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西周·晉侯蘇鐘

悠悠鐘鳴,清越悠長

因疫情在家,無事看到電視上一閃而過的曲沃編鐘樂團,不禁想起2019年因項目在山西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館看到的分居兩地的國寶--晉侯蘇鐘。

西周·晉侯蘇鐘

上博館藏晉侯蘇編鐘(圖檔來自于網絡)

目前這套編鐘分居兩地,藏山西博物院2件,藏上海博物館14件。這套編鐘的故事從館方了解,非常的曲折離奇,僅真僞問題就鬧得文物界沸沸揚揚。

晉侯蘇編鐘全套共16件,因随葬于山西省曲沃縣曲村鎮北趙村晉侯8号墓西周晚期晉獻侯的墓中而得名,出土時間為1992年。晉侯蘇編鐘為青銅打擊樂器,其中14件編鐘,由上海博物館從香港購回收藏,另2件是在清理發掘晉侯墓地8号墓時出土。可分為兩組,每組8件,依次編排成兩列分音階、音律的編鐘。晉侯蘇編鐘的銘文共有355字,首尾相連錾刻在16件鐘上,而且這些文字可以連讀,記述了周厲王三十三年晉侯蘇參加的由天子親自指揮的一次大規模戰争。

戰争的地點在今天山東境内大野澤北的梁山一帶,征讨對象是夙夷部落,戰鬥共發生了三次,戰鬥曆時三個月,從正月上旬打到三月下旬。因晉侯蘇作戰十分勇敢,大獲全勝,在整場戰争中共斬首480級,抓獲114人,戰功卓著。戰争結束後,為了表彰晉侯蘇的戰功,周王在六月于宗周舉行隆重的授獎儀式,先後賞賜給晉侯蘇馬匹、弓箭和祭祀用的酒。而這套編鐘正是晉侯蘇為了銘記周王的獎賞而特意制作的。

1992年北趙村發掘現場的8号墓地,在6月份因為發掘工地民工需要回家收麥子,這期間停工,就在這時墓地被盜。但在清理被盜墓地時還殘剩有鼎、簋、壺、尊等,其中在青銅鼎上有銘文為“晉侯蘇”。而這片才停工不久就被猖狂盜掘的墓葬,其中大量文物被販子運往海外,其中14件編鐘就這樣被運到了香港。

1992年12月,時任上海博物館館長,著名青銅器專家馬承源先生出訪香港,一位朋友在陪同他遊覽香港古玩市場時說:你看中了什麼寶貝,我掏錢。在這裡馬老看中了這14件編鐘。馬老把看中編鐘的話剛講完,這位愛國老友大吃一驚,倒不是因為價錢的問題,蘇鐘當時僅标價十多萬港币,非常便宜。而是驚訝這位蜚聲海内外的青銅器專家竟然也會看走眼,因為香港有很多收藏家,大家一緻認為它們是仿品,是僞器。他好意地提醒馬老要仔細看看,馬老越仔細看,就越是堅定地要買這14件編鐘。就這樣編鐘從香港古玩市場購回,許多專家慕名前去觀看,也是以掀起了巨大的風波。大多數人認為馬老看走了眼。

質疑馬老的理由有三:一是鐘能見到銅的黃色,鏽蝕的程度不對;二是銘文是後刻,不是鑄的;三是銘文不能通讀。而馬老的解釋是:鐘最近才出土,甚至還能見到銅的黃色;銘文雖為後刻,但是當時的後刻;銘文并非一器一銘,若把它們連綴着讀,就通順了。馬老立馬寫信給現場考古挖掘的專家,詢問有沒有發現另外的晉侯蘇編鐘。并根據銘文推斷,應該還有刻有“萬年無疆,子子孫孫永保用”之類話語的一兩個鐘。可是現場回答說晉侯蘇墓已經挖掘完畢,并未見有編鐘。馬老再度寫信,要求在回填時仔細查找,奇迹出現了!回填土中兩個形體不大的鐘出現了!他們把此消息告訴馬老,并告知銘文,稍大的為“年無疆,子子孫孫”稍小的為“永保茲鐘”。至此,晉侯蘇編鐘遂成完璧。

西周·晉侯蘇鐘

銘文拓片(圖檔來自于網絡)

晉侯蘇鐘因盜掘而分隔兩地,因馬老最終得以珠聯,不幸中的萬幸。然而馬老2004年9月25日跳樓自殺。有說因上博簡的真僞問題,有說馬老因購買古董的經濟問題,上海文化界說馬老是悲憤自殺,官方說因病逝世,享年七十七歲。衆說紛纭,而真實的原因也随馬老的仙逝而飄散,不得而知。

唯留曾合體的鐘鳴于上博青銅器館回響,證明曾經圓滿的團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