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才女蘇雪林:36年婚姻不同寝,不育子,大半輩子糾纏魯迅不放曾經的粉絲态度的轉變【結語】

導語:才女蘇雪林:36年婚姻不同寝,不育子,大半輩子和魯迅糾纏不清

1936年10月19日,空氣中似乎都彌漫着悲傷的氣氛,魯迅先生的逝世,讓當時的文壇一片沉寂,雖然魯迅先生的遺言中已經說過,不要舉行什麼大規模的葬禮,但是同時期的文人仍然放心不下,為魯迅舉辦了極為隆重的國民葬,很多重量級的人物出席。

才女蘇雪林:36年婚姻不同寝,不育子,大半輩子糾纏魯迅不放曾經的粉絲态度的轉變【結語】

在那段時間中,大家還沉浸在悲傷的情緒中時,突然出現了一個叫做蘇雪林的女子,開始批判魯迅的文章,嘲諷大家在為一個死人悲痛。

她還給魯迅的好友們分别寫信,在信中對魯迅進行了近乎瘋狂的謾罵,将魯迅評價成一個“一個刻毒殘酷的刀筆吏,陰險無比,人格卑污又無恥的小人”等等。

才女蘇雪林:36年婚姻不同寝,不育子,大半輩子糾纏魯迅不放曾經的粉絲态度的轉變【結語】

這樣的行為無疑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感,為何她的這些話不在魯迅先生生前去說,這時候跳出來是有何意?這樣的做法,讓和魯迅十分不對頭的胡适都看不下去,回信批評蘇雪林。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2">曾經的粉絲</h1>

但是沒有想到,這個人不僅沒有收斂,反而還一直對魯迅“念念不忘”,然而更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她曾經還是魯迅的“粉絲”,對魯迅的作品很是喜歡。

蘇雪林是一個才女,十分聰慧,性格有點野,雖然小時候家裡不支援她去學習,但是仍然沒有攔住她,後來更是去法國留學,回國會成為大學老師。她的事業很成功,但是她的婚姻并不是很成功,她屬于包辦婚姻,對自己的丈夫沒有感覺,是以一直保持着夫妻之名,卻沒有夫妻之實,這樣的情況持續到他們離世。

才女蘇雪林:36年婚姻不同寝,不育子,大半輩子糾纏魯迅不放曾經的粉絲态度的轉變【結語】

蘇雪林認為“我有文學,何必婚姻”,文學在她的心裡占比很重,這可能就是她曾經那麼癡迷魯迅先生的原因吧。

1928年,她出版了散文集《綠天》,記錄了自己的婚後生活,還用學生的身份将此書送給魯迅,後來還稱呼魯迅先生為“中國最成功的鄉土文學家”,再後來對魯迅先生的《呐喊》和《彷徨》進行了高度贊揚,認為這些書會永存不朽。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0">态度的轉變</h1>

但是為何蘇雪林會突然轉變了自己的态度呢,而且這樣的情況持續到她離世……

才女蘇雪林:36年婚姻不同寝,不育子,大半輩子糾纏魯迅不放曾經的粉絲态度的轉變【結語】

曾經的贊揚全然不見,對魯迅的評價在她嘴裡面就沒有好過,說魯迅“套襲”“财迷”“兇惡狠毒”等等,魯迅先生要是在世肯定很納悶,自己和這個人見的面一隻手都能數清,何至如此……

造成這樣的原因得從一場宴會上說起,曾經上海北新書局的老闆曾經邀請作者前來聚會,蘇雪林看到了很多大師,她積極地過去和這些人打招呼,别人都很友好,就是到了魯迅面前,她受到了冷落,魯迅沒有起身,也沒有笑容,隻是點頭示意一下,這讓自尊心極強的蘇雪林感覺自己被差別對待。

從那以後,蘇雪林對魯迅的印象就變壞了,認為魯迅過于高傲。

才女蘇雪林:36年婚姻不同寝,不育子,大半輩子糾纏魯迅不放曾經的粉絲态度的轉變【結語】

還有一次是發生在北平女師大,學生和校長楊蔭榆産生分歧,沖突愈演愈烈,魯迅支援學生,而蘇雪林是校長的擁護者,她表示從那個時候起,對魯迅就産生了厭惡,可是在之後的時間中,她還多次稱贊魯迅,可是等魯迅死後,她就馬上跳出來诋毀,這是一個什麼樣的道理。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8">【結語】</h1>

才女蘇雪林:36年婚姻不同寝,不育子,大半輩子糾纏魯迅不放曾經的粉絲态度的轉變【結語】

蘇雪林反魯,搭上了自己的大半輩子,别人說她愛而不得,因愛癡狂,但是何止如此,與其說她是對魯迅有特殊感情,不如說她是愛惜自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