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現在日威火爆的程度,不收藏幾瓶日威,總感覺少了點什麼。
但是,你也得知道,日威曆史太短,現在在法規條例方面少得可憐。在日本,隻要是在日本國内裝瓶的威士忌,都可以稱為日本威士忌。這意味着,你買來的日威,有可能是:
在别國蒸餾、熟成,在日本直接裝瓶售賣的;
在别國蒸餾,在日本裝入木桶中熟成一段時間後再裝瓶銷售;
将别國威士忌原酒與蒸餾自日本的威士忌原酒調和後裝瓶銷售。
現在日威這麼貴,花大價錢買來的,竟然是“僞日威”?!心在滴血。
為了買到“真日威”,可以先從了解日本威士忌酒廠開始。

《威士忌年鑒2019》((Malt Whisky Yearbook 2019)為大家清點了日本目前在産的絕大部分酒廠。結合《威士忌年鑒2019》和《日本威士忌全書》,酒百科整理了這份日本威士忌酒廠全名冊(正在運作的酒廠,已關閉的酒廠不在這份名單)。
注:以下酒廠按建立時間先後排序。
1、山崎
建立時間:1923 年
産量:600 萬升
山崎蒸餾所(Yamazaki)屬于三得利集團,是日本第一家威士忌蒸餾廠,創始人鳥井信治郎(Torii Shinjiro)在 1899 年創辦鳥井商店,當時銷售進口葡萄酒,并慢慢積累資本。
1923 年,鳥井信治郎在京都西南的山崎興建了日本第一家威士忌釀造廠——山崎,并邀請從蘇格蘭學成歸來的竹鶴政孝(Masataka Taketsuru)加入。後來因為理念不合,竹鶴政孝離開了山崎。
最初山崎蒸餾出來的威士忌原酒是用于調和威士忌的,1984 年,才推出了第一支單麥威士忌山崎 12 年,這也是日本的第一支單麥威士忌。目前主要的單麥産品有山崎 1923(無年份)、山崎 12 年、山崎 18 年、山崎 25 年,還有限量版山崎 1984 年份、山崎雪莉桶、山崎 50 年等等。
2003 年的時候,山崎 12 年單麥威士忌獲得了國際烈酒挑戰賽(International Spirits Challenge,ISC)金獎。這是第一個在ISC上獲得金獎的日本威士忌。由此之後,山崎一路開挂,在各大威士忌賽事中所向披靡。
不過,山崎能引起世界矚目,得歸功于威士忌權威評論家吉姆·莫瑞(Jim Murray),他在自己的《威士忌聖經 2015》(Whisky Bible 2015)一書中,将山崎雪莉桶 2013 版(Yamazaki Sherry Cask)評為“年度最佳威士忌”,并得到了 97.5 的超級高分評價。
山崎 50 年單麥威士忌則被認為是日威的巅峰作品。2018 年 8 月,一瓶山崎 50 年(第一版)以 2,695,000 港币的價格拍賣出去,以當時的匯率換算成人民币大約是 238 萬,成為有史以來最昂貴的單瓶日本威士忌。
2、餘市
建立時間:1934 年
産量:200 萬升
1934 年 3 月,竹鶴政孝離開山崎,因為鳥井信治郎認為日威應當本土化符合東方人口味,竹鶴政孝則堅持蘇格蘭傳統風格。于是竹鶴政孝在與蘇格蘭氣候十分相似的北海道辦起餘市蒸餾所(Yoichi)并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大日本果汁株式會社,就是後來的一甲(Nikka)。
由于資金有限,一開始隻有一個蒸餾器在運作。竹鶴政孝最初的打算是生産一些可以馬上賣掉的東西(果汁)來投資那些需要好幾年後才能出貨的産品(威士忌)。1940 年,第一批餘市威士忌在硝煙中誕生。
餘市是世界上少有的仍采用石炭直火蒸餾威士忌的酒廠,這需要非常有技巧的工匠才能做到。在蘇格蘭,這樣的加熱方式被使用到上世紀 70 年代,之後大部分酒廠都換成了蒸汽間接加熱,這樣更容易控溫人工成本更低。一甲則相信煤炭直火加熱對于塑造餘市威士忌“鮮明而帶有烤吐司口感”的特性扮演着重要作用。
