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這座城市苦苦掙紮的勞工的五年記憶
2015年11月,中央扶貧開發大會敲響了反貧困攻勢。全國工會聯合會明确要求,小康社會是全民小康社會,工會在脫貧攻堅鬥争中發揮重要作用,特别是在解決困難勞工問題、確定所有勞工在2020年進入小康社會等方面。截至今年年底,工會建設困難職工家庭人數為549.87萬人。
2016 頂級設計,加強
1月,中共中央提出加大對全市困難工作者的幫助和保護困境的救災工作。
1月16日至18日,中共十六屆四次常務委員會會議動員部署了城市困難勞動者纾困工作,提出把城市難困勞工的赦困工作納入國家脫貧攻堅大局,加強和做好幫扶工作。
4月12日,大會召開全國工會制度做好困難職工脫困電話會議,提出将困難職工纾困納入全國扶貧大局,精準全過程,整合資源,分類幫扶,通過"四批"措施, 并有效提升脫貧救助效益。
5月20日,大會制定并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救災工作實施意見》,明确了脫困工作的總體目标、困難職工五組、救災路線四組、七項具體工作計劃。
7月28日,大會釋出《關于撥付2016年中央财政專項援助資金的通知》,中央财政撥出專項援助資金15億元,用于救助困難職工。
7月28日,大會釋出《關于艱苦勞動者滿意度調查幫助勞動者的通知》,開展了《勞動者勞動滿意度調查》。
12月5日,大會印發《難職工檔案管理辦法》,進一步規範難職工檔案管理,全面、真實、及時掌握難工生活狀況,有效發揮檔案在精準幫扶難職工、脫困脫困方面的根本作用。
12月21日,大會釋出《關于2017年元旦春節期間兩節溫暖活動的通知》,要求将扶困職工從困境中解救作為送暖活動的主要任務,并在一般性走訪和慰問的基礎上,對困難職工重點群體開展分級救助, 并引導社會公益資源參與扶困職工。
2017年全能推,典型指南
3月至4月,一般權益保護部圍繞困難職工脫困标準、流程、名額體系、檔案卡、中央财政專項助金項目、資金使用管理、幫助軟體更新優化、疑難職工需求對接社會資源、工會助力管理系統更新等專題,開展集中調研, 研讨會。
6月12日,總權益保護部完成新版工會助力管理系統更新更新,更新困難職工資訊管理系統,利用智能功能管理專項資金。
7月13日,大會釋出《關于困難勞工援助工作有關問題的說明》,确定了困難勞工檔案編制、困難标準衡量、困難救濟标準、家庭狀況核查、資金使用、資訊技術管理等标準和流程。
9月21日至23日,大會在雲南省大理市召開全國工會研讨會,宣傳祥雲的經驗,展示城鎮職工脫困。
11月3日,民政部聯合釋出《關于加強工會組織、民政部門困難職工家庭資料與資訊共享比較的通知》,建立困難職工援助和社會救助政策銜接機制,在困難職工之間實行資料比對和資訊共享, 建立了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的資料比對和資訊共享機制。5年準确識别、動态管理困難職工及家庭10315.27萬戶(倍)。
12月18日,大會釋出《關于組織2018年元旦春節期間熱身活動的通知》,重點落實困難職工救濟監測工作,加強困難職工家庭狀況資料和資訊共享比對,為社會資源與難工需求搭建精準對接平台。
2018 - 提高效率,精确動力
3月9日,全國政協總工會63名委員聯合向大會提出"加大城鎮困難職工幫助脫困、促進困難職工同時進入小康社會"的建議,建議将城鎮職工脫困納入全國貧困總體考慮。緩解戰略。該提案被全國政協評為70年來100項有影響力的重要提案之一。
6月28日,中華全國總工會召開電話會議,進一步落實城鎮職工救災責任制,要求各級工會明确目标任務,落實職責;
7月20日,大會釋出《關于貫徹落實城市困難職工救助工作的通知》,在各省自查自愈的基礎上,帶領班組到15個省的31個城市、35個區縣,對困難城市職工工作的開展情況進行調研監督。同時,在全國範圍内開展重點省份的實施,以緩解困難訪談,監督責任落實。2018年,全國工會通路了115.86萬貧困勞動者家庭。
7月31日,大會釋出《關于2018年中央财政專項援助資金使用情況的通知》,啟動專項财政援助資金使用方式改革,全面落實預算績效管理,精準落實家庭政策,精準落實項目落實人。
10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與全國總工會新上司班子成員的集體對話中強調,要做好城鎮職工脫貧工作,及時做好幫助和救助因各種原因而脫貧的職工的工作。 為廣大職工提供具有工會特色的包容、規範、精準的服務。
12月20日,大會釋出《關于組織2019年元旦春節期間熱身活動的通知》,要求采取精準措施,幫助城鎮困難職工纾困,完善對重病、殘疾等深難職工和家庭的正常支援機制, 提升支援資金集中保護效率。
12月21日,大會釋出《工會送暖資金使用管理辦法(試行)》,進一步明确了暖資金的使用、管理和監督,擴大了暖件對象範圍,加強了送暖工作與救助工作的有效銜接。
2019年 - 縱觀全局,幫助加速
今年1月,中共中央提出加大城市貧困人口脫貧攻堅力度。
1月,民政部聯合開展"城市扶貧"調查,推動解決符合條件的困難職工政府自下而上的問題,提出社會救助改革綜合方案,整體提出分級梯度分級幫助工作的建議。
3月,在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加強城鎮職工脫貧攻堅"。
