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看一棟高樓大廈,拔地而起,最重要的是什麼?
打好地基。
《易經》大畜卦,有相似的規律:
一個人在亨通之前,往往要經曆“止”,利用這個機會,偃武修文,打好基礎,壯大實力,才能穩穩崛起。

<h1 class="pgc-h-arrow-right">1、止,不是停滞,而是緩慢積累。</h1>
《易經》大畜卦,乾下艮上。天在下,山在上,天藏在山中,是畜止的卦象。
這個止,不是停滞不前,而是止而聚,緩慢積累。
《易經》大畜卦說:“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對人而言,畜止,包括才幹、學問、道德、品行的畜聚。
一個人要得到大亨通,往往要集天時、地利、人和于一身,這樣的時機,不會經常有,需要耐心等待,更需要自我完善。
有的人,做事很能幹,學問卻不足,導緻自己的見識有限,擔不起大任;
有的人,學問很淵博,但執行力弱,說得多,做得少,是誇誇其談的人;
有的人,見多識廣,執行力強,品德卻不過關,關鍵時候,也會誤大事。
唯有才幹、學問、和德行,同時具備的人,才能得到大亨通。在畜止期,就是給大家潛心積累和自我提升的機會。
<h1 class="pgc-h-arrow-right">2、偃武修文,以德服人,以退為進。</h1>
《易經》大畜卦說:“良馬逐,利艱貞,曰閑輿衛,利有莜往。”
古人要打仗,發動武力,就需要征集大量的良馬和車輿。
在大畜卦裡,解散良馬和車,是指不用武力解決問題,要偃武修文,以德服人,走振興文教和發展經濟的路線。
偃武修文,出自《尚書》:“王來自商;至于豐;乃偃武修文;歸馬于華山之陽;放牛于桃林之野。”
用武力解決問題,隻能讓人臣服一時,不是長遠之道。
一個人要把重心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放在别人身上,時時刻刻想着,要征服别人,打敗别人。
學問要深,見識要廣,肚量要大,能力要強,唯有多元度同時完善,共同積蓄和修養,才能做到偃武修文。
這個“畜止”的過程,是非常緩慢的,好像停止一樣,其實沒有。隻是在醞釀和更新,等待量變到質變的突破。
長遠來看,這是一種“以退為進”的前進方式,貌似往後退了幾步,其實是為下一次更高的沖刺,而積蓄更大的力量。
<h1 class="pgc-h-arrow-right">3、積蓄到飽和的極點,自然突破,穩穩崛起。</h1>
《易經》大畜卦說:“上九,何天之衢,亨。”
衢,是四通八達之路;天衢,比喻通達無礙。
上九,是畜止的最後階段,已積累了很長時間,達到飽和的極點,就會觸及突破的關口。
當一個人能耐得住寂寞,忍得住低谷,利用“畜止”的時機,偃武修文,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實力。當積蓄上升到極點,突破“止”的限制,到達四通八達、毫無阻礙的亨通大道。“何天之衢,道大行也。”
以上就是《易經》大畜卦的規律:
任何一個人,做任何一件事,在得到大亨通之前,都要經曆一段看似“止”的積蓄期。
隻要耐心等待,利用這個緩慢的時期,全面提升自己的綜合實力,當實力飽和突破極點時,自然會穩穩崛起,亨通無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