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将于2020年2月20日至3月1日舉行,為了不與奧斯卡頒獎典禮的日期發生沖突,今年的頒獎日期有所推遲。
作為世界三大電影節之一,柏林國際電影節今年将迎來70歲的生日。此次柏林的“中國力量”,我們不僅能看到蔡明亮導演的《日子》作為唯一一部入圍主競賽單元的華語劇情片
《日子》劇照
此外,賈樟柯執導的紀錄片《一直遊到海水變藍》入圍了影展特别展映單元,宋方導演的《平靜》入圍了論壇單元;
一早我們還看到《平靜》女主角齊溪穿着匡威搭配淡粉色吊帶長裙優雅又不失俏皮亮相紅毯,這也是到目前為止芭姐看到的唯一一位亮相柏林紅毯的華人女星面孔。
而放眼亞洲,被許多中國觀衆所熟知的南韓導演洪尚秀再次攜新片《逃走的女人》入圍了本屆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同時也是他第四次入圍柏林,這次的女主角,依然是鐵打不動的金敏喜。
電影《逃走的女人》也在近日釋出了全新電影預告:當丈夫出差後,Gamhee(金敏喜飾)與她的三個朋友見了面。她先去三位中的兩位的各自家中見了面,而第三位則是在電影院偶然碰到。然而當她們像往常一樣進行友好交談時,各自的内心卻早已七上八下、暗潮湧動。
這次,芭姐也将聚焦除《逃走的女人》之外的洪尚秀入圍柏林作品,跟大家聊聊這位“南韓作家電影第一人”影像世界的情感撩撥。
《獨自在夜晚的海邊》
上映時間:2017年3月23日
主演:金敏喜、徐永嬅、鄭在詠、文成根
《獨自在夜晚的海邊》應該是導演洪尚秀入圍柏林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作品中大衆認知度最高的一部了。除了女主角金敏喜一舉憑借該片獲得了第67屆柏林電影節影後桂冠;
她與導演婚外戀私奔的新聞,也成了吃瓜群衆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比這兩人的關系傳聞更為戲劇的一幕是:以金敏喜所飾演的女演員視角展開的《獨自在夜晚的海邊》,正是講述了一個女演員和導演婚外戀的故事,說是取材自洪尚秀與她的真實生活經曆也毫不為過。
電影的故事線都是以英熙作為單一視角:她因為與其貌不揚的導演戀愛而遭受非議,不得不遠赴海外避風頭;她的演技備受贊賞,卻因醜聞的影響無法得到好的工作。
她的已婚或者找到伴侶的朋友,或承受孤獨,或失去自我;
整部電影仿佛也是借着金敏喜之口,向觀衆、甚至是全世界非議他們感情世界的人宣言:“所有那些妨礙我們相愛的東西是多麼不必要,多麼渺小,多麼虛妄啊”。
是以從這個角度來講,電影确實有為兩人的不倫之戀洗白之嫌。然而抛開“第三者”、影後的種種标簽,不得不承認金敏喜身上有種令人懂動容、特别的美。柏林頒獎人Diego Luna最佳女主角頒獎引言是:“You can’t stop watching her”
海藻般缱绻的卷發、疏離又淡漠的眼神,一眼便能擊穿心底的氣質和風情。
随着那句台詞:“我想要的,不過是可以活的像我自己,不會動搖”,也刻進了看者的心。
《不是任何人的女兒海媛》
上映時間:2013年2月28日(南韓)
主演:鄭恩彩、李善均
《不是任何人的女兒海媛》作為洪尚秀的第14部長篇作品,曾入選法國著名雜志《電影手冊》的年度十佳,并入圍了第6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競賽單元參與角逐金熊獎。
影片台灣版海報的片名為《他和她的白日夢》
影片以日記的形式,講述了離開了母親獨自生活的女大學生海媛在幾天時間内所經曆的歡喜悲傷。
由鄭恩彩飾演的海媛依舊帶着“洪尚秀式”女主角的文藝氣質:一頭黑長直的發型搭配紅色毛衣和喇叭牛仔褲,身上攜有上世紀8、9十年代的複古感。
渴望着有朝一日成為萬衆矚目明星的她,在媽媽即将移民加拿大,在母女倆最後的相處時光,充滿喜悅和感傷。
平淡而短暫的幾個小時後,心情低落的海媛找來了斷斷續續交往一年的戀人李成俊(李善均 飾),他同時也是海媛所在電影學校的教授兼導演。
對于已經成家的李導演,他們的交往從一開始就注定隻能藏在黑暗裡,永遠上不了台面。無論那個男人曾說出怎樣刻骨銘心的甜言蜜語。學校裡風言風語,女學生與教授的不倫之戀傳言甚嚣塵上,他們之間也難免出現沖突,争吵過後幹脆避而不見。
而海媛對這一切給予了最大程度的容忍和體諒。她一再心軟,哪怕内心期待着一個勇敢的決定。
電影盡管是由男性導演來講述,卻更偏向于一部女性視角的作品。如同洪尚秀往期的作品,男人在他的影像中一如既往的虛僞、自私、懦弱、可憐又可恨。
而女性盡管往往都選擇了一條有悖于社會輿論的情愛之路,卻往往表現出對愛的自在、坦蕩和無愧我心。同時也在暗流湧動中鼓勵着看它的人,勇敢去愛、勇敢去活。
《夜與日》(Night and Day)
上映時間:2009年2月28日(南韓)
主演:金英浩 樸恩惠 黃秀貞
電影《夜與日》獲得了第58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提名,也是洪尚秀的“柏林四部曲”中上映最早的一部。影片的故事發生在2007年的初夏。
一個在南韓和美國交換成一起抽大麻的畫家(金英浩 飾),因為害怕被警察抓就立馬逃到了法國巴黎,而這座在藝術家們眼中的創作天堂對于一窮二白的金成男來說,不過隻是另一個牢籠而已。
住在南韓人開的旅店的他和十多人擠在一間惡臭難聞的房間,一邊是對妻子和故鄉的思念,另一邊卻是因為罪行不敢回家。
百無聊賴之下,畫家選擇用日記記錄自己的生活。
在這個過程當中,他結識了名叫柔貞的南韓女子,身處異國他鄉的孤男寡女很快便陷入愛河。
但不久後,她就接到了妻子已經懷孕的電話。在新歡和家庭之間,畫家會作何選擇?
而故事的靈感,據說同樣來源于導演洪尚秀的親身經曆:“他第一次去紐約時給家裡打電話報平安,雖然紐約是黑夜不過首爾卻是白天,當時他的感覺很奇妙,雖然和妻子正通過電話交流感情,不過兩人的時間卻正好相反。
夫妻平時的生活很大程度上都受到時間的影響,與身處和自己相反的時間的人交流時感覺真的很奇妙,洪尚秀也是以決定将這樣的感受拍攝成電影,借助片中主人公畫家金成男的情感記錄來探讨男人和女人關系。”
這個發生在法國巴黎的東方命題,抛出了洪尚秀一貫有關愛情的探讨:前一分鐘還在跟你甜言蜜語、你侬我侬的男人下一秒卻要欺騙你回到故鄉妻子的懷抱。
很難确定兩種愛情模式下,哪段算是所謂真愛,隻能說,我們隻能在形形色色的不同人的故事中,窺見有關愛情的多種形态。
《之後》
編輯:Tim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