竹鶴政孝堅信“自然和風土環境将塑造威士忌的個性”。餘市酒窖是土地地面,酒桶至多堆放兩層,樸素至極的廠房周圍自然生長着蜂鬥菜。廠長杉本淳一解釋稱:“這裡距離日本海海岸僅900米。雖然同樣無法進行證明,但海風的作用也賦予了原酒複雜的香氣。”
在上世紀 80 年代日威低迷期,餘市做出了各種調整,是抱着“生産世界第一麥芽威士忌”的目标的。這些努力在 20 年後收到了回報,在 2008 年的世界威士忌大獎賽(WWA)中,餘市 1987單麥威士忌(Yoichi 1987 20 Year Old)獲得了“世界最佳單麥威士忌”稱号。不過要注意的是,跟山崎類似,餘市也不是一開始就生産單麥威士忌的,直到 1984 年才推出第一瓶單麥餘市 12 年,比山崎 12 年單麥晚幾個月。
3、宮城峽
建立時間:1969 年
産量:300 萬升
作為一甲威士忌家族的次子,宮城峽(Miyagiyo)似乎比它位于北海道的大哥哥餘市顯得更加低調,也更加自由。正如《威士忌年鑒2015》中所寫道的:“如果說兄長一般的餘市酒廠是一切傳統的捍衛者,那麼宮城峽酒廠則具有不少創新空間。”
上世紀 60 年代,竹鶴正孝為了滿足市場需求,想釀出更多種不同的麥芽原酒,讓公司制造出更多更複雜的調和威士忌。他最終花去數年時間于 1969 年在日本本島宮城縣(Miyagi)建立了一個新廠,并以附近的城市仙台命名酒廠,直至 2001 年才更名為如今的宮城峽。
除了麥芽威士忌原酒,其實宮城峽也生産谷物威士忌、金酒以及其他酒精性飲料。直到 1989 年,酒廠才推出了第一款單麥威士忌宮城峽 12 年。宮城峽盡管也生産多種風味威士忌,但主基調仍是幽香水果風味,口感華麗、輕快、順滑、香甜,如果說餘市的麥芽是有力量的男性,那宮城峽的麥芽就是柔軟的女性。
2015 年時,一甲出其不意地宣布停售所有主要産品線,取而代之的是餘市和宮城峽無奈奶粉單麥威士忌,有人稱其為“一甲的震撼”。為了緩和停售帶來的沖擊,一甲發行了 2 款限量産品,餘市重泥煤單麥威士忌和宮城峽雪莉桶單麥威士忌,每款限量 3,000 瓶,不過很快就售完了。
到 2020 年左右,餘市和宮城峽才有足夠的年份酒來提供給市場。在那之前,想要找到一甲的單麥威士忌,恐怕就隻有 2 款無年份酒了。
除了餘市和宮城峽,一甲還有個很重要的純麥(Pure Malt,100%大麥釀造但是原酒來自不同蒸餾廠)品牌——竹鶴(Taketsuru),主要産品是竹鶴純麥(無年份)、竹鶴 17 年、竹鶴 21 年。NHK電視台播出電視劇《阿政》後,竹鶴政孝的事迹在日本廣為人知,連帶竹鶴系列亦極受歡迎。
4、知多
建立時間:1972 年
産量:未知
知多(Chita)屬于三得利集團,建于 1972 年,主要生産谷物威士忌原酒,玉米是主要的原料。不過 1985 年後它的範圍已經擴大到非谷物威士忌的生産。這裡使用連續式蒸餾,是 4 個不同組合的柱式蒸餾器,生産出來的酒液較為清澈優雅。
知多蒸餾出來的谷物威士忌原酒多用于調配調和型威士忌,三得利旗下的調和威士忌包括響(Hibiki)、季(Toki)、角瓶(Kakubin),其中的響是目前wine searcher上世界最貴調和威士忌,也多次獲得了 WWA “全球最佳調和威士忌”稱号。按照台灣三得利企劃部部長立石聰的話說,知多是“類似湯底的角色”,有輕型、中型、重型不同個性的原酒,透過它的味道,引出麥芽威士忌原酒的味道以調配不同口味的威士忌。
2015 年 9 月,三得利新推出知多單一谷物威士忌(Chita Single Grain Whisky),采用約 10 種谷物原酒混合而成,在雪莉桶、波本桶和葡萄酒桶陳釀,隻推出一年就在國際烈酒競賽(ISC)拿了銀獎。
5、白州
建立時間:1973 年
