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撕破夜幕,就可以看到日出--《風雨哈佛路》Liz Murray

作者:fffish3

《Breaking night》被翻譯成《風雨哈佛路》,我其實并不太同意。雖然它講述了一個無家可歸的堅強女孩考上哈佛的故事,但從作者決定考哈佛,到最終考上哈佛,隻占了書的一小部分。考上哈佛隻是這本書的結尾,并不是作者的結尾,也不是她寫這本書的目标。

書裡解釋了“breaking night”的意思,就是整夜不眠,直到天亮。作者為什麼用這個書名,我想是因為整夜不眠是她所習慣的生活狀态。

她的父母身染毒瘾,從幾歲開始,她就常常在窗戶邊,徹夜守望出去尋找毒品的父母,頂着饑餓希望他們安全回家;長大了一些,父親進監獄,母親進精神病院,她流離失所,每天都不知道自己夜晚的歸宿在哪裡,常常在城市裡漫無目的地遊蕩整夜;到後來,她有了改變命運的想法,就開始整夜學習,彌補曾經蹉跎的時光。是以,夜晚是她再熟悉不過的時光。

Breaking night裡除了夜晚,還有一個breaking,這是一個充滿力量的動詞,我讀來,覺得有征服和擊破的意味。彷佛徹夜不眠不僅僅是因為時間的流逝,還因為她主動瓦解了黑夜,迎來了日出。

整本書讀完,這樣的主動感和力量感很打動人,讓《風雨哈佛路》這樣的譯名就顯得比較扁平和蒼白了。

我還覺得,這不僅僅是一本勵志的書,這也是一本關于愛的書。作者的父母真的再糟糕不過了,有一點錢就去買毒品,完全不管家裡有兩個餓肚子的女孩。作者和姐姐每個月隻有領救濟金的那天可以吃一頓飽飯。即使這樣,作者也從來沒有埋怨過父母,她總是擔心他們,她知道他們沒有辦法。如果要恨,她隻恨毒品奪取了他們的理智。我們總歌頌母愛父愛的偉大,我覺得孩子的愛也偉大,因為一樣無條件。

書裡還有其他類型的愛,手足之愛,男女之愛,朋友之愛,陌生人之愛……這許許多多的愛,像珍珠一樣,層層包裹了她無助的童年、流浪的少年,讓她的生命逐漸圓潤、柔和、飽滿、光亮!

書的最後一句話:“Life takes on the meaning that you give it.”(你賦予生命怎樣的意義,生命就擁有怎樣的意義)。作者賦予了生命愛和堅持,她的生命也是以收獲了愛和光明。希望我們即使身處困難之中,也不忘給與愛,即使在逆境之中,也不忘前進,因為黑夜再漫長,也終将會迎來日出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