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悠钟鸣,清越悠长
因疫情在家,无事看到电视上一闪而过的曲沃编钟乐团,不禁想起2019年因项目在山西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馆看到的分居两地的国宝--晋侯苏钟。

上博馆藏晋侯苏编钟(图片来自于网络)
目前这套编钟分居两地,藏山西博物院2件,藏上海博物馆14件。这套编钟的故事从馆方了解,非常的曲折离奇,仅真伪问题就闹得文物界沸沸扬扬。
晋侯苏编钟全套共16件,因随葬于山西省曲沃县曲村镇北赵村晋侯8号墓西周晚期晋献侯的墓中而得名,出土时间为1992年。晋侯苏编钟为青铜打击乐器,其中14件编钟,由上海博物馆从香港购回收藏,另2件是在清理发掘晋侯墓地8号墓时出土。可分为两组,每组8件,依次编排成两列分音阶、音律的编钟。晋侯苏编钟的铭文共有355字,首尾相连錾刻在16件钟上,而且这些文字可以连读,记述了周厉王三十三年晋侯苏参加的由天子亲自指挥的一次大规模战争。
战争的地点在今天山东境内大野泽北的梁山一带,征讨对象是夙夷部落,战斗共发生了三次,战斗历时三个月,从正月上旬打到三月下旬。因晋侯苏作战十分勇敢,大获全胜,在整场战争中共斩首480级,抓获114人,战功卓著。战争结束后,为了表彰晋侯苏的战功,周王在六月于宗周举行隆重的授奖仪式,先后赏赐给晋侯苏马匹、弓箭和祭祀用的酒。而这套编钟正是晋侯苏为了铭记周王的奖赏而特意制作的。
1992年北赵村发掘现场的8号墓地,在6月份因为发掘工地民工需要回家收麦子,这期间停工,就在这时墓地被盗。但在清理被盗墓地时还残剩有鼎、簋、壶、尊等,其中在青铜鼎上有铭文为“晋侯苏”。而这片才停工不久就被猖狂盗掘的墓葬,其中大量文物被贩子运往海外,其中14件编钟就这样被运到了香港。
1992年12月,时任上海博物馆馆长,著名青铜器专家马承源先生出访香港,一位朋友在陪同他游览香港古玩市场时说:你看中了什么宝贝,我掏钱。在这里马老看中了这14件编钟。马老把看中编钟的话刚讲完,这位爱国老友大吃一惊,倒不是因为价钱的问题,苏钟当时仅标价十多万港币,非常便宜。而是惊讶这位蜚声海内外的青铜器专家竟然也会看走眼,因为香港有很多收藏家,大家一致认为它们是仿品,是伪器。他好意地提醒马老要仔细看看,马老越仔细看,就越是坚定地要买这14件编钟。就这样编钟从香港古玩市场购回,许多专家慕名前去观看,也因此掀起了巨大的风波。大多数人认为马老看走了眼。
质疑马老的理由有三:一是钟能见到铜的黄色,锈蚀的程度不对;二是铭文是后刻,不是铸的;三是铭文不能通读。而马老的解释是:钟最近才出土,甚至还能见到铜的黄色;铭文虽为后刻,但是当时的后刻;铭文并非一器一铭,若把它们连缀着读,就通顺了。马老立马写信给现场考古挖掘的专家,询问有没有发现另外的晋侯苏编钟。并根据铭文推断,应该还有刻有“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保用”之类话语的一两个钟。可是现场回答说晋侯苏墓已经挖掘完毕,并未见有编钟。马老再度写信,要求在回填时仔细查找,奇迹出现了!回填土中两个形体不大的钟出现了!他们把此消息告诉马老,并告知铭文,稍大的为“年无疆,子子孙孙”稍小的为“永保兹钟”。至此,晋侯苏编钟遂成完璧。
铭文拓片(图片来自于网络)
晋侯苏钟因盗掘而分隔两地,因马老最终得以珠联,不幸中的万幸。然而马老2004年9月25日跳楼自杀。有说因上博简的真伪问题,有说马老因购买古董的经济问题,上海文化界说马老是悲愤自杀,官方说因病逝世,享年七十七岁。众说纷纭,而真实的原因也随马老的仙逝而飘散,不得而知。
唯留曾合体的钟鸣于上博青铜器馆回响,证明曾经圆满的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