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高師讀史|畫聖吳道子的奇聞趣事,甚至曾間接“殺人”?「68」

作者:高師
高師讀史|畫聖吳道子的奇聞趣事,甚至曾間接“殺人”?「68」

電影《畫聖》劇照 午馬先生扮演老年的吳道子 2012年

《唐語林》記載過這樣一件趣事:吳道子去拜訪一個和尚,和尚對他有些怠慢,吳道子就在僧房的牆壁上畫了一頭驢子。後來,這頭驢子活了,把僧房裡的東西踢得亂七八糟,和尚馬上告饒謝罪,吳道子才把畫塗掉了。當然不會是真有其事,這個神奇的傳說,足以顯現民間人士對吳道子頂禮膜拜的程度。

作為唐代第一大畫家,吳道子(約680~759年)在中國繪畫史上最大的貢獻,是創造了寫意的“疏體”山水,改變了山水隻作人物畫背景的附庸地位,使山水成為獨立的畫種。中國山水畫的祖師,非他莫屬。吳道子有“吳帶當風”之美稱,這種畫風甚至影響到後來的西方畫家。

高師讀史|畫聖吳道子的奇聞趣事,甚至曾間接“殺人”?「68」

唐 吳道子 八十七神仙卷 292×30cm絹本白描

《八十七神仙卷》極有可能是吳道子現世僅存的真迹,此畫代表了中國古代白描繪畫的最高水準,被曆代畫家奉為指針。徐悲鴻更是将此畫視為生命,将刻有“悲鴻生命”四字的印章蓋在畫上,并說這幅畫“足可颉颃歐洲最高貴名作”。

高師讀史|畫聖吳道子的奇聞趣事,甚至曾間接“殺人”?「68」

大文學家蘇轼曾對唐代的詩、文、書、畫的佼佼者作了一個總結,認為寫詩杜甫第一,作文韓愈第一,書法顔真卿第一,繪畫則是吳道子第一。這幾個人當中,吳道子屬于“半路出家”型,據唐代張彥遠《曆代名畫記》記載,吳道子開始是學書法的,曾經拜張旭、賀知章為老師,因學書不成,才轉而學畫。而關于吳道子的生年,史上找不到明确記載,大概是因為他未參加科舉考試,與其最初的“民間畫師”身份有關。

吳道子是一個孤兒,沒有顯赫的家庭背景,就是他的出生,據說也相當潦草,他的母親走在路上,突然發作,腹痛難忍,慌慌張張地生了他,是以給他取名“吳道子”。吳道子确實是個繪畫天才,《太平廣記》及民間關于他的傳說很多。

吳道子在寺院畫了一幅《地獄圖》,所描畫的地獄陰慘恐怖。惡人死後,得到惡報,在陰司受到各種極刑,或沸水煎煮,或挖眼鋸殺,或鐵床灼身。畫中還有一名屠戶,在閻王面前受審時,在他眼前放置一面“前相”鏡,鏡中出現的是屠戶以前宰牛的情景。京都裡的人都來觀看,之後深受震撼,害怕自己死後堕入地獄受到懲罰,紛紛開始修德行善,連集市上的屠夫商販也不敢再賣魚肉了,因為怕殺生而獲罪,而改行做别的生意。吳道子的畫使當時的社會風氣有了明顯的好轉。

還有一座叫“卧虎橋”的石橋,因為吳道子曾在橋上畫過一隻老虎得名。傳說吳道子随手在橋上畫了一隻老虎,結果,很長時間也無人敢從橋上經過,連膽大的差人也不例外。直到後來吳道子将畫擦掉,人們才敢從橋上過了。唐代文學家段成式在《京洛寺塔記》中記載,吳道子所畫的執爐天女“竊眸欲語”,而他畫的千福寺菩薩像“現吳生貌”,而且“轉目視人”,連菩薩身上都有他的影子了,這吳道子還真有點自戀。

