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買房路上的行者
都關注了「有居樓市」
大家好,我是用腳步丈量城市的黑帥,今天我将走進浦東合慶,一起聆聽它的故事。
如果我們說曹路是“世界盡頭”,那麼合慶算什麼?
曹路好歹還有地鐵9号線,在建的崇明線在曹路也有設站,商業體能級雖不高,但好歹也有兩個有規模的商業綜合體,在建三甲醫院等等,反觀作為鄰居的合慶與之相比慚愧至極。
合慶像是被人遺忘的角落,伴随着浦東新區一同成立,浦東發展的可謂是風生水起,而這一切似乎跟合慶沒有任何關系。
至今,還是一副生無可戀的樣貌。
01
說起合慶,存在感非常低,除了少數上海當地人之外,鮮有人知道它的存在,可一旦提及它周圍的鄰居,想必大家都會恍然大悟。
合慶北邊的六大動遷基地之一的曹路,南邊是浦東國際機場所在地的祝橋以及擁有迪士尼樂園的川沙,西側就是房價被炒上天經常被拿來和徐泾對比的唐鎮了,東面就是長江入海口的東海了。

按理說這樣的地理位置算不上好,但也不算很差,北面有龍東高架,南邊華夏高架,東側還有繞城高速,驅車前往市區非常便利,怎麼就能淪落成如此的境地呢?
首先,合慶猶如是地鐵絕緣體一般,地鐵2号線和9号線分别位于合慶的南北,可就是沒有往他這裡走,到目前為止合慶還沒有一條地鐵線經過,未來也不會有規劃中的地鐵。
盡管自駕非常友善,但自駕人群總歸是少數,沒有地鐵在上海相當于沒有了腿,外加距離核心區不近,騎電瓶車都費勁,自然不會有多少外來人口選擇合慶。
其次,生活配套差,闆塊内沒有一個像樣的商場,當然當地的購買力也不足以支撐得起一座商場,有的僅僅是很一般的沿街商業。
醫院有且僅有一個位于左下角的社群醫院,看個病都不容易。學校隻能說有,好不好就不奢求了。
且不說在合慶住着舒不舒服,光生活便利度都如此差,又怎麼會受到外來者的青睐。
再者,周邊闆塊的虹吸效應太強,盡管合慶有一個張江醫療器械産業基地,居住可以選擇内部的張江人才較高價的電梯大廈,消費可以選擇西面的王港,根本就沒合慶什麼事。
合慶最熱鬧的時候,或許是要數夏季草莓上市的時候。
合慶和衆多郊區闆塊有着一樣的特點,城區以外就是成片的農田了,這裡的農田有一個特色就是草莓生産基地。
每當到了草莓成熟的季節,不少人從市區驅車前往,體驗一番采摘的快樂。
02
無規劃,無産業,無配套,所帶來的影響是沒有外來人口了,闆塊失去活力,地産開發商也會避之唯恐不及。
合慶,已經好十來年沒有出過商品房了,最近的一次是2017年建成的綠地海岸城,還是一座商辦綜合體,基本辦公、商業、展示、居住、休閑等多功能。
現在看來更像是爛尾了一樣,并沒有商家入駐,實地看上去相當冷清。
地産開發商對選址是非常考究的,并不是拍腦袋決定在哪裡開發就在哪裡開發,如果一個地方連開發商都不願去那大機率是沒有什麼前景可言了。
除了開發商可以用來判斷一個區域發展好壞的因素之外,中介門店也可以拿來做參考。
合慶多少還是有一些小區的,按理說多多少少會有一些房屋買賣的需求,可黑帥在實地走訪的過程中居然有且僅發現一家中介門店,還是個體的小中介,足以說明這裡的市場是有多冷了。
鍊家這個覆寫率極高的中介機構,在合慶不見其蹤影,不過網站上倒是有幾套房子在挂,不過交易頻率極低。
從挂牌價可以看出,合慶的房價其實不算低,2000年以前的房價挂牌價在2.5-3萬每平,2010年前後的房價挂牌價在3.3-3.6萬每平,總價也都需要200-300萬了,這樣的價格在合慶着實算得上是沒有任何成本效益了。
極低的交易量隻能說明一點,沒有外來人口。當地的居民多少都是有房子的,能接手這些房子的隻能是外來人口,沒有宅基地,隻能是買二手房。
房價不低,交易頻率不高,沒人接盤,開發商不來也就好了解了。
03
合慶隻是其中一個縮影,上海類似合慶這樣的闆塊還數不勝數。
很多類似合慶的闆塊,看似挨着核心闆塊,其實跟他沒有任何關系,自身硬體發展動力不足,很難會有出頭之日。比如寶山的羅泾,嘉定的外岡,松江的車墩,奉賢的柘林等等。
合慶借着浦東發展的東風都沒能發展起來,更别說别的依托飄渺的規劃和虛無的口号了。
其實有一個非常好的辨識手段,在上海優先看地鐵線,地鐵通往哪裡,哪裡就會有人去。
人才是核心關鍵,特别是大量外來人口齊聚的地方,這些地方要麼是生活便利度很高,要麼就是産業聚集有就業機會,總有一項能夠吸引人們聚集。
類似合慶這種,生活便利度不高還沒有産業,有什麼理由能夠讓他發展起來。
對于有需要置業的朋友們,房子千萬不能亂買,有些闆塊會有一些新房,容易受到中介的鼓舞,沖動的就購買了,這些地方“千年不漲,萬年沒人接手”,你買了就成了接盤俠,想脫手難了。
這種闆塊特征很明顯,孤零零一家開發商開發的項目,不大會有開發商叢集拿地建房子的,另外根本不會有地鐵,生活便利度也不高,實地走過就能一目了然了。
04
規劃看似虛無缥缈,卻充滿想象,但沒有落地終究是一摞廢紙。可連規劃都沒有,所見即所得,終究是沒了盼頭。
在房産方面總是喜歡拿未來說事,總會把規劃說得出神入化,要是現在就是這樣就不止這個價了,想必大家對此都不會陌生,這是正常的心理,每個人總會是希望未來的規劃給自己帶來實際的效益。
是啊,畢竟想要賣高價,還得要畫餅,才會讓人信以為真,可沒有落地的規劃,終究是自己為未來的溢價買單。
我們看到的都是成功的,又有多少人會注意到那些失敗的例子呢?或許隻有那些真正受到影響的人才會刻骨銘心。
但規劃本身并沒有錯,也确實需要規劃給我們帶來期盼,至少是有機會落地成功的,是以當一個闆塊連規劃都沒有的時候,慎入。
合慶,連同浦東新區一路發展以來,闆塊内除了建成的幾條高架路之外,并沒有看到有其他實際性的改變,未來城也沒有明确的規劃,真可謂一眼就望到了頭。
沒有新的規劃,沒有新的拍地,現有的配套又是如此,可不就是“世界盡頭”嗎?
以上為正文,來自黑帥,如果你覺得還不錯,歡迎評論點贊加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