了天津,拜訪了當時華東華南對抗賽的裁判錢夢吾,與其對弈的過程,也讓王嘉良棋藝精進很多。當時,錢夢吾告訴王嘉良一個消息,說第二年,當時棋界赫赫有名的楊官璘和何順安将到北京下棋,被棋界稱為“雙雄南下”。

1954年,楊官璘和何順安兩人“雙雄南下”,北方派出了5人對戰雙雄,前4人都輸了,王嘉良第5個出場,與比他大6歲的楊官璘對弈,這是兩人半生對弈的第一局。

當時,楊官璘已是全國民間比賽的第一名。“楊官璘攻守兼備,我的開局不行,前半局赢不到他,赢他必須得前半局,前20招要是不能赢,得趕快和棋,他的殘局太厲害了。”王嘉良回憶說,那次,初出茅廬的我毫無疑問地輸了,但楊官璘在之後寫的《弈林精華》中,寫到了與王嘉良的這次對弈,稱王嘉良前途不可限量。

王嘉良:開創“北派”棋風,培養三個世界象棋冠軍

象棋界“黑馬”,全國賽奪銀創“北派”

上個世紀50年代,王嘉良在全國走了多個地方,與多位高手對弈,他的棋藝大長。當時,王嘉良十幾歲在哈爾濱工廠當學徒,又先後到齊齊哈爾日報社的龍江日報社的字模工廠和國營電影機廠工作,他都是業餘時間下象棋。

1956年,國家體委将棋類納入正式的體育項目,并舉辦第一屆全國象棋賽。王嘉良在哈爾濱的選拔賽中奪得第一名,代表黑龍江省參賽,再次與楊官璘狹路相逢。

“比賽是積分賽,三輪過後,楊官璘三連勝積6分,我有勝有和,積4分,第四場,楊官璘碰到了我。”王嘉良說。

當年,楊官璘奪冠的呼聲很高,沒有人注意到王嘉良。“比賽當天早晨,楊官璘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小王棋下得不錯,和棋還可以,要是想赢我,還得練個三年。”王嘉良說。

當天比賽中,楊官璘在與王嘉良對弈中,第一盤棋是和棋,第二盤,王嘉良将早已準備好的“飛刀”祭出,戰勝了楊官璘,打破了楊官璘當時不敗的戰績。那時,現場一陣歡呼,全場觀衆騷動,雖然比賽王嘉良位列楊官璘之後,奪得了第二名。但從此,中國象棋界有了王嘉良的席位,以兇猛著稱的“北派”棋風自此立足于江湖中。中國象棋界從此呈現出“南有楊官璘,北有王嘉良”的棋界格局。

之後,很多年裡,楊官璘和王嘉良在全國象棋賽上相遇多次,前後下了16盤棋。“我要買赢,要麼和,一盤沒輸過。”王嘉良說。

1957年2月,王嘉良被邀請到廣州參加表演賽。其中,王嘉良與楊官璘的對局非常轟動,當天現場觀看大盤講棋的觀衆達兩萬多人,有一個足球場大小的表演區都坐滿了人,創造了觀看人數最多的紀錄,這是南北棋王對抗賽的感覺。

當時,在觀看的人群中,有時任廣東省廣州市法院院長的萬思元,他酷愛象棋,王嘉良大刀闊斧的棋風給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這也為一年多後,黑龍江省成立棋隊埋下了曆史性的伏筆。

王嘉良:開創“北派”棋風,培養三個世界象棋冠軍

創立全國第一家棋院,讓“北派”棋橫掃全國

1958年,萬思元從廣州調到哈爾濱市工作,擔任黑龍江省體委第一副主任。他酷愛象棋,對象棋事業更是熱心。在廣州時,楊官璘就是在他的幫助下調入棋隊的。當時黑龍江沒有專業的棋隊,萬思元一到任,就開始着手組建黑龍江省棋隊,王嘉良就是在這時被調入棋隊,又當教練,又是棋手。

1959年,王嘉良在全國運動會上代表黑龍江獲得兩項亞軍。回到哈爾濱後,黑龍江省委上司設宴,為他們接風洗塵,并提出要建立黑龍江棋隊的目标。

當時,王嘉良的“北派”已全國聞名。1961年,由于國内自然災害,沒有進行全國賽。黑龍江省為參加下一年團體賽做準備,國際象棋隊人夠了,圍棋隊也将下放到農場,将聶衛平調到了隊裡,隻有象棋隊缺人。

為了練兵,哈爾濱舉辦了一個六省市的邀請賽,在哈爾濱旅社(現在的馬疊爾飯店)訂了房間,給東北三省、上海、江蘇和湖北發出邀請。當年6月,各地棋手都來了,王嘉良是黑龍江隊教練。

