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山福水出福菇,全國每3朵秀珍菇中就有2朵來自羅源。羅源秀珍菇具有朵細質白、肉嫩味美、口感香醇的特點,有很高的營養價值,無化肥、農藥等污染,是真正的健康食品。

羅源縣位于福建東南沿海,當地食用菌生産曆史悠久,明嘉靖時期編纂的《羅川志》中就有香菇、木耳的記載。食用菌是羅源縣發展農村經濟的五大支柱産業之一,也是農民增加收入的重要途徑。
1從“緻富菇”到“智慧菇”
起步鎮,羅源主要的秀珍菇生産地。
入夏,蟬聲四起。走進起步鎮下長治村,平直的街道、蔥郁的綠樹映入眼簾,不遠處的一排排菇棚清晰可見。幾年前,當地菇農們還是粗放式種植,靠天吃飯,發展動力不足。如今的起步鎮,食用菌強鎮名聲在外,打響了品牌,美麗鄉村建設如火如荼。
一朵小小的秀珍菇,叩開了當地的緻富門。
眼下,起步鎮已形成以長治片為核心,涵蓋起步、沈厝、黨林、上長治、下長治、洋北、護國等村的食用菌種植片區,并且引進了1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1家省級龍頭企業、4家市級龍頭企業,打造出農産品線上線下交易平台、體驗中心等,在新品種引進、種植規模擴大、技術更新、三産融合等方面實作産業提升。
長期以來,當地菇農基本上是在加蓋茅草的竹木大棚裡栽培秀珍菇。這樣材質的菇棚極易受到損壞,一旦天氣轉變,産量就受影響;抗災及抗風險能力不足,菇的品質不穩定,無法提升産業層次。
為解決菇農們的心頭大事,羅源縣各部門關聯,不僅補上短闆,完善洪堤、橋梁等基礎設施,更為大棚、冷藏庫、食用菌精深加工等項目申報了6項省級專項補助,改造菇棚等種植設施。标準化鋼架大棚好比一個現代化工廠,大棚内壁采用保溫材料,配有微噴、遮陽系統。在這樣的大棚裡,菌菇棒可以進行機械化高溫滅菌、降溫、再接種等,直至菌種生長。通過控制溫度、滅菌等程式,菌菇可以全年規模生産。
穩住了産量,如何提升品質?2020年10月,福建省秀珍菇産業研究院在羅源食用菌研發中心揭牌成立,助推羅源食用菌産業奔向“星辰大海”。
該研究院是以地方政府為主體,與福建省農業科學院共建“政科企合作”的首家産業研究院,是助推羅源縣秀珍菇産業轉型更新的一個全新的平台。研究院将立足食用菌全産業鍊發展,堅持以項目合作為抓手,開展優良品種篩選、設施栽培以及三産融合等産業關鍵技術聯合攻關,建立健全科技成果、知識産權歸屬和利益分享機制,促進“産學研”緊密結合,助力羅源縣秀珍菇産業轉型更新。
2021年4月,羅源縣第一批以液體菌種接種養菌并工廠化生産的秀珍菇出菇,這标志着影響秀珍菇産業發展的重大瓶頸得到突破。
以往,種植秀珍菇采用固體菌種,每年3月開始種菌,6月到9月出菌,每年隻能生産一季。受到固體菌種、人工、空氣的影響,秀珍菇容易感染雜菌,進而影響出菌率。而采用液體菌種以後,養菌房和出菇房都依靠智能控溫,實作自動化生産,大大縮短了出菇的時間,而且每年可以輪作12次,采摘24次。
2從“小蘑菇”到“大産業”
廣闊的市場、強有力的科技服務和政策扶持力度,成為羅源縣食用菌産業快速發展的“加速器”。
政府投入有力度。2020年,羅源縣出台羅源縣2020年都市現代農業發展政策,每年安排專項資金1500萬元,其中有700多萬元用于推動食用菌産業發展。在上級有關部門的支援下,先後啟動實施起步鎮國家級食用菌産業強鎮示範建設項目、羅源秀珍菇地理标志保護工程項目、2020年優勢特色主導産業專項資金項目、2020年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特色農業專項資金項目等建設,促進食用菌産業上、中、下遊環節銜接配合,延伸産業鍊條,推動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
品牌建立有亮度。“羅源秀珍菇”是國家地理标志登記保護農産品,全年産量超過7.33萬噸,占全國總産量的60%,産值約4.3億元。羅源縣鼓勵當地的農民合作社使用有機食品标志,鼓勵企業打出食用菌品牌,拓展國内外市場。其中,益升食品公司的“菇品世家”品牌是福建省著名商标。自2011年來,“菇品世家”杯菌菇烹饪盛典已連續舉辦十屆,成為福建省食用菌行業最具品牌性活動之一。
推行标準化生産。羅源縣依托食用菌“五新”內建推廣示範縣建設,建立秀珍菇生産标準化示範基地,在起步鎮建立秀珍菇标準園,提高秀珍菇标準應用效果。同時,支援羅源縣食用菌協會使用《秀珍菇設施化生産技術規範》,鼓勵羅源縣岐峰山水生态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涵蓋其生産、加工等全過程的農産品可追溯體系建設,有效推進食用菌産品品質的提升。
3從“吃蘑菇”到“遊菇姑”
青山環繞,綠水相伴。乘坐小火車悠閑環遊農場,與小夥伴來一場刺激的卡丁車比賽,在菇棚改造的餐廳裡飽餐一頓……這裡是羅源的新晉“網紅打卡點”——菇姑農場。
2021年1月,起步鎮舉辦羅源縣首屆秀珍菇文化節暨菇姑農場開園活動。菇姑農場是羅源在食用菌産業三産融合方面取得的突破性進展,成為鄉村振興的新樣闆。
該項目以長治片區(上長治村和下長治村)為主陣地,做好食用菌文章。依托現代菇棚,建設生産區、加工區、體驗區、品鑒區、生态循環區、觀賞區6大子產品14個子項目,推出全菇宴、菇棚咖啡屋等網紅項目,打造成集食用菌觀賞、教育、采摘、體驗、品鑒、銷售為一體的菌菇全産業鍊生态循環體驗農場。同時還引入“鄉村合夥人”概念,采用“村集體+企業+農戶”模式,與營運團隊成立公司,營運收益村集體占20%,每年村财保底收入15萬元,用于鄉村建設。
從“單打獨鬥”的小農戶種植,到“抱團發展”的全産業鍊延伸,羅源秀珍菇走出了惠民緻富的振興路。
作者:石玲
END
優質農産品雜志:《優質農産品》雜志官方賬号,聚焦品牌農業建設和優質農産品開發
歡迎關注
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