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曼的名字,在曆史上并不出名,但是其對于匈奴民族來說,确實一個非常重要的首領。
頭曼的出生年月已不可查,猜測其是在匈奴十萬大軍南下被趙國李牧擊敗後才成為匈奴首領的。
在其之前的匈奴,隻能稱之為部落聯盟,還沒有形成國家。
也是在他的任上,匈奴還是從部落聯盟向國家轉變。匈奴也是在他的時期,走向統一,有了在草原争霸的實力。

匈奴的西面是強大的烏孫和大月氏,東面是更加強大的東胡,南面是完成大一統的秦朝
其在位初期,大力統合匈奴内部。
到了中年時,正好是秦始皇赢政吞并六國之際,對時不時南下騷擾的匈奴無暇兼顧,頭曼膽子大了,一步一步地蠶食了陰山地區及河套的一些地方。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了六國,他終于有空去收拾這個老是在北方作亂的遊牧民族了。他派蒙恬為将軍帶領30萬大軍和匈奴對戰,将頭曼打得落花流水,不得不又離開陰山遷到漠北。
在休養生息十餘年之後,頭曼又偷偷地從漠北回到陰山腳下,這時候,秦朝正好開始内亂,正在其準備在此南下時,卻被自己兒子從背後捅了刀子,爆發了曆史上著名的“鳴镝弑父”
頭曼的大兒子是冒頓,也是匈奴單于的繼承人(相當于太子)
冒頓是大阏氏所生,後來她死了,頭曼又娶了一個妻子。和所有的老父親偏愛幼子一樣,頭曼也偏愛小阏氏生的兒子,因小阏氏的枕邊風下,頭曼愈發的喜歡幼子,于是他想廢長立幼。
但廢長立幼這事可不是這麼容易的,匈奴雖然不像中原那般有諸多禮儀,但在繼承方面也有自己的規矩,不能輕易的廢掉嫡長子。
如是,頭曼想到了用借刀殺人來除掉長子冒頓。
頭曼派冒頓去到月氏做人質,等冒頓剛到月氏不久,頭曼就帶兵襲擊了月氏,讓毫無準備的月氏損失慘重。月氏是以大怒,準備殺了冒頓再和匈奴決一死戰。冒頓偷了月氏的良馬,連夜逃回匈奴。
因為這件事,頭曼對于沒有除掉冒頓,沒有什麼遺憾,反而很欣賞兒子的勇武,于是就給了他一萬騎兵去統領。
冒頓對于被父親重用沒有任何高興。反而對頭曼用陰謀詭計來害他很看不起,冒頓認為大丈夫就應該用草原的規矩來辦事,大家真刀真槍幹一場,自己輸了便也罷了,但頭曼竟用借刀殺人的方法,實在太過于卑鄙。既然你不仁,我便不義。
于是,冒頓就制造了一種響箭,訓練他的部下騎馬射箭的本領,他下令說:"凡是我的響箭所射的目标,如果誰不跟着我全力去射擊它,就斬首。"
冒頓先射野獸,再射愛馬,後射愛妻,對于猶豫遲疑,不聽指令的,全部殺掉。
用這種方式,訓練士兵對其指令的絕對服從。
再一次冒頓跟随頭曼去打獵時,冒頓發動了對自己父親頭曼的複仇,将響箭射向了頭曼,頭曼當場身死。
一個摩拳擦掌準備再去中原大幹一場的頭曼單于便倒在了他兒子的鳴镝箭之下。
頭曼的一生,可以說生不逢時。每一次當他要崛起的時候,中原的對手便比他更優秀,更強悍,是以,他與中原的對戰沒有占到多少便宜,每一次都是慘敗而歸。如果頭曼沒有遇到李牧、蒙恬等人,以他的實力,鐵蹄必定會越過長城侵犯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