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身為漢人,劉秉忠幫忽必烈滅宋建元受萬世罵名,究竟為了什麼?

作者:島主曆史觀

文/藍夢島主

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第一次見到“劉秉忠”這個名字是在讀《明史》之時。

身為漢人,劉秉忠幫忽必烈滅宋建元受萬世罵名,究竟為了什麼?

《明史·姚廣孝傳》記載,袁珙第一次見到道衍和尚時下了一句著名斷言:“是何異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殺,劉秉忠流也。”而姚廣孝聞言後的反應則是“大喜”。

這句斷言翻譯過來大緻意思就是:你(道衍)真是個奇特的和尚!眼睛呈三角形,好像病虎一般,必然生性殘暴嗜殺,是和劉秉忠一樣的人。

這則短短的記載中出現了三個重要曆史人物,其一是袁珙,元末明初著名相士;其二是道衍和尚,即後來幫助朱棣成功篡位的頭号軍師姚廣孝;其三就是劉秉忠,他雖然出現在《明史》中,卻并非明朝人,但從袁珙的用詞和語境中不難看出,劉秉忠絕非善類,而是一個惡人。

那麼,這個劉秉忠到底何許人也?為什麼袁珙說姚廣孝是“劉秉忠流也”,姚廣孝非但不生氣反而會“大喜”呢?

身為漢人,劉秉忠幫忽必烈滅宋建元受萬世罵名,究竟為了什麼?

劉秉忠,元朝初期人,祖籍瑞州,曾祖父時遷居邢州(今河北省邢台市)。劉秉忠出生于官宦世家,祖上世代都是遼國大族,從曾祖父之後又改仕金國,官至邢州節度使。

如此家庭,劉秉忠也不差,他自幼聰穎好學,十七歲就做了邢台節度使府令史。但是,劉秉忠卻非常看不上這個小小的書記官,認為自己是生不逢時,懷才不遇,于是棄官隐居武安山,拜天甯寺虛照禅師為師,正式出家為僧。

出家期間,劉秉忠更加熱衷于讀書,尤其是對《易經》和《經世書》兩本奇書研究頗深,如此一來,他不但對天下之事了如指掌,其神機妙算程度更是不輸前世諸葛亮和後世劉伯溫。

後來,元世祖忽必烈征召賢才,劉秉忠在海雲禅師的引薦下迅速成為忽必烈身邊的第一謀臣。此時,蒙古尚未入主中原,忽必烈也尚未即位。

身為漢人,劉秉忠幫忽必烈滅宋建元受萬世罵名,究竟為了什麼?

追随忽必烈後,作為漢人,劉秉忠卻幫助蒙古滅掉了南宋,制定了元朝的全套制度,又親手規劃了北京城(元大都),還取《易經》“大哉乾元”之意,将蒙古更名為“大元”,這就是元朝國号的來曆。

可以說,沒有劉秉忠就沒有元朝的近百年基業,是以,劉秉忠一直被譽為“元帝國總設計師”。

劉秉忠是個很複雜的人。身為漢人,他一方面熱愛并鑽研漢學,另一方面又幫助外族滅掉本邦,是以後世之名不佳。

劉秉忠又是個很簡單的人。他不貪财不好色,一心隻想做出一番驚天偉業,最終,他成功了。

身為漢人,劉秉忠幫忽必烈滅宋建元受萬世罵名,究竟為了什麼?

劉秉忠功勳卓著,位極人臣,深受忽必烈的信任和重用。前文提及,劉秉忠追随忽必烈時已經出家為僧,他雖有大才,卻不追名逐利,對于官爵俸祿毫不在意,在後來很長一段時間裡他一直都是以僧人扮相侍立在忽必烈身邊。後來,是忽必烈覺得不妥,才做主讓劉秉忠還俗,不僅賜他良田美宅,還将翰林侍讀學士窦默之女許配給他為妻。另外,忽必烈還拜劉秉忠為光祿大夫,位至太保,上司中書省政事。

劉秉忠在元帝國混得如魚得水,位極人臣,但奇怪的是,他竟然在59歲時無病而逝,忽必烈聞訊悲痛欲絕,對群臣哭嚎道:“秉忠為朕盡忠三十餘年,小心謹慎,不避艱險,言無隐情,其學問之深,惟朕知之。”

劉秉忠死後,忽必烈追贈其為太傅、趙國公,谥号“文貞”,後世又追贈其為太師、常山王,谥号“文正”。對文史有所了解的讀者都知道,這個“文正”乃是古代文臣的最高谥号,曆史上隻有範仲淹、曾國藩等極少數功勳卓著的能臣能獲此殊榮。而且,縱觀整個元朝,漢人中能夠位封三公的,自始至終也隻有劉秉忠一人,可見其功績之豐。

毫無疑問,劉秉忠是蒙元的功臣和英雄,但同時,他也是漢人的仇敵和叛徒。不但袁珙認為他是殺人狂魔,後世之人也大多把劉秉忠當成民族敗類。正是由于這種心理,是以劉秉忠雖然功績不輸蕭何張良,才學不輸諸葛亮劉伯溫,但他的曆史知名度卻不高,曆史名聲更是差到了極點。

身為漢人,劉秉忠幫忽必烈滅宋建元受萬世罵名,究竟為了什麼?

其實,不僅僅是劉秉忠本人,他的祖上也世世代代效力于外族王朝。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巨大而深遠的,對他來說,不管是遼國還是金國,亦或是蒙元,隻要信任他重用他就是他的主子。他雖然是漢人,也認同漢文化,但在他心中卻毫無民族觀念。

著名相士袁珙也确實是個奇人,他說姚廣孝是和劉秉忠一樣的人,這一點絲毫不錯。姚廣孝與劉秉忠最大的共同點不是都生性殘暴嗜殺,而是他們都不管天道,隻要成功。

姚廣孝和劉秉忠都是和尚,卻都完全沒有佛門的仁善,他們渴望成功,并願意為了成功不擇手段,但奇怪的是,他們成功後卻并不貪圖富貴美色,仍過着艱苦樸素的生活。他們要的不是功名利祿,甚至不是後世之名,他們隻是想要證明自己。

這樣的人,讓人敬,讓人怕,更讓人不寒而栗。他們是能人,卻不是好人,他們是曆史中的特殊存在。

參考資料:《明史》、《元史》

文中圖檔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