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五代南唐畫家董源十幅山水繪畫作品賞析

作者:聽月工作室
五代南唐畫家董源十幅山水繪畫作品賞析

琴棋書畫,古代被稱作文房四藝,是文人墨客頗為稱許的娛樂活動,古人認為,撫琴、弈棋、寫字、作畫,或者隻是聽琴、觀棋、賞字、閱畫,領會詩情畫意,能賞心悅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長壽。隋代時期繪畫中出現的那些生活用品、山川河流,真實地反映了當時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準,結合古畫年代背景的記載,賞畫更是别有一番趣味。

——題記

五代十國時,雖然國家四分五裂戰亂連年,南唐都城所在地卻相對平穩,于是有了書畫藝術的一個發展高峰期。特别是中國山水畫發展的重要時期,一些畫家在唐代以青綠或水墨青綠在屏障上揮寫大山大水或松石林木的基礎上,深入大自然中進行創作。五代時中國水墨山水畫趨于成熟,以以荊浩、關仝為代表的北方畫家和以董源、巨然為代表的南方畫家創立了真實生動的雄偉北方峻嶺和秀麗江南山川兩大山水畫體系,世稱“荊、關、董、巨”。

五代時,人物畫的題材内容日漸寬泛,宗教神話、曆史故事、文人生活等都成為描繪的主題。畫家多注重人物神情和心理的描寫,傳神寫照的能力的能力又有提高。

山水畫在此時的變化是最大的,從選材到技法,都有了一個飛躍,山水被作為生息的環境加以描繪。

五代的花鳥畫也出現了以宮廷苑囿中的珍禽奇花,畫法精細,以輕色渲染而成;二是水鳥野卉,畫法多用墨筆,色彩極少,相對黃筌一派的風格,這一派被稱作“徐家野逸”,這種現象被稱為“徐黃異體”。

這裡介紹董源繪畫作品。

五代南唐畫家董源十幅山水繪畫作品賞析

董源(934-約962),五代南唐畫家,南派山水畫開山鼻祖。一作董元,字叔達,江西鐘陵(今江西進賢縣)人,董源、李成、範寬史上并稱北宋三大家,南唐主李璟時任北苑副使,故又稱“董北苑”。擅畫山水,兼勞工物、禽獸。其山水初師荊浩,筆力沉雄,後以江南真山實景入畫,不為奇峭之筆。疏林遠樹,平遠幽深,皴法狀如麻皮,後人稱為“披麻皴”。山頭苔點細密,水色江天,雲霧顯晦,峰巒出沒,汀渚溪橋,率多真意。董源的《潇湘圖》被畫史視為“南派”山水的開山之作。

董源是供職宮廷的畫家。他畫山水人物皆甚精妙,最得後人欣賞的是以水墨淡彩創造性地圖繪出的江南山川江河縱橫、草木豐茂、山巒明秀的風光。他的作品“多寫江南真山,不為奇峭之筆”,筆下的“山水江湖,風雨溪谷,峰巒晦明,林靠煙雲,與夫千岩萬壑,重汀絕岸”等景物,能使人觀之有“寓目于其處”身臨其境的實際感覺。他改變了唐代山水畫風,将筆與墨、皴與染自然和諧地結合在一起。畫家根據江南草木華滋、湖光山色的自然環境,使用披麻皴、點子皴的畫法,以表現江南山水的整體感覺。作品表現出季節、氣候及陽光空氣的效果,在中國古代繪畫創作中不多見。現存董源作品《潇湘圖》、《龍袖驕民圖》、《夏山圖》、《夏景山口待渡圖》岡巒起伏,洲諸蘆汀,草木蔥郁,遼闊的景色隐現于雲煙之中,山坡草木以墨點兼披麻皴畫成,幹濕、濃淡、虛實、皴染均掌握恰到好處。

現存世作品有《龍宿郊民圖》、《夏景山口待渡圖》卷,藏遼甯省博物館,《寒林重汀圖 》、《溪岸圖》、《籠袖驕民圖》、《潇湘圖》卷,現藏故宮博物院;《夏山圖》卷,藏上海博物館,《洞天山堂》台北故宮博物館,《青綠山水》《江堤晚景圖》等。

