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朋友要去四川,王勃寫下一首詩,中間兩句抄襲曹植,成朋友圈金句

作者:古典文學與詩詞

在金庸小說《神雕俠侶》中,小龍女跌落絕情谷,給楊過留下十六年相見的約定。

一别十六年,楊過黯然神傷。

在極度情傷下,他創造了一套獨特的掌法:黯然銷魂掌。

此掌威力無窮,堪與郭靖的“降龍十八掌”相匹敵。

江淹說:黯然銷魂者,唯别而已。離别,是這世間最悲傷的事情了。

可是,在唐代,有一位天才詩人,友人離别,他寫下一曠世之作,一掃離别的凄楚,豁達而豪邁,中間兩句成朋友圈離别金句。

朋友要去四川,王勃寫下一首詩,中間兩句抄襲曹植,成朋友圈金句

這首詩,就是唐代詩人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别意,同是宦遊人。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這首詩是王勃在長安送别友人時所作。

“少府”,是唐朝對縣尉的通稱。蜀州,現在四川的崇州市。

一位姓杜的朋友要去四川做縣尉,王勃不舍友人,于是寫下這首千古絕唱。

朋友要去四川,王勃寫下一首詩,中間兩句抄襲曹植,成朋友圈金句

這首送别的名作,一開頭就充滿了豪壯之氣。

且看送别的地點:城阙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三秦,是關中長安,是王勃所在的地方;五津,是指岷江的五個渡口,是友人要去的地方。

雄偉的長安由三秦拱衛,透過長安望向蜀地,隻見一片風煙,風煙阻隔了視線,點出了詩人翹首相望的心情。

起筆渾厚壯闊,氣象萬千。

第二聯有些傷感:與君離别意,同是宦遊人。

我和你有着同樣傷感的情緒,因為我們都是在他鄉為客。

這一句拉近了友人的距離:都是離鄉背景,都是恰逢離别,我們都一樣。

朋友要去四川,王勃寫下一首詩,中間兩句抄襲曹植,成朋友圈金句

你以為會一直悲傷下去嗎?不是的,王勃在第三聯豪壯起筆: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

隻要兩個人心意相通,即使遠在天邊,也像近鄰一般。

真正的朋友,不是每日厮守在一起,而是心靈的相通。我們互為知己,又怕什麼天涯海角呢?

離别在王勃筆下,變得雄壯而豪邁。

最後一聯,王勃殷勤叮囑: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可千萬别像小兒女那樣,在分别的歧路上哭哭啼啼。

這首詩曆來千古傳唱,就是因為王勃打破了曆來離别時悲傷、低沉、消極的情緒,使離别變得不再悲傷,不再可怕,而是變得豪壯。

朋友要去四川,王勃寫下一首詩,中間兩句抄襲曹植,成朋友圈金句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也成為離别的金句,口口相傳,直到今天,在網絡平台上不斷被提及。

有人說,“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抄襲了曹植的詩。

心悲動我神,棄置莫複陳。

丈夫志四海,萬裡猶比鄰。

恩愛苟不虧,在遠分日親。

何必同衾帱,然後展慇懃。

憂思成疾疢,無乃兒女仁。

倉卒骨肉情,能不懷苦辛?

——曹植《贈白馬王彪·并序》

确實,王勃化用了曹植的“丈夫志四海,萬裡猶比鄰”一句,但是,王勃化用之後,卻較曹植更加豪邁,更加潇灑,其傳播程度,也遠超前者。

這樣的“抄襲”可謂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朋友要去四川,王勃寫下一首詩,中間兩句抄襲曹植,成朋友圈金句

為什麼王勃能寫出這樣豪邁的詩。

因為少年的王勃遇到了少年的大唐,一切都是生機勃勃的。

他滿懷熱情,對未來充滿了希望,而且,他的才華,讓他受到矚目,讓人更加自信。

這不使得他不同于其他的詩人,在不得志時,詩越寫越悲傷,越寫越難過。

明代顧璘《批點唐音》:讀《送盧主簿》并《白下驿》及此詩,乃知初唐是以盛,晚唐是以衰。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是王勃的少年氣象,更是大唐紅日初生的希望氣象。

朋友要去四川,王勃寫下一首詩,中間兩句抄襲曹植,成朋友圈金句

人生,聚散離合終有時。

一場離别,有人悲傷,有人豪情萬丈,這是不同的生活态度。

我們要相信:春去春會來,花謝花還會再開,而不必多愁善感,傷春悲秋。

隻願你,在面對離别時,亦能如王勃一樣潇灑,吟出一句“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那麼,離别時,你一定會少了許多悲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