1962年,黑龍江省隊還是隻有王嘉良一個人,需要新隊員加入,之後金啟昌毛遂自薦,加入省隊。

1963年,哈爾濱又舉行了一次邀請賽,把上海隊的胡榮華、何順安和朱永康都請來了。黑龍江隊為了組隊,将鐵路系統的王永勝借調過來,組隊參賽。

“當時,比賽地點設在兆麟公園内,觀衆就有2000多人。上海隊輸了,王永勝因為這次成績出衆,被借到棋隊集訓,準備參加1964年的全國賽。” 王嘉良說。

文化大革命開始後,象棋被列為“四舊”,黑龍江省棋隊被迫解散,全部比賽都取消了,棋手們各回各家。王嘉良因“棋霸”的名頭被下放到了通河農場改造待了一年,後被調回哈爾濱電影機廠工作,他的母親因為怕紅衛兵抄家,把和象棋有關的書和照片等物品都燒掉了。

1972年,為了迎接新加坡象棋隊的來訪,廣東和上海兩地首先恢複了象棋隊。

當時,王嘉良經過交涉,在1973年,将上海隊邀請到東北進行通路,進行表演賽。

經過這次通路,東北三省的象棋運動逐漸恢複了,不再被列為“四舊”。1973年,國家隊體委下達檔案,恢複全國賽,中國象棋終于重見天日。

1985年,王嘉良因為在象棋上的卓越貢獻,黑龍江省特批了40萬元,成立了黑龍江省棋院,這也是全國範圍内的第一家棋院。

王嘉良:開創“北派”棋風,培養三個世界象棋冠軍

中國象棋泰鬥,挖出三個世界冠軍國際揚名

全國比賽剛恢複時,哈爾濱市體委組織了全市新選拔,王嘉良奪得第一名。同時還舉行了女子和少兒選拔賽,王嘉良就是在這次比賽中,發現了之後成為世界冠軍的趙國榮。

“趙國榮下棋樸實、沉着,複盤能力特别強。”王嘉良說。作為黑龍江省象棋隊主教練,王嘉良從選拔棋苗、精心培育到率隊出征可謂面面俱到,為黑龍江省象棋的繁榮做出了突出貢獻。他先後培養出了象棋大師孫志偉、象棋大師張影富、張曉平,女子象棋大師張曉霞、張梅、劉麗梅等。

在衆多弟子中,趙國榮、王琳娜和郭莉萍都是王嘉良發現的,經過多年培養,最終成為世界象棋冠軍,最終都成為中國象棋的特級大師。

“趙國榮當時年齡大約11歲,不到進省隊的年齡,當時隊裡就成立了一個象棋少年班,享受棋手的待遇。”王嘉良說。

在沒有少年班之前,王嘉良和趙國榮兩人家離得不遠,他經常背着書包到王嘉良家學下棋,趙國榮和王嘉良的棋風很相似,兇猛擅殺,遇強愈勇,也更為精密細膩、剛柔并濟,後來被國際象棋界稱為“新東北虎”。趙國榮曾在多次采訪時說:“恩師王嘉良對我的幫助最大。”

在黑龍江,女子象棋隊從無到有,從弱小到強大,都凝聚着王嘉良的心血。

在一次哈爾濱周邊縣的比賽中,王嘉良發現了11歲的王琳娜,當時,他以“兩馬”相讓,與小姑娘下棋,覺得赢得不太容易,就看出這孩子是個“好苗子”,就将王琳娜選拔到了黑龍江省象棋隊的少年班。

1997年,王琳娜在漳州全國個人賽上技壓各路巾帼英雄,填補了北方女棋手從未獲得冠軍的空白;2000年,黑龍江女隊摘取女團桂冠,而郭莉萍于2002年在宜春全國個人賽中成為第二位黑龍江女子象棋的冠軍。之後,兩人又奪得世界女子象棋錦标賽的冠軍,摘得世界象棋比賽的“王冠”,登上最高峰。這一切,都與王嘉良的慧眼育英才息息相關。

昔日小苗,今日的參天大樹

趙國榮曾擔任黑龍江省棋院院長、黑龍江棋隊總教練,王琳娜擔任女隊教練,郭莉萍現在是國家體育總局棋牌中心象棋部主任,還曾擔任中央電視台象棋欄目的主持人,用專業的知識,推動着中國象棋事業的發展......

自1956年初次參加全國象棋個人賽,到1987年正式“封刀”,屈指算來,王嘉良已縱橫棋壇31載,棋齡之長鮮有出其右者。不僅如此,他還創作了多部棋書,從20世紀50年代的《象棋前鋒》、《象棋中鋒》、《象棋後衛》、《桔中膽》,到後來的《象棋自學教程》、《象棋現代布局精華》、《順炮全集》等深受海内外廣大棋藝愛好者的歡迎。1979年,他創辦了《北方棋藝》雜志,也就是後來的《棋藝》,由于雜志内容豐富、生動活潑,雅俗共賞,深受國内外廣大象棋愛好者的好評。

如今,90歲的王嘉良身體硬朗、精神矍铄,每天仍會關注中國象棋的發展。閑暇,他會在網際網路上下下棋,他熱愛了一生的象棋,有了傳承,他甚感欣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