7月30日,大會在北京召開了關于城市職工脫困研讨會。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華全國總工會主席王東明呼籲,各級工會要堅決落實"總體目标",即到2020年,確定現有檔案中所有困難職工都擺脫貧困,同時走向小康社會;通過推動納入政府自下而上的保護和工會正常化的幫助,使家庭生活水準達到當地低安标準,全部實作救濟。
10月17日,民政部《社會救助綜合改革方案(草案)》采納了總建議,吸收了工會梯度補助的做法,建立健全了分層分類的梯度社會救助制度,将低收入家庭、支出型貧困家庭等困難職工家庭納入幫扶範圍。
10月24日,大會釋出《市困苦工救濟成效第三方評估實施方案》,啟動《市困苦勞工救濟第三方評估》。
11月15日,第十七屆大會五會長會議聽取了關于城鎮職工脫困的專題報告,王東明同志提出要進一步明确時間表、路線圖、分解任務、倒排進度,采取精準措施,幫助全市困難職工脫貧, 確定到2020年,全國勞動困難勞工和人民進入小康社會。
12月16日,大會釋出《關于組織2020年元旦春節期間熱身活動的通知》,要求重點關注困難地區、困難行業、困難企業和困難職工群體,搞好企業職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 功勳工作者、幸存者和其他特困群體幫助和救援工作。加大對因重病、殘疾等原因無法脫貧的困難勞動者家庭的支援力度,充分保障家庭基本生活,幫助患病貧困勞動者解決看病困難、看病費昂貴等問題,緩解醫療費用壓力, 對剛從貧困中走出來的勞工家庭,要進行回頭看,再來一次,防止返貧。
2020年評估驗收機制健全
1月22日,大會釋出《關于做好防疫防疫崗位一線醫務人員關懷工作的通知》,立即啟動各級工會開展醫務人員熱心活動,協助湖北打赢防疫防控抗戰。2月2日,大會釋出《關于充分發揮工會組織團結動員職工作用,堅決打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做好關心和關愛堅持疫情防控一線職工工作的通知》 并及時開展各種形式的慰問和服務。
3月24日,大會釋出《關于2020年中央财政專項援助資金保障疫情期間有需要勞動者基本生活保障的通知》,中央撥出專項援助資金2.546億元,為疫情期間全國13萬戶困難家庭提供臨時生活津貼。同時,各級工會要配合政府,防止職工脫貧,将受疫情、疾病影響的低收入職工納入政府援助範圍。
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的意見》,納入了工會關于建立和完善梯級救助制度的建議。
4月10日,王東明同志在十七屆大會第三次常務委員會會議上發言,要求認真分析疫情給城鎮職工家庭帶來的新問題,并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提高援助的準确性。我們将加強對醫務人員的關愛,幫助有需要的職工群體,關愛生病的職工、因公殉職人員的家屬和已故職工的家屬。加大幫助困難職工盡快脫貧攻堅力度,推進建構救助長效機制,確定現有檔難職工和廣大職工進入小康社會。
4月30日,共撥出3780萬元正常預熱資金,支援湖北等地區各級工會對受疫情影響、新冠肺炎感染的低收入職工和病患職工家屬開展熱身活動。
5月11日,大會撥出2020年工會正常化熱資金,要求各地工會建立健全貧困勞動者監督機制,規範工會支援機制;
6月,全員開展全面"城市困難職工纾困攻堅"行動。随後,下發《關于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安'任務,充分發揮工會組織的作用》,提出開展"脫困攻堅"行動和"提高職工生活品質"行動。
6月28日,大會釋出《中央财政專項援助資金管理辦法》,實行分層檔、分級決策,精準幫助有深度困難、相對困難、意外困難等不同類型困難的職工家屬,完善常态梯度幫扶長效機制,明确水準, 強調和有機融合。
7月31日,市(區、市)市工會城鎮職工救災成效第三方評估工作順利完成,全會開始委托第三方對城市困難職工救災工作成效進行重新評估。10月,來自6個評價機構的1025人受派到各地區職工進行實地訪談,評估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産建設兵團的省級總工會、438個市級總工會、2709個縣(區)總工會開展救災工作的情況。
8月18日,共撥款5.54億元,中央專項救助基金。重點支援職工家庭深層困苦,纾困苦。
11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模範勞動者和先進工作者大會上的講話中強調,要建立健全幫助貧困群衆的機制,把黨和政府的關懷送到有需要的人的心中去,讓他們感受到社會主義家庭的溫暖。
11月25日,王東明同志在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模範勞動者和先進工作者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座談會上,呼籲建構以精準協助和普惠服務為重點的工會服務職工制度,完善正常的熱身機制和幫助困難職工走出困境的長效機制。貧困,在幫助困難勞動者脫貧的基礎上,努力走向共同富裕。
11月,總更新完成了工會幫助工作管理系統。
12月8日,全政府出台的1.2億元專項财政援助資金提出,堅持"纾困政策",切實保障困難中職工的基本生活,建立健全返困監測預警機制和支援機制。
2020年12月,城市困難勞動者纾困工作目标如期完成,所有按照現行标準需要設立工會證件的難工家庭脫貧。
來源:勞工日報 客戶 勞工日報 記者 鄭立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