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門的世界》。這是一個有關于背叛的故事。世界即是一個謊言,造物主讓我們苟活在他所編織的美好裡。
克裡斯托弗說:“I’m the creator.”他是楚門世界的造物主,而我們,卻是自己心中的那個造物主。我們臆想了許多美好,将自己所在那個虛假的世界裡不願跳出來,總也不敢去面對外面世界的謊言,可我們卻從來記不起美好本身就是虛假,它是比謊言更為無力的虛假,謊言或者才是最美好的真實。
《楚門的世界》則是一場自我的叛逃,是我們每個人都從不敢實施的一場叛逃。我們誰也喊不出:“我不要虛假的美好,我要真實的殘忍。”楚門做到了,他将生命和他要的真實,即那艘船,綁在一起,任大浪澎湃。
于是克裡斯托弗放棄了,所有人也都放棄了,楚門逃出了楚門的世界。
我一直想為什麼觀衆會願意追看一個人的生活長達三十年之久,看着楚門一個人活在欺騙裡而毫不知情卻心感快樂。也許正因他們找不到那個桃源,才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楚門身上,于是觀衆渴望謊言的力量成就了克裡斯托弗的偉作——桃源,而非這部劇本身。
可是結尾的時候,原本極其渴望這部片子繼續下來的觀衆們,在楚門走向出口的時候,卻都笑着,歡呼着,甚至比發現了楚門的蹤迹更為興奮,與本來應該沮喪的表情截然相反,我想隻因楚門逃出了那個他們逃不出的自我。
而我們每個人,也正如楚門一樣,被世界被放逐在一個桃源,謊言很殘忍,可是真實更殘忍,每個人都希冀着:“騙我吧,騙過我這一生,我就是幸福的。”是以我們甯願任自己溺死在這個虛假的世界,也不願意去面對真實,因為現實正在将我們所有的棱角、所有的鋒芒都慢慢磨平磨光,那是一種徹骨的痛,是以我們怯懦,甯願縮起來給自己一個桃源。就像克裡斯托弗說的:“假如他稍有野心,假如他下定決心要查出真相,我們無法阻止他。”這個世界卻是我們自己給的心的禁锢,可是楚門渴望真實的力量沖破了造物主的牢籠,這又給了我們一個反抗謊言的勇氣,是以又是人們内心對于沖破謊言的渴望成就了楚門的叛逃。
也許唯有謊言才是最真實的存在,即使它帶着滿滿的痛楚。
像《悟空傳》裡那隻大鬧天宮的猴子,渴望沖破造物給予的枷鎖,當楚門發現了造物主的虛僞,他也在一次又一次違背這個世界的法則,他像個瘋子一樣将車四處亂開,親自一點點撕破這個世界的所有僞裝,他竟然還能笑,笑得我的心一點點地痛。我不知道這樣一個渴望真相的人是不是也會像那隻猴子一樣妥協。
但是還好,還好他站在美麗的藍天白雲之下,背對着黑色的Exit,笑着對克裡斯托弗說:“假如再也碰不到你,祝你早安、午安、晚安……”

于是,在孫悟空終于合上雙手立地成佛的那一刻,楚門逃出了楚門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