五代南唐董源《龍宿郊民圖》賞析

五代南唐畫家董源十幅山水繪畫作品賞析

五代南唐 董源 《龍宿郊民圖》立軸,絹本設色,156×160cm,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董源的這幅《龍宿郊民圖》,描寫的是江南秋景,畫中丹楓紅葉、林木蓊翳、溪流婉轉、遠水空闊。但是,這幅畫的主題究竟是什麼,取義何在,畫中人物本事如何,“龍宿”是什麼意思,“郊民”又當作何解,甚至是不是真是董源的作品,至今都還沒有定論。

這幅畫原來叫《龍繡交鳴圖》《籠袖驕民圖》,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後來董其昌得到了它,董其昌是大力提倡南派山水的,是以特别喜歡董源的畫。他先後得到四幅董源的畫,就把自己的堂名叫做“四源堂”。他鑒定此畫是董源所作,并改名為《龍宿郊民圖》。

啟功先生認為“龍宿郊民”應當了解為“太平時代首都居住生活的幸福之民”。董源是五代時南唐的畫家,那麼,他所繪之景,應該是南唐京城建業(今江蘇南京)郊外長江邊的景色。

《龍宿郊民圖》描繪了居住于江邊山麓的群眾慶賀節日的情景。此圖以山為主,右側的兩座大山占據了畫面的大半,山頂且有礬頭。山下水面空闊,溪流蜿蜒,樹木茂密成林。山麓上人家在樹頭挂起了燈籠,溪邊又有兩條舟船,上豎彩旗,數十人自岸及舟聯臂排列,似正在表演慶賀的歌舞。山下道路上點綴着一兩行人,似在趕路,又似在遊覽。這幅圖畫的用意應該是表現清雅的江南山水中居人生活的舒暢和愉悅。

圖中舟及人物畫得雖小,但點以鮮亮之色,格外明麗。山用披麻皴,很好地表現了江南土山的特色,而礬頭則用空心點皴,突出其質感。在色彩的運用上也别具特色,作者将墨與青綠巧妙地合為一體,墨色和青綠色相得益彰卻不相礙。作者用墨筆勾勒渲染後,在坡面峰巒等處略敷青綠,頗有郁郁蔥蔥,草木繁茂之意。

五代時期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圖》賞析

五代南唐畫家董源十幅山水繪畫作品賞析

《夏景山口待渡圖》今藏遼甯省博物館

《夏景山口待渡圖》被認為是董源江南風格的典型作品之一。明代大畫家董其昌此卷的引首題:“董北苑夏景山口待渡圖真迹。”元代鑒定家柯九思在卷後題:“右董源夏景山口待渡圖真迹,岡巒清潤,林木秀潤,漁翁遊客出沒于其間,有自得之意。真神品也。”元代詩人虞集對畫面作了精彩的描述:“董源夏山何可得,嘉木千章鐵作畫。曾巒犭合雨氣潤,百谷正受川光溢。犬牙洲渚善蟵洄,滄江散落碣石開。山田何處無耕鑿,尋源不得還徘徊。”

從近景洲渚往遠看,《夏景山口待渡圖》是一片平灘,平灘後面是更遠的、起伏連綿的洲渚。空氣濕潤,山形朦胧,整個景象與米芾所言“峰巒出沒,雲霧顯晦……溪橋漁浦,洲渚掩映,一片江南”,柯九思所說“岡巒清潤,林木秀潤,漁翁遊客出沒于其間,有自得之意”完全相符。此卷描繪江南夏日景色,山勢重疊,緩平綿長。引首有董其昌題識,卷後有元柯九思、虞集、雅琥題跋。曾入南宋内府收藏。钤有“紹”“興”朱文連珠印記,又入元内府,钤有“天曆之寶”朱文印記。後曆經明項元汴,清耿昭忠、索額圖、清内府收藏,俱钤有鑒藏印記。