唐文宗時稱李白的詩、張旭的草書、裴旻的劍為“三絕”,這三人分别稱為“詩仙”、“草聖”、“劍聖”。開元年間,裴旻的母親去世了,他想重金聘請吳道子到洛陽天宮寺作壁畫,以超度母親亡魂。吳道子不收他的錢,對他說:“好久沒作畫了,如果您一定要我畫的話,就請為我舞一次劍,以啟發我的畫思,靈感來了,我馬上就可揮就!”裴旻一聽,馬上脫去孝服,拔劍起舞,他“走馬如飛,左旋右轉”,到最後,玩了一個絕活,突然擲劍入雲,那劍如一道電光從數十丈高空射下,裴旻從容不迫以劍鞘接劍,劍分毫不差插入劍鞘。吳道子看罷,激動不已,在壁上揮毫潑墨,有如神助,畫成一幅傑作,他自謂平生繪事,“得意無出于此”。

高師讀史|畫聖吳道子的奇聞趣事,甚至曾間接“殺人”?「68」

唐 吳道子 送子天王圖 紙本 縱35.5cm橫338.1cm 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

高師讀史|畫聖吳道子的奇聞趣事,甚至曾間接“殺人”?「68」

吳道子畫技的神奇,傳到了唐玄宗的耳朵裡。唐玄宗召吳道子進宮,聘為宮廷畫家,授以“内教博士”,并給吳道子改了個名字,叫“吳道玄”,就這樣,皇帝“獨占”了吳道子。作為皇家的禦用畫師,他被唐玄宗下令“封禁”,沒有唐玄宗的訓示,他不能作畫,唐玄宗成了他的經紀人。唐玄宗出去遊山玩水,也把吳道子帶上,吳道子的工作是畫下沿途的山川樓閣。當時,長安的寺院壁畫多為他所畫。今天,鐘馗打鬼的故事人盡皆知,鐘馗豹頭環眼、鐵面虬鬓的形象人們再熟悉不過了,鐘馗最初的模樣,就來自于唐玄宗與吳道子的共同虛構。

有一次,唐玄宗從骊山回宮,身患瘧疾,禦醫治了一個多月,也不見好轉。他吃不好,睡不好,有一天晚上,他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小一大兩個鬼進了寝宮。小鬼身着紅衣,一足穿鞋,一足不穿,偷了楊貴妃的紫香囊和玉笛,滿屋子亂竄。大鬼相貌奇異,身穿藍袍,頭戴紗帽,袒露一臂,足蹬朝靴,手執寶劍,将小鬼捉住。挖了小鬼的眼珠,一口吞下,又将小鬼的身體撕開吃了。

玄宗大驚,問大鬼:“你是何人。”大鬼說:“我就是多次考不中的鐘馗,因貌異不被錄取,觸階而死,感謝皇上用藍袍為我殓葬,現雖在九泉之下,仍發誓要為皇上除盡天下妖孽!”說完,化紅光遁去。玄宗醒後,驚出一身虛汗,頓覺神清氣爽,病也好了。玄宗找來吳道子,把夢告訴他,要他把鐘馗畫出來,吳道子按玄宗所述,畫了一幅《鐘馗像》,畫中人雖面目醜陋,但正氣凜然,極具威懾之态,玄宗大為歎服:“怎麼畫得這樣像?難道你和我都夢到了此鬼不成?”不由龍顔大悅,給了吳道子一大筆錢,指令畫工以《鐘馗像》為模闆,大量刻制,傳告天下。此後,一到歲末,家家都在門上張貼此畫,驅鬼避邪。

高師讀史|畫聖吳道子的奇聞趣事,甚至曾間接“殺人”?「68」

段成式在他的《京洛寺塔記》記載了吳道子的一次間接“殺人”事件。吳道子有個學生叫盧楞伽,畫風細緻,“咫尺間山水寥廓,形象精備”,也是當時有名的畫家,他的畫與顔真卿的書法被稱為“雙絕”。吳道子的畫幾乎無真迹流傳後世,盧楞伽卻有一幅《六尊者像冊》,藏在現在的故宮博物院。

據段成式的記載,盧椤伽常常學吳道子的樣子畫畫,吳道子也不保守,“授以手訣”,手把手地教他,盧椤枷在寺廟的三門上畫神像,畫了一半,還未完工的時候,吳道子就大為贊賞,對人說盧楞伽雖然畫得好,可惜“不得心訣”,用思太苦,恐怕堅持不了多久。果然,盧楞枷将神像一畫完,就死了。這段文字,有點像武俠小說的寫法。在武俠小說中,小說作者對那些竊取武功秘籍卻人品低劣的家夥,總會安排一個走火入魔的可悲下場。畫家盧楞伽“不得心訣”,就頗有點走火入魔的味道,既然吳道子知道他這樣殚精竭慮畫下去,命不長久,為何不授他正确的“心訣”呢?