白州(Hakushu)位于日本白州山梨縣(Yamanashi Prefecture),坐落在東京西北方的南阿爾卑斯國立公園内,北臨八嶽山、西處甲斐駒嶽、酒廠被茂密的森林和衆多的清泉環繞着,森林覆寫率達到了 80%,是以被人們稱為“森林蒸餾所”。其海拔約 700 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蒸餾廠之一。
白州蒸餾所的威士忌一開始是作為調和威士忌的基酒。1994 年,白州 12 年單麥威士忌推出。目前主要的單麥威士忌産品有白州 1973(無年份)、白州 12 年、白州 18 年、白州 25 年。
作為日本頂級單麥品牌之一,白州在國際市場上非常搶眼。白州 12 年在 2015 年國際威士忌競賽(IWC)世界最佳威士忌競選中奪得第一名;白州 25 年還在 2018 年被 WWA 評為“世界最佳單麥威士忌”。
同為三得利威士忌核心單麥品牌,白州一直存在于它的老大哥山崎的陰影之下,銷量一直不太好,到 2011 年為止銷售額隻有山崎的 1/7,不過 2012 年開始情況好轉,因為市場對進階日威的需求增長了,到 2016 年白州的銷售隻落後山崎 1/3。
在口感方面,山崎就像一位醇厚内斂的成熟男子,具有豐富且華麗的紅色漿果、茶葉、幹果、藥草的香氣;白州像是森林之子,突出了奶油質感以及清新的小花與類似熱帶水果的香氣,整體風格極為清麗,最有東方韻味。
6、富士禦殿場
富士禦殿場蒸餾所(Fuji-Gotemba)位于富士山腳下,海拔高達 600 多米,廠區的 45% 是森林,是個美如明信片的地方。由麒麟(Kirin)、施格蘭(Joseph E. Seagram & Sons)和皇家芝華士(Chivas Brothers)共同建立于 1973 年,在 2002 年時麒麟集團取得酒廠的完全控制權。
富士禦殿場也是日本少有的同時生産單一麥芽威士忌和谷物威士忌的蒸餾所。蒸餾所内的發酵和糖化裝置均為不鏽鋼,壺式蒸餾器也并不大。而它的連續式蒸餾器所生産谷物威士忌一般都會用于調和之用。
富士禦殿場所追求的是輕盈的水果風味,儲存時隻用小尺寸的橡木桶,如此一來使橡木桶與原酒接觸面積增大,香氣更加醇厚。
因為擁有大型的裝瓶廠,再加上麒麟集團也是許多國外酒品牌的代理商,是以富士禦殿場蒸餾所也裝瓶其他酒廠的酒,比如知名的波本威士忌四玫瑰(Four Rose)就是由這裡裝瓶。
酒廠生産的原酒主要用于制作調和威士忌,包括富士山麓樽熟 50 度和富士山麓經典調和(Signature Blend)等,富士山麓這個品牌也有單麥産品。2000 年後開始增多小批次的單麥和單一谷物威士忌産品,比如富士禦殿場小批次 25 年單一谷物(曾獲“世界最佳谷物威士忌”大獎)和富士禦殿場小批次 17 年單麥,倒是帶來了不少驚喜。
7、明石
建立時間:1984 年
産量:6 萬升
明石蒸餾所(White Oak)屬于江井島酒造(Eigashima Shuzo)。江井島酒造早在 1919 年就取得了威士忌執照,但直到上世紀 60 年代才安裝了小型蒸餾器生産威士忌。不過威士忌占極小部分,主要生意還是清酒、葡萄酒和燒酒。
80 年代日威銷量來到曆史高點,于是 1984 年建立了一個蒸餾廠,就是明石。明石同時還會生産清酒、燒酒,随着日威需求量暴漲,生産威士忌的時間有所延長。2013 年前每次威士忌生産期所需麥芽約 40 公噸,2016 年增加了一倍,2017 年達到 100 公噸。在未更新生産裝置之前,這已經是産能的極限了。
酒廠威士忌的蒸餾方式是在燒酒的方法上改良出來的,是以非常有本土個性,清淡而微妙。另外,除了波本桶和雪莉桶外,酒廠還會使用自家的燒酒桶來陳年威士忌原酒,這也使得其非常有本土個性。
一直以來,江井島酒造想做的都是價格合理且易飲的調和威士忌。2007 年才推出第一款單麥威士忌(8 年單麥),使用新的品牌名Akashi(也叫明石),剛好跟他們的調和威士忌品牌White Oak作區分。