《夏景山口待渡圖》董源選取江南渡口之景,江水蜿蜒而過,在群山中時隐時現。使山體結構變幻無窮,一洗山形的概念化之弊。此圖與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潇湘圖》在畫法、風格上頗為相似,卷高尺寸完全一樣。有的學者據此推測說,這兩件作品原本是一幅畫,在流傳過程中被後人裁截分開了。遼甯博物館名譽館長、著名書畫鑒定家楊仁恺先生不這麼看,他說的理由是:此圖“自有起迄,首尾完好”,而且二圖有所不同--《夏景山口待渡》的“具體描繪”要比《潇湘圖》“複雜得多”。他還認為,末代皇帝溥儀“攜逃董氏作品好幾件,以這件《夏景山口待渡圖》最具代表性”。

《夏景山口待渡圖》中沙灘、山坡、近山、遠山的畫法有别,近樹、遠樹、灌木、柳樹、蘆葦、竹叢的畫法也各不相同,但它們的組合有節奏、有變化,又十分的和諧,真可以稱作一首視覺的“交響曲”。值得重視的是,這些畫法筆墨,都與江南風光的特點很合拍,那麼,是江南山水孕育了它們,還是它們創造了山水的江南風格呢?兩者都是。特定的造化自然是賴以創造特定筆墨技巧的客體根源,特定的筆墨技巧又是創造地域風格的基本手段。但筆墨技巧、風格乃至整個藝術的圖式又是承傳下來的,董源山水畫産生于對李思訓、王維山水畫圖式、技巧的修正改造,但這種修正改造又是在江南真山真水的啟示下完成的。此圖描繪的是江南山水景色。草本豐茂,江水秀潤,雲霧顯晦,在董源之點染皴擦中盡顯,宋人評其畫作時認為“水墨類王維,着色如李思訓”。

五代南唐畫家董源十幅山水繪畫作品賞析

此圖寫江南夏景。開卷處平沙淺岸,江河橫陳,小舟往來其間,山巒疊起,叢林中微露村舍,卷末沙岸延伸,垂柳成行,岸邊有待渡者,展現出平遠遼闊的江景。全卷用披麻皴加墨點表現山巒林木,畫法與《潇湘圖》一緻,畫幅高度亦相同,因而有的鑒賞家認為二者為一卷,後來被人分割,中間有缺損,因而不能連貫。本圖無款印,董其昌于卷前引首題“董北苑夏景山口待渡圖真迹”。

五代時期董源《寒林重汀圖 》賞析

五代南唐畫家董源十幅山水繪畫作品賞析

《寒林重汀圖》,顯藏日本黑川文學院

此圖為《寒林重汀圖》,顯藏日本黑川文學院),是隆冬時節的江南景色。圖中山丘靜穆橫卧,水汀幽深綿延,落盡葉片的樹木無言挺立,纖纖蘆葦瑟縮于風中,溪上小橋空寂清冷,掩映于荒丘寒樹間的屋舍阒無聲息,所有景象構成一個蕭瑟凄清的無人之境。

《寒林重汀圖》圖繪溪渚小丘,溪水回複,重汀遼闊。洲渚間,依小丘築有一間間的屋舍,林木環繞,時值深秋初冬,大部分樹木的樹頁已落盡,僅餘枯枝,一派江南清曠而蕭瑟的平遠景色。這與畫史所述董源山水「溪橋漁浦,洲渚掩映,一片江南也」的畫風可互相印證。圖中的小丘用披麻皴,遠處的洲渚則用長線條橫皴,其間用筆點染,以示豐茂的水草。在筆墨上兼有《龍宿郊民圖》、《夏山圖》的一些特征,而又不完全相同,用筆較《潇湘》等圖豪縱、粗闊。此圖無款,詩堂上有明董其昌題“魏府收藏董源畫天下第一”。

《寒林重汀圖》描繪的是隆冬時節的江南景色。圖中山丘靜穆橫卧,水汀幽深綿延,落盡葉片的樹木無言挺立,纖纖蘆葦瑟縮于風中,溪上小橋空寂清冷,掩映于荒丘寒樹間的屋舍阒無聲息,所有景象構成一個蕭瑟凄清的無人之境。作者在彼岸坡丘旁以大筆橫拖皴出重重的沙汀,氣勢渾茫厚重,這樣又有别于此岸的蘆葦蕭蕭、水流緩緩,又從格局氣勢上打破了平均狀态。兩側的坡嶺、樹木、沙汀、屋宇等似同實異,彼此呼應,使靜态的圖畫具有了内在的動感。此圖山坡以披麻從坡腳上皴,由密而疏,直至坡面方留白白。又于山坡起伏處加上苔點。

