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風雨哈佛路》:看懂了這兩點,就明白麗絲為什麼能逆襲

作者:丫丫情語
《風雨哈佛路》:看懂了這兩點,就明白麗絲為什麼能逆襲

重刷《風雨哈佛路》時發現彈幕上有人說,哈佛不是靠努力就能考上的。

還有人說, 麗絲能拿到哈佛offer,是因為智商高,換個人普通人試試,肯定不行。

确實,莉絲的爸爸本身就是智商極高的一個人,麗絲在天賦上可能真的遺傳她爸爸的高智商。

但僅僅是因為智商高才能帶來的成功嗎?

我想未必吧!

在她身上我還看到了比天賦更重要的是,她對父母無條件的愛和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的信念。

《風雨哈佛路》:看懂了這兩點,就明白麗絲為什麼能逆襲

1.

在影片的一開始就是媽媽和姐姐在搶錢,媽媽想把錢搶過去吸毒,姐姐不給。

因為她們隻剩下這點生活費了,接下來就要挨餓了。

坐在一旁的爸爸,竟然若無其事地在看電視,好像這一切都和他無關。

在最後的拉扯中,麗絲還是不忍心看媽媽那麼痛苦,把錢拿給了她。

媽媽回應了她一個燦爛的微笑,看到微笑後的麗絲說,我需要那個微笑,我是多麼需要那個微笑。

其實那個微笑應該是治愈了麗絲很多。以至于後面的很多次,她都沒有放棄她們的家,我想那個微笑在當時應該給了她很多力量。

《風雨哈佛路》:看懂了這兩點,就明白麗絲為什麼能逆襲
《風雨哈佛路》:看懂了這兩點,就明白麗絲為什麼能逆襲

第二次是,媽媽要被抓到戒毒所,麗絲更加不舍,拼命抓住車門,不放手,不讓媽媽離開。

在那樣的情況下,她還在為媽媽開脫說:并不是她不想成為一個好媽媽,隻是她沒什麼能給予的了。

沒有了媽媽的照顧,麗絲渾身髒亂,衣服不洗不換,在學校被同學叫着有“味道”的孩子。

可這對她來說,這都不重要。

重要是媽媽能回來,我們還能回到以前的樣子。

可媽媽回來後并沒有帶給她希望,而是告訴她,她們要搬到爺爺那邊住。

但麗絲不希望父母分開,因為她一直以為自己堅持留下來,所有的情況都會恢複到從前那樣。

她一直在渴望得到她們的愛,于是她拒絕了媽媽的請求,并懇請媽媽一起留下來。

媽媽最終沒有答應,帶着姐姐離開了。

《風雨哈佛路》:看懂了這兩點,就明白麗絲為什麼能逆襲

2.

影片中爸爸情節明顯比和媽媽少很多,但在麗絲心中爸爸媽媽一樣重要。

因為逃學麗絲被強行帶到收容所那次,爸爸至始至終都是無動于衷的。

但麗絲對他沒有半分抱怨,她一直在等待他們能變好,等待他們回來,回到大學街的家。

第二次爸爸是作為監護人為她到校作證明後,莉絲和爸爸兩人有一段對話:

爸爸:我不算個正常人,如果你明白的話。

麗絲:但你今天過來了。我愛你,爸爸。

爸爸:别愛我,會浪費力氣。

從這段對話中依然可以看出麗絲還是深深愛着爸爸的,不管爸爸是什麼樣子,她絲毫沒有改變。

正是因為她内心滿滿的愛,内心是充盈豐滿的,才能有多餘的愛給别人。

也正是因為這份愛讓她有力量面對生活的各種困境,迎難而上。

《風雨哈佛路》:看懂了這兩點,就明白麗絲為什麼能逆襲

3

影片中最讓人動容的是:莉絲的媽媽去世,她跳上棺木,感受媽媽最後一次的溫柔。

她回憶起和媽媽在一塊的點點滴滴,想起了媽媽溫暖的懷抱。

同時那一刻也是她人生中最關鍵的轉折點,她明白了她期待的美好世界,再也不可能實作了。

她幡然醒悟,隻有自己努力突破才能過上自己想過的生活。

《風雨哈佛路》:看懂了這兩點,就明白麗絲為什麼能逆襲

記得麗絲和老師戴維的那段談話:我知道我能成功,我隻是需要一次機會,一次爬出我出生的那個環境的機會。

每一個我認識的人都是憤怒,疲憊的,他們隻是掙紮着活下去。

但是我知道有一個世界,一個更好的世界,更好的生活,我希望在那裡生活。

這就是她内心那種向上的信念,就像她堅定向朋友克裡斯說出的那句:不,我是的,我是屬于那裡的,哈佛大學。

正因為有這種信念,她才會調動身上所有的細胞,向它靠攏,才會竭盡全力去完成它。

這裡借用周梵老師書裡的一句話:

每一份對自己的懷疑和否定,都是内在自我的一種分裂和消耗,都會極大地降低我們的力量感。

反之,沒有懷疑和否定,才能更有力量去實作它。

《風雨哈佛路》:看懂了這兩點,就明白麗絲為什麼能逆襲

4

試想一下,生活中的我們如果是這樣的環境,會不會顧影自憐,破罐子破摔?

然後再加一句,都是因為你們這樣,我才會變成這麼不好。

埋怨父母沒本事,給不了自己想用的生活。每天都活在抱怨當中。

可是,能有馬雲那樣爹,這種機率又有多大呢?

抱怨改變不了事實,隻會讓自己看起來更加窩囊而已。努力向上,人活着就要與命運抗争。

面對一次次的逆境與絕望,隻有不斷地努力,才能取得成功。而不是還沒遇到困難,就被自己吓跑了。

帶着信念,努力,勇敢地向前沖吧!隻有這樣,你的人生才有無限可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