由于庫存管理松散,明石早期推出了 5 年、8 年、12 年單麥以及一些原桶強度裝瓶的限量版。如今庫存嚴重不足,于是隻能推出無年份單麥(黑标),之後又推出一款無年份調和(一樣挂Akashi品牌,白标)。
8、Mars 信州
建立時間:1985 年
産量:7 萬升
Mars 信州蒸餾所(Mars Shinshu)屬于本坊酒造(Hombo Shuzo Co. Ltd.)。本坊最早是 1872 年在鹿兒島成立的一家棉花工廠,1909 年開始生産燒酎。1949 年,本坊拿到了威士忌生産執照,并在岩井喜一郎的幫助下建立了蒸餾廠。岩井喜一郎曾經是竹鶴政孝的上司,竹鶴政孝從蘇格蘭學成歸來時曾交給他一份“威士忌實習報告”。當時本坊生産的威士忌是酒體較重,帶有煙熏且具有竹鶴風格的威士忌。
當時葡萄酒持續增長,威士忌泛善可陳,山梨縣的酒廠已經完全用來生産葡萄酒了。于是 1985 年時本坊在長野縣的信州購買了一個新的酒廠,原始的岩井蒸餾器從山梨搬到了信州,但這一次本坊決定換成酒體較輕盈的風格,他們認為這更貼近日本人的喜好。
當時大環境不好,Mars 信州蒸餾所不得不決定停産。從 1992-2008 年,酒廠内沒生産過威士忌。後來威士忌需求上升,Mars 信州蒸餾廠在 2011 年再次開始運作。
Mars 信州蒸溜所的出品以單麥威士忌駒嶽(komagatake)最為有名,由于停産近 20 年,原酒庫存所剩無幾,該系列的高年份酒款都已經停産了,偶爾推出的一些限量版也大多是瞬間被搶購一空。
酒廠在 2014 年推出了重開後的首支作品,木桶熟成 3 年的駒嶽 2011 複興(komagatake Revival 2011),後續又相繼推出使用新酒和老酒調和而成的無年份單麥系列自然信州(Nature of Shinshu),如龍膽(Rindo)和小彼岸櫻(Rohiganzakura)等。
9、三郎丸
建立時間:1990 年
産量:0.7 萬升
三郎丸蒸餾所(Saburomaru)隸屬于若鶴酒造(Wakatsuru Shuzo),若鶴酒造曆史可以追溯到 1862 年,當時是一家清酒酒廠,1952 年拿到了威士忌執照。最初若鶴推出的是非常廉價的調和威士忌品牌——陽光(Sunshine)
若鶴的單麥威士忌品牌取名為三郎丸,這是蒸餾廠的名字,也是酒廠位置的地名。第一款三郎丸在 2016 年上市,這是三郎丸1960 55 年單麥,是當時日本發行的最老的單麥威士忌。2016 年三郎丸以網際網路衆籌的方式,籌集到了3825.5萬日元對酒廠進行翻新,并于2018 年底完工投産。
2017 年,三郎丸推出了一個名為月光(Moon Glow)的限量調和威士忌系列。此系列下已經推出了 4 款酒,每款酒都是由酒齡在 20 年以上的麥芽威士忌與酒齡為 10 年的谷物威士忌調和而成,是以每款酒的酒齡均為 10 年。
10、秩父
建立時間:2007 年
說起秩父(Chichibu),不得不提到已經關閉的知名酒廠羽生(Hanyu),因為兩家蒸餾所都是由清酒世家肥土家族建立。
同許多酒廠一樣,羽生也沒有逃過 90 年代蕭條經濟的打擊,被迫于 2004 年停産倒閉。肥土家族傳人肥土伊知郎(Ichiro Akuto)帶着羽生留存下來的 400 多桶原酒回到了故鄉秩父,2007 年着手建造了新的秩父蒸餾廠,一邊釀造新的威士忌,一邊将羽生的原酒裝瓶上市,其中就包括現在賣到天價的羽生撲克牌系列。
肥土伊知郎可以說是全日本威士忌産業中最會玩桶的人。秩父生産的酒有一半是在波本桶熟成,這些桶來自愛汶山(Heaven Hill)、野牛足迹(Buffalo Trace)、美格(Marker’s Mark)、四玫瑰、傑克丹尼(Jack Daniel),來自不同酒廠的波本桶可以賦予威士忌很細微的差異,比如美格的桶對威士忌的影響極為細緻溫和,愛汶山的帶來香草和甜味,傑克丹尼帶來更多水果和清新感。