此圖表現江南水鄉風景。畫中下方以重墨擦染沙岸,細筆勾繪蘆荻, 中部坡陀上寒林叢中露出村舍闆橋,遠方溪水對岸亦繪山丘村舍,再遠處溪岸重重,延伸至畫外。整幅畫面以濕墨擦染而出, 予人以一望無盡之感, 是典型的董氏水墨江南景。 是以稱其畫為“天下第一” 的動畫。圖中皴筆以方折增強動勢,粗闊勁健,苔點則兼用渴筆、焦墨、亂鋒,運筆迅疾。力量勁猛,增強了畫面的生動和逸趣。在堤岸畫法上,作者以長披麻與碎筆亂點結合,為畫面帶來了節奏感和運動感。汀渚則用長披麻濕筆平拖,具有酣暢渾樸的特點。

五代時期董源《溪岸圖》賞析

五代南唐畫家董源十幅山水繪畫作品賞析

《溪岸圖》,現藏美國大都會博物館

此圖為《溪岸圖》,現藏美國大都會博物館,此圖以立幅構圖表現山野水濱的隐居環境,上繪崇山峻嶺,中有飛瀑流泉,山麓築有竹禽茅舍,岸邊水榭中高士閑坐。圖畫的左下有“北苑副使臣董源畫”款識,钤有“天水趙氏”及“柯九思印”等藏家的藏印。 此畫有争議,有人認為它是董源真迹,有人認為它是北宋其他人摹仿,有人說是張大千的僞作,但大多數人認為它是真迹。

五代時期董源《籠袖驕民圖》賞析

五代南唐畫家董源十幅山水繪畫作品賞析

董源 籠袖驕民圖 立軸 絹本 設色 縱160厘米 橫156厘米,中國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對于畫中描繪内容,曆代頗多不同解釋。此圖為四幅絹拼成之大幅, 以重着色畫江南郊野風光, 山巒圓渾峻厚, 江水寬廣纖回, 山麓人家彩燈高懸,水邊有彩舟排列,人群作歌舞情狀,船頭岸上亦有奮臂擂鼓者,人物皆以重彩繪染,在山水畫中穿插了風俗情節。畫中山形水貌與南京極肖似, 顯系圖寫南唐首都建康郊野節日娛戲之景象,亦有粉飾升平成分。此圖畫山巒用披麻皴, 青綠着色, 雖無款識,曆代相傳為董源筆,必由來有自。

五代時期董源《潇湘圖卷》賞析

五代南唐畫家董源十幅山水繪畫作品賞析

《潇湘圖卷》,五代,董源,絹本墨筆,手卷,縱50厘米,橫141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潇湘圖卷》為五代董源作,是中國山水畫史上代表性作品,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明末繼董其昌之後遞入袁可立之子袁樞收藏。崇祯十五年壬午年(1642年),袁樞的家鄉河南睢州城先後遭受李自成的兵火和河決水災,袁可立尚書府第藏書樓内書畫藏書毀于一旦,僅此數幀卷軸往返千裡為袁樞輾轉至江蘇浒墅鈔關寓所随身珍藏免遭兵火之災,得以流傳至今,傳為中國乃至世界名畫收藏史上之佳話。袁樞自跋曰:“崇祯十五年十一月,得于董思白年伯家,原值加四帑焉”。

五代南唐畫家董源十幅山水繪畫作品賞析

五代董源《潇湘圖卷》卷首董其昌行書題文釋文:

