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风雨哈佛路》:看懂了这两点,就明白丽丝为什么能逆袭

作者:丫丫情语
《风雨哈佛路》:看懂了这两点,就明白丽丝为什么能逆袭

重刷《风雨哈佛路》时发现弹幕上有人说,哈佛不是靠努力就能考上的。

还有人说, 丽丝能拿到哈佛offer,是因为智商高,换个人普通人试试,肯定不行。

确实,莉丝的爸爸本身就是智商极高的一个人,丽丝在天赋上可能真的遗传她爸爸的高智商。

但仅仅是因为智商高才能带来的成功吗?

我想未必吧!

在她身上我还看到了比天赋更重要的是,她对父母无条件的爱和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的信念。

《风雨哈佛路》:看懂了这两点,就明白丽丝为什么能逆袭

1.

在影片的一开始就是妈妈和姐姐在抢钱,妈妈想把钱抢过去吸毒,姐姐不给。

因为她们只剩下这点生活费了,接下来就要挨饿了。

坐在一旁的爸爸,竟然若无其事地在看电视,好像这一切都和他无关。

在最后的拉扯中,丽丝还是不忍心看妈妈那么痛苦,把钱拿给了她。

妈妈回应了她一个灿烂的微笑,看到微笑后的丽丝说,我需要那个微笑,我是多么需要那个微笑。

其实那个微笑应该是治愈了丽丝很多。以至于后面的很多次,她都没有放弃她们的家,我想那个微笑在当时应该给了她很多力量。

《风雨哈佛路》:看懂了这两点,就明白丽丝为什么能逆袭
《风雨哈佛路》:看懂了这两点,就明白丽丝为什么能逆袭

第二次是,妈妈要被抓到戒毒所,丽丝更加不舍,拼命抓住车门,不放手,不让妈妈离开。

在那样的情况下,她还在为妈妈开脱说:并不是她不想成为一个好妈妈,只是她没什么能给予的了。

没有了妈妈的照顾,丽丝浑身脏乱,衣服不洗不换,在学校被同学叫着有“味道”的孩子。

可这对她来说,这都不重要。

重要是妈妈能回来,我们还能回到以前的样子。

可妈妈回来后并没有带给她希望,而是告诉她,她们要搬到爷爷那边住。

但丽丝不希望父母分开,因为她一直以为自己坚持留下来,所有的情况都会恢复到从前那样。

她一直在渴望得到她们的爱,于是她拒绝了妈妈的请求,并恳请妈妈一起留下来。

妈妈最终没有答应,带着姐姐离开了。

《风雨哈佛路》:看懂了这两点,就明白丽丝为什么能逆袭

2.

影片中爸爸情节明显比和妈妈少很多,但在丽丝心中爸爸妈妈一样重要。

因为逃学丽丝被强行带到收容所那次,爸爸至始至终都是无动于衷的。

但丽丝对他没有半分抱怨,她一直在等待他们能变好,等待他们回来,回到大学街的家。

第二次爸爸是作为监护人为她到校作证明后,莉丝和爸爸两人有一段对话:

爸爸:我不算个正常人,如果你明白的话。

丽丝:但你今天过来了。我爱你,爸爸。

爸爸:别爱我,会浪费力气。

从这段对话中依然可以看出丽丝还是深深爱着爸爸的,不管爸爸是什么样子,她丝毫没有改变。

正是因为她内心满满的爱,内心是充盈丰满的,才能有多余的爱给别人。

也正是因为这份爱让她有力量面对生活的各种困境,迎难而上。

《风雨哈佛路》:看懂了这两点,就明白丽丝为什么能逆袭

3

影片中最让人动容的是:莉丝的妈妈去世,她跳上棺木,感受妈妈最后一次的温柔。

她回忆起和妈妈在一块的点点滴滴,想起了妈妈温暖的怀抱。

同时那一刻也是她人生中最关键的转折点,她明白了她期待的美好世界,再也不可能实现了。

她幡然醒悟,只有自己努力突破才能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

《风雨哈佛路》:看懂了这两点,就明白丽丝为什么能逆袭

记得丽丝和老师戴维的那段谈话:我知道我能成功,我只是需要一次机会,一次爬出我出生的那个环境的机会。

每一个我认识的人都是愤怒,疲惫的,他们只是挣扎着活下去。

但是我知道有一个世界,一个更好的世界,更好的生活,我希望在那里生活。

这就是她内心那种向上的信念,就像她坚定向朋友克里斯说出的那句:不,我是的,我是属于那里的,哈佛大学。

正因为有这种信念,她才会调动身上所有的细胞,向它靠拢,才会竭尽全力去完成它。

这里借用周梵老师书里的一句话:

每一份对自己的怀疑和否定,都是内在自我的一种分裂和消耗,都会极大地降低我们的力量感。

反之,没有怀疑和否定,才能更有力量去实现它。

《风雨哈佛路》:看懂了这两点,就明白丽丝为什么能逆袭

4

试想一下,生活中的我们如果是这样的环境,会不会顾影自怜,破罐子破摔?

然后再加一句,都是因为你们这样,我才会变成这么不好。

埋怨父母没本事,给不了自己想用的生活。每天都活在抱怨当中。

可是,能有马云那样爹,这种概率又有多大呢?

抱怨改变不了事实,只会让自己看起来更加窝囊而已。努力向上,人活着就要与命运抗争。

面对一次次的逆境与绝望,只有不断地努力,才能取得成功。而不是还没遇到困难,就被自己吓跑了。

带着信念,努力,勇敢地向前冲吧!只有这样,你的人生才有无限可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