秩父酒廠另外一半的酒會放進雪莉桶、葡萄酒桶、波特桶、馬德拉桶、幹邑桶、水楢桶、朗姆酒桶、龍舌蘭酒桶、果渣白蘭地桶、啤酒桶等等。
幾乎所有的秩父單麥威士忌都是以單桶裝瓶上市,它們酒齡不高,多以無年份版本上市,在二手市場上的價格高得出奇。秩父最接近“标準品”的是下圖中的限量版,極難買到。
11、岡山
建立時間:2011 年
岡山蒸餾所(Okayama)隸屬于宮下酒造(Miyashita Shuzo)。宮下酒造是一家位于岡山市的多功能酒造,起源于 1915 年,一開始隻做清酒,後來擴充到燒啤酒,在日威最熱的時候進入威士忌領域,2011 年拿到威士忌生産執照。
最初糖化和發酵都是用啤酒生産裝置,蒸餾用燒酒的不鏽鋼蒸餾器,制成的威士忌顯然不理想。于是 2015 年從國外定制了蒸餾器。對于一個新酒廠來說很不同尋常的地方在于,他們大部分桶是雪莉桶和白蘭地桶,還有價格昂貴的水楢桶。
2016 年,一些熟成中的威士忌被提前裝瓶供給百貨公司。最開始是新酒,接下來是在雪莉桶熟成 6-12 個月的酒款。
12、厚岸
建立時間:2015 年
産量:4 萬升
厚岸蒸餾所(Akkeshi)屬于東京從事進出口業務的堅展公司(kenten),位于北海道厚岸鎮(一個靠海,濕地環繞,并蘊藏大量泥煤的地方,附近還有珍貴的日本水楢桶資源),是這裡的第 2 家威士忌酒廠(第一家是餘市)。
厚岸的最終目标是生産 100 % 的高品質日本威士忌,即使用日本的大麥、日本的泥煤、日本的水源和日本的橡木桶來釀造純日本威士忌,當然要實作這一目标仍需要較長時間。
為了實作這一目标,酒廠到目前為止也做過許多實驗,比如從 2013 年開始從秩父、明石酒廠購買原酒進行橡木桶熟成實驗,在正式營運前也進行了小批量的蒸餾實驗。
目前厚岸釋出了 3 款産品,名為厚岸新生(New Born)。用于并未達到日威規定的至少 3 年木桶熟化時間,這 3 款産品酒标上寫的都是“單麥烈酒(single malt spirit)”,而不是“單麥威士忌(single malt whisky)”。
13、安積
産量:4.2 萬升
2004 年的時候肥土伊知郎從倒閉的羽生酒廠帶回來 400 桶原酒,笹之川酒造(Sasanokawa Shuzo)同意将這些酒放在自己倉庫熟成,直到新的秩父酒廠熟成。可以說,沒有笹之川的慷慨相助,也許就不會有現在一瓶難求的羽生威士忌。
笹之川成立于 1765 年,主要生産清酒和燒酒,1946 年拿到威士忌生産執照。但那時候他們隻想生産最低階的調和威士忌,後來還從蘇格蘭進口整桶的威士忌,調和用酒精是用糖蜜做成的。
2015 年,笹之川 250 周年紀念,日威的需求達到頂端,他們的供給卻來到最低點。于是下定決心要成立一個符合規定的麥芽威士忌蒸餾廠,安積蒸餾所(Asaka)誕生了。
最初笹之川推出的威士忌品牌叫櫻桃(Cherry);後來加入一個頂級系列叫山櫻(Yamazakura),包括 1 款無年份調和、2 款無年份純麥和 1 款 18 年純麥,其中使用的麥芽威士忌大部分來自蘇格蘭,小部分來自日本國産。要看到安積蒸餾所自己生産的威士忌上市還需要一點時間。
14、靜岡
靜岡蒸餾所(Shizuoka)背後的金主跟厚岸一樣,都是初次嘗試烈酒生産。這個酒廠是佳流能源公司(Gaia Flow)創始人中村大航的構想。他本人對高品質的酒十分着迷,在去過蘇格蘭艾雷島和吉拉島之後就起了創辦威士忌酒廠的念頭。
他得到了秩父酒廠肥土伊知郎的幫助,并組建了一個烈酒公司——佳流烈酒公司(Gaia Flow Distilling)。經過多年尋找,終于在靜岡市在到合适的地方來建立酒廠。而且在 2015 年 3 月份的時候,中村在一次拍賣中赢得了輕井澤(Karuizawa)遺留下來的釀酒裝置。中村表示,靜岡蒸餾所的目标是生産輕柔纖細的威士忌。