此卷餘以丁酉六月得于長安,卷有文壽承題,董北苑字失其半,不知何圖也。既展之,即定為潇湘圖,蓋宣和畫譜所載,而以選詩為境,所謂洞庭張樂地、潇湘帝子遊耳。憶餘丙申持節長沙,行潇湘道中,兼霞漁網,汀洲叢木,茅庵樵徑,晴巒遠堤,一一如此圖,令人不動步而重作湘江之客。昔人乃有以畫為假山水,而以山水為真畫者,何颠倒見也。董源畫世如星鳳,此卷尤奇古荒率。僧巨然于此還丹,梅道人嘗其一巒者,餘何幸得卧遊其間耶。 董其昌題。乙亥首夏三月。

五代南唐畫家董源十幅山水繪畫作品賞析

“潇湘”指湖南省境内的潇河與湘江,二水彙入洞庭湖。圖繪一片湖光山色,山勢平緩連綿,大片的水面中沙洲葦渚映襯無盡。畫面中以水墨間雜淡色,山巒多運用點子皴法,幾乎不見線條,以墨點表現遠山的植被,塑造出模糊而富有質感的山型輪廓。墨點的疏密濃淡,表現了山石的起伏凹凸。畫家在作水墨渲染時留出些許空白,營造雲霧迷蒙之感,山林深蔚,煙水微茫。山水之中又有人物漁舟點綴其間,賦色鮮明,刻畫入微,為寂靜幽深的山林增添了無限生機。五代至北宋初年是中國山水畫的成熟階段,形成了不同風格,後人概括為“北派”與“南派”兩支。董源此圖被畫史視為“南派”山水的開山之作。

《潇湘圖》中山勢自卷首而起,以花青運墨勾皴,不用披麻皴而用點子皴,為了表現透視的深度,山巒上的小土丘自近至遠由大漸小、由疏漸密,墨點也有疏密濃淡的變化,顯出密密雜雜的遠樹勢态。山凹處留出雲霭霧氣,造成迷蒙淡遠之感。近處的樹木,同樣用點子來表現,但點子形勢所賦予的形象卻變全樹為茂葉,林木成排而列,遠近高下參差,林中隐約露出漁村茅舍。蘆葦畫得稍纖巧,但仍不脫印象的意味。整個描繪,遠看近樹、遠山曆曆分明,近看則全是點子,令人眼花缭亂。水面計白當黑,但通過坡岸、山坳的盤折穿插、濃淡變化,使它的形态和色相産生深沉、清淺的變幻,山清水秀,具有十分醉人的藝術魅力。

《潇湘圖》上有董其昌跋三、袁樞跋一,王铎跋一。有“袁樞私印”、“袁樞之印”、“睢陽袁氏家藏圖書記”。明“袁樞鑒賞”書畫之章、“袁樞印信”、“伯應”等印記。清代《潇湘圖》經卞永譽、安岐收藏,其後入藏于内府,溥儀出宮時帶到長春,抗日戰争後流散于民間。1952年經一代大師張大千自香港捐賣給中國政府,1959年文化部文物局撥故宮博物院收藏至今。2008年5月,正在故宮武英殿書畫館進行的“故宮藏曆代書畫展”突然閉館一天,對外宣稱是因為内部裝修,而真實原因卻是因為其中展出的一件國寶級文物--五代董源的《潇湘圖卷》原迹,被展櫃上部的滴水淋濕,緻使受損處裱紙開粘。受損部位正好在畫幅核心部位的舟船上。這件受損的《潇湘圖卷》是故宮收藏的唯一一件董源真迹,屬于一級甲等文物,極為珍貴。

五代時期董源《夏山圖》卷賞析

五代南唐畫家董源十幅山水繪畫作品賞析

五代,董源《夏山圖》卷,絹本水墨淡設色,縱49.2厘米,橫313.2厘米,上海博物館藏

董源山水畫《夏山圖》全卷高清大圖《夏山圖》以重巒疊岡、沙汀煙樹橫亘畫面,氣勢遼闊蒼茫。間有細小的人物、舟橋、茅舍、牛羊出沒隐現,一派山明水秀的江南風光。草木山石用點簇皴,幹筆、濕筆、破筆濃淡相參,概括簡練,如沈括所說“近視幾不類物象,遠視則景物粲然”。與《潇湘圖》、《夏景山口待渡圖》同為傳世名迹,都屬于董源後期變體之作。