而宋代的《宣和畫譜》所記載的故事和上述稍有不同。說盧楞伽看到吳道子在長安總持寺三門上畫了一幅神像,觀者如潮。他既佩服又羨慕,仔細揣摩了老師的作品之後,在莊嚴寺的三門上畫了一幅神像,吳道子看後,非常驚奇:“我這個弟子的筆力,平時并不如我,現在畫得居然跟我一模一樣,看來他為了畫這幅畫,把精神魂魄全都耗盡了!”果然,過了一個月,盧楞伽病死了。盧楞枷為藝術獻身,他的死,當然不需要吳道子負責,但如果真有所謂“心訣”未傳,吳道子可不可以算得上是間接的“兇手”呢?再說吳道子說那番話,也有點自我标榜技高一籌的意思:你盧楞伽畫畫靠的是死拼力氣的勤奮,我吳道子畫畫可不像你那樣苦,因為我的天份比你高多了。

高師讀史|畫聖吳道子的奇聞趣事,甚至曾間接“殺人”?「68」

段成式的《酉陽雜俎》還透露,吳道子其實做過一次真正的“兇手”,他是真的殺過人的,被殺者就是當時的畫壇新秀皇甫轸。

在長安平康坊,有座菩薩寺,寺内新起了一座大殿,東壁和南壁都空着,甯王(唐玄宗的哥哥)讓吳道子畫東壁,讓皇甫轸畫南壁。這不是明擺着讓兩人互掐,唱對台戲嗎?吳道子是畫界的元老,業務繁忙,正在其他寺廟裡畫壁畫。但皇甫轸是新人,很敬業,早就開始畫了,适逢玄宗來視察,看到吳道子沒來,很不高興,臨走扔下一句話:限定三日,完成畫稿,否則……吳道子急忙趕到菩薩寺,經過南壁時,他故作漫不經心看了一眼皇甫轸的畫,這一看,不由大吃一驚,皇甫轸畫的大雕活靈活現,幾乎要從壁上飛落下來。作為行家裡手的吳道子看出了門道,也看出了對手的強大,他覺得皇甫轸的繪畫潛能非同一般,他日一旦完全開發,畫技一定會超過自己。

吳道子再也無法安下心來了,他睡不着覺了,腦子時盡是皇甫轸的那張臉,還有他的畫。他決定先下手為強,花錢雇人将皇甫轸殺掉。于是,某一天,皇甫轸被不明人士刺殺于夜宴之上。吳道子到底有沒有買兇殺人,已經不可考。隻是懷疑,吳道子作為當時畫壇的泰鬥,做這種見不得人的勾當,有必要嗎?

上個世紀80年代,有人以此為素材創作了一出戲,叫《丹青魂》,戲劇裡的吳道子面對皇甫轸時,感情複雜,他畏才、忌才,但又愛才,于是,他的内心上演了一番激烈的善與惡的搏殺,後來他戰勝了自身的狹隘,最終未殺皇甫轸。

這個編劇很有水準,編劇的推測,也許更符合事實真相。因為吳道子的弟子很多,他在推許扶持後進之輩之上,常常不遺餘力,将自己的技法毫無保留地傳給别人。他對弟子誨人不倦,言傳身教,從最基本的教起,先讓他們背口訣、研色,然後讓他們填色、臨摹畫稿,最後引領他們單獨作畫。他培養出了一大批優秀的畫家,如盧楞伽、李生、張藏、韓虬、朱繇、翟琰等,其中朱繇算得上得意門生,史載朱繇跟吳道子學畫,盡得其筆意。

吳道子的繪畫藝術對唐代繪畫有着深刻影響,成為中國美術史上具有開創精神的著名畫家,被曆代畫工尊為“師祖”、“畫聖”。

文字、圖檔來自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