15、長濱
建立時間:2016 年
創立之初,長濱(Nagahama)是當時日本最小的蒸餾所。當時建立這個酒廠隻用了 7 個月,創下世界紀錄,因為它并不是從零開始,長濱蒸餾廠其實是長濱羅曼啤酒公司(Nagahama Roman)的一部分。威士忌的糖化和發酵可以用啤酒生産裝置,蒸餾則可以在一個小小的蒸餾室内進行。
第一批蒸餾出來的新酒被放進水楢桶内,不過大部分還是放進波本桶。長濱知道現在的威士忌迷們很沒有耐心,是以會想辦法讓他們嘗到一些尚在開發中的産品。2017 奶奶春天,500 瓶無泥煤的新酒上市。後面還推出了DIY的熟成套裝,包括超級小的美國白橡木桶(1 升),以及 1 瓶可以讓客戶自己加進橡木桶裡的新酒。
長濱的新酒很耐喝,厚實,有水果調性,帶有淡淡的花香以及紮實的谷類甜味。
16、額田
産量:0.5 萬升
額田蒸餾所(Nukada)是日威中最低調的,可能連許多狂熱的威士忌迷都沒聽過這個名字。它隸屬于木内酒造(Kiuchi Shuzo)。
木内酒造起源于 1823 年,是個傳統的清酒酒廠,上世紀 90 年代業務擴充到啤酒,有個非常有名的啤酒品牌常野陸(Hitachino Nest)。
額田蒸餾所的第一次蒸餾是在 2016 年 2 月,會同時蒸餾威士忌和啤酒(高酒精度、過桶的啤酒),是以現在威士忌規模還很小。
額田的目标是做出真正的日本威士忌,是以刻意不去參照蘇格蘭的技術和方法,還邀請了三得利前首席調酒師與水精一擔任獨立顧問。不過這些不是為了創新二創新,最終還是為了生産出好喝的威士忌。
17、Mars 津貫
産量:9 萬升
本坊酒造在鹿兒島建立了一個Mars津貫蒸餾所(Mars Tsunuki),力求探索出一種完全不同的麥芽威士忌——讓自然環境條件發揮作用。
Mars信州酒廠的蒸餾在高海拔進行,而Mars津貫在離大海一步之遙的地方。此外,Mars津貫也是日本最南邊的威士忌釀酒廠。
Mars津貫在 2016 年 10 月 27 日開始蒸餾,是以現在倉庫還沒有很多,但他們的新産品擁有頂級品質,相關酒款也會在近幾年陸續出品。
18、嘉之助
建立時間:2017 年
産量:11 萬升
現在鹿兒島有 2 座新酒廠在全力運作,最年輕的一座就是小正釀造(Komasa Jozo)成立的嘉之助蒸餾所(Kanosuke Distillery)。
小正釀造是鹿兒島主要的燒酒生産商,2015 年有了生産威士忌的念頭。在嘉之助正式運作後,為了增加産品的多元化,酒廠使用不同材質、尺寸、造型的蒸餾器,還将不同類型的蒸餾液混合。
18、櫻尾
建立時間:2018 年
櫻尾(Sakurao)是日本廣島的第一家威士忌酒廠,它背後的東家是中國釀造(Chugoku Jozo)。中國釀造原是清酒釀造商,或許它想通過櫻尾蒸餾所成為單麥威士忌和金酒新玩家。現在市面上還見不到它的單麥威士忌産品,金酒倒是已經上市了。
主要參考資料:
《日本威士忌全書》Stefan Van Eycken著,謝博文譯
《日威崩盤?是以,日本威士忌還“響”嗎?》威士忌頻道
《為何“日本威士忌”獲得全球認可》NIPPON.COM
《樽享 | 日本威士忌之父的第二夢想:宮城峽》萃坊
《山崎、餘市、羽生、輕井澤,日本大牌威士忌詳解》知味葡萄酒雜志
《富士山下,居然隐藏着這樣一間威士忌蒸餾所!》烈酒志
《兩屆WWA加持!三郎丸酒廠月光(Moon Glow)調和威士忌系列!》飲事life
《【新品發售】日本名家罕見100%水楢桶單麥威士忌,特色長頸瓶》紅酒百科全書
whisky.suntory.com
www.nomunication.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