五代南唐畫家董源十幅山水繪畫作品賞析

五代宋初對董源的山水畫成就并不重視,北宋米芾對他的畫作了極高的評價,明代的董其昌對董源則是推崇備至,将董源作為山水畫發展史上的正宗對待,又把董源同王維、李成、米芾、元四家前後貫穿,組成文人畫系。本幅構圖從高遠取景,整幅重岚疊岡,淵渚煙汀,樹木華滋、牛群放牧, 一派江南山鄉氣象。畫中樹木、山石,全用墨點簇皴而成,樹木濃重厚實, 有蔥郁繁茂之感,山石用雨點皴法,幹筆、濕筆、破筆、濃淡相參,極盡變幻莫測之奇。

本卷無作者款印。明董其昌根據《宣和畫譜》的記載定名為《夏山圖》。有“長”、“黃琳”、“袁樞”、“徐渭仁”、“黃芳私印”、“龐元濟書畫印”、“汪令聞氏秘藏”等三十六印。明董其昌三跋,清徐渭仁、戴熙、潘遵祁等跋。曾經南宋賈似道,元史崇文,明黃琳、袁樞(袁可立子)、董其昌、清齊梅麓、徐渭仁、黃芳、沈樹镛,近人龐元濟等收藏,流傳有緒。《古今畫鑒》、《清河書畫舫》、《珊瑚綱》、《式古堂書畫彙考》、《虛齊名畫錄》着錄。

明代董其昌遞入睢陽袁樞收藏,畫之中縫有“袁樞”收藏印記。崇祯十五年壬午(1642年),河南睢州城先後遭受李自成的兵火和河決水災,袁可立尚書府第藏書樓内書畫及數萬卷藏書毀于一旦,僅此數幀往返千裡為袁樞至江蘇浒墅鈔關寓所随身珍藏免遭兵火之災得以流傳至今。王铎在浒墅關袁樞家裡見到此畫非常高興,并将這一好事賦跋于卷中。入清後流于民間及藏家之手,今入藏于上海博物館。

五代時期董源《洞天山堂圖》賞析

五代南唐畫家董源十幅山水繪畫作品賞析

五代時期董源《洞天山堂圖》絹本設色,縱183.2厘米,橫121.2厘米,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洞天山堂圖》此畫無款,畫繪白雲吞吐飄浮于山間,山谷中松林茂密,清溪流淌,隐露樓觀,境界清幽,鮮明地表現了世外仙境。畫幅右上楷書《洞天山堂》四字,點明了全畫主題。詩堂有王铎跋語:“神理氣韻,古秀靈通,入于口微,董源此畫,當屬玄化,丙戌端陽後二日題于琅華館。”故此遂被定為董源手筆。然此畫筆墨蒼勁,景色茂密,雲朵以白粉染繪,與董源之淡墨輕岚頗不相類,更近于十二世紀後之山水風貌,按金代很多山水畫承襲董、巨而有所變化,故拟此畫為金代之作似更為恰當。

五代時期董源《青綠山水》賞析

五代南唐畫家董源十幅山水繪畫作品賞析

董源款 青綠山水 立軸四屏,材質、形制:設色紙本,尺寸:105×80.5cm×4

董源:名源,又作元,字叔達,南唐時曾任北苑副使,尤以山水着稱,其作品有水墨、青綠二體,尤精水墨山水。與巨然并稱“董巨”,為南方山水畫派之祖,與李成、範寬并稱為“北宋三大家”。江西進賢人,五代南唐畫家。擅山水、人物、虎牛、龍水。

五代時期董源《江堤晚景圖》賞析

五代南唐畫家董源十幅山水繪畫作品賞析

董源《江堤晚景圖》軸絹本 設色 179 x 116.5 公分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這幅畫據張大千先生的考證,定為董源的作品。史載董源“水墨類王維,着色如李思訓”,北宋時,也是以青綠得名,且 山石作披麻皴,都是董源風格的特征。畫中綠波粼粼青山高,酒簾靜處馬蹄輕,一片春意骀蕩。本幅為張大千先生遺贈。

五代南唐畫家董源十幅山水繪畫作品賞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