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晚報網10月13日(通訊員王東金胡桂珠路偉記者王國專欄)日,陸續滿載蘑菇栽培原料的大貨車,有序進入靖江農業工業園區秀珍蘑菇種植基地。蘑菇種植基地負責人李俊邊忙着指導卸料的原料側引進,原料剛從安徽等地運來,就有8000噸木屑和1200噸棉籽、麸皮、豆粕、生石灰等。

"這一切都是為了準備明年的種植。今年,秀珍蘑菇品種試驗非常成功,産值約500萬元。"靖江市尹渚鎮裡珠村黨委總書記冷洪明介紹,2014年,他和村裡一批黨員幹部率先承包土地,并向全國農業先進示範點學習,引進項目和有能力的人,李軍是村裡引進的有能力的人之一。村裡與李俊共投資1600萬元,興建秀珍蘑菇種植棚,安裝各種配套設施。
"近年來,來自台灣的蘑菇品種,秀鎮蘑菇,由于當地種植量很小,再加上獨特的味道,味道鮮美,營養價值,市場前景都很好,是以有了種植的想法。李俊說,但秀珍蘑菇的栽培難度很大,長期需要降溫處理才能保證香菇的味道,是以小規模種植作為一個家庭很難成功,必須建立一個大規模的種植基地,配套相應的裝置,才能成功引進種子。
種植秀珍蘑菇并非易事,每道工序都需要嚴格把控,以保證秀珍香菇成品率。為此,李駿投資5億多元,建成了2000多平方米的細菌包裝生産工廠中的房間。"新鮮制作的細菌袋是黑色的,白色菌絲體生長超過100天,将覆寫整個細菌袋。在這一點上,我們可以把它搬到一個棚子裡,一個400平方米的棚子,通常可容納25,000個袋子。李俊說,因為菌包是自培養的,是以收率很高,高達98%以上。這為基地節省了大量成本。
在試驗的第一年,秀珍蘑菇收獲豐收。采摘蘑菇隻能手動完成,這意味着需要更多的勞動力。"今年的收獲從5月15日開始,一直持續到10月20日左右。每天基地都會邀請60多名采摘者,每天24小時不間斷地收獲。李俊介紹說,采摘季節過後,這些勞工不會閑着,他們會投入到來年,展示香菇種植的準備工作。作為"我為群衆做實事"項目,秀鎮蘑菇種植業,每年為村民增加3萬多元的收入。
小展示稀有蘑菇,種下大名人堂。今年的采摘季節,許多來自上海、無錫、常州、義烏等地的貿易商主動上門,最大單日出貨量超過2萬英鎊。在談到未來規劃時,李俊透露,二期秀鎮蘑菇種植基地正在籌備中,預計明年投入種植,二期種植面積将是目前的三倍,屆時将有200多人解決就業問題。
校對李海輝
來源:紫牛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