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兩彈一星元勳賦|王淦昌賦

作者:中國科訊

編者按:

今年是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在國慶之際,中國科訊特邀辭賦家,推出《兩彈一星元勳賦》系列,通過“賦”這一中華古典文學體裁彰顯科學精神、弘揚愛國之情。以銘記這些為國無私奉獻的國家脊梁,追憶那段令人熱血沸騰的峥嵘歲月。

1999年9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對當年研制“兩彈一星”貢獻突出的23位科學家予以表彰,并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他們是:

于敏、王大珩、王希季、

朱光亞、孫家棟、任新民、

吳自良、陳芳允、陳能寬、

楊嘉墀、周光召、錢學森、

屠守锷、黃緯祿、程開甲、

彭桓武、王淦昌、鄧稼先、

趙九章、姚桐斌、錢骥、

錢三強、郭永懷。

這23位科學家,是共和國的功臣,是老一輩科技工作者的傑出代表,是新一代科技工作者的光輝榜樣,更是大衆心中的英雄,全國人民永遠崇敬的楷模。

兩彈一星元勳賦|王淦昌賦

王淦昌賦

作者:葉子彤

夫王公者,名淦昌也。九州賢彥,兩彈一星之元勳;百族脊梁,千秋獨步之翹楚。誕于丁未夏中,籍系江蘇常熟。太湖潤其慎容,虞山毓以風骨。少時聰穎,博洽多聞;禀賦睿明,立行習讀。及長,入清華而修文求學,情注始終;涉重洋以負笈緻知,翮奮旋複。采氡氣資料,考尋實體之精微;析中子本源,闡拓核能之基礎。嗟乎!雖千辛而不悔,學有所成;任一往而直前,心無旁骛。

至乃歸家邦而執教,勤勉耕耘;培桃李而儲才,精誠進取。參奧诠道,其作始也簡;煉理宣真,其将畢也巨。宇宙線、雷射器,探赜索隐;核聚變,反粒子,識微知著。況複反應堆、加速器,畢生傾心;束流線、核電站,舉世矚目。嗟乎!資以大國重器,克難攻堅;萦其中天虛懷,殚精竭慮。

迨及受命核彈研制,砥砺自強;紮根戈壁騁馳,奮發共度。且獻許國之身,正适待興之舉。十七寒暑,隐姓埋名;萬千險艱,藍縷筚路。運籌于孤煙沙海,捭阖縱橫;決勝以鴻業遠猷,握發吐哺。無私奉獻,自力更生,求實拼搏,守望襄助。嗟乎!終赢來震天撼地,蘑菇雲騰;吐氣揚眉,五星旗舞。

噫籲嚱,立民族複興之願,炳炳以崇;構社會發展之思,颢颢而譽。千秋風采,煌煌其勳贻垂;一代楷模,赫赫其業赓續。遂以其品式後俊,鑄忠義之魂;以其名冠行星,沐日月之煦。冀也,擔當使命,奠科學之鴻基;銘記初心,佑和平以寰宇。期之,新時代,新征程,赍志興邦;大作為,大格局,登峰飛步。嗟乎!風不停,帆競渡。舉九萬裡風鵬,盛世龍蟠;追雙百年夢想,神州鳳翥。

作品導讀:

王淦昌,著名核實體學家。他獨具卓見地提出驗證中微子存在的實驗方法,并為實驗所證明。獨立提出用雷射打靶實作核聚變的設想,是世界雷射慣性限制核聚變理論和研究的創始人之一。組織上司了中國原子彈、氫彈原理突破及核武器的實驗研究,是中國核武器研究的創始者和開拓者之一。

作品起句平和,叙事清晰。先從王公籍貫、經曆寫起,随着層層推進,情感越來越濃,文字所展現的力量也越來越大。如“參奧诠道,其作始也簡;煉理宣真,其将畢也巨。”從開始研究的大道至簡,到事業将畢的貢獻之句,用詞都精準有力!

兩彈一星在研制過程中,涉及的科學門類、專業很多。這些專業術語,用辭賦的形式表達,稍不留意就不倫不類,搞得論文不像論文,辭賦不像辭賦。這也是“兩彈一星元勳”系列賦創作的難點之一。但作者對人物專業的悉心研究,實作了既表達準确,又對仗工整、韻律和諧,達到了“古典藝術、現代表達”的美好境界。

作者簡介:

葉子彤,1944年生于上海,著名楹聯藝術家,現任中國楹聯學會副會長,中國楹聯學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事業委員會主任。曾擔任央視春晚楹聯創作策劃及主創,多種大賽主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