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世人要用“酒色财氣”來形容呂洞賓?

作者:山川文社

民間有句俗語“酒色财氣呂洞賓”,用以形容在修仙一途中百無禁忌的呂洞賓,亦被一些不知自控的浪蕩子當作至理名言。

殊不知,呂洞賓身入紅塵,旨在渡化那些有仙緣的靈魂,絕非其本性縱欲。

為什麼世人要用“酒色财氣”來形容呂洞賓?

人們常将《呂洞賓三戲白牡丹》當作呂洞賓好色的依據,在《東遊記》原文中,這一折寫得的确有些香豔,但呂洞賓度化白牡丹亦是事實。

話說,呂洞賓酷愛賞花,偏愛象征着富貴的牡丹,是以每年花期他都會來到洛陽,賞遍城裡的牡丹花。這天呂洞賓一大早便來到街上,路遇一貌若天仙的女子。呂洞賓雖已成仙,但他從不避諱酒色财氣,是以他打算向女子求歡愛。

此外,呂洞賓發現這女子頗有仙緣,舉手投足都透出一股超凡脫俗的仙氣,是以打算試探她的仙根,看她有沒有機會飛升仙界。當然,為了接近這名女子,呂洞賓自不會以本體示人。來到一處無人的胡同,呂洞賓使用法術将自己變化為一弱冠少年,又将随身的長劍變為小厮,揣着一大錠金元寶去找那名女子。

女子對呂洞賓說,自己的花名叫白牡丹,是青樓中的花魁。呂洞賓乃方外之人,自不會對女人的職業抱有偏見。白牡丹從未見過如此翩翩少年,是以她的一顆芳心也被呂洞賓所牽動。短暫的邂逅過後,兩人便在大路上分别。當天晚上,呂洞賓便光顧青樓,花重金點了白牡丹。

煙花之地,隻要有錢就能擺平一切,呂洞賓不費吹灰之力便買來了與白牡丹的一夜良宵。情投意合的兩人,自是天雷勾地火,情至深處吹熄蠟燭,共赴巫山。一個是修煉有成的精壯男子,一個是千嬌百媚的嬌柔美人,兩人在床上沒日沒夜地折騰了好幾天。饒是白牡丹出身風塵,但她仍沒遇到過如此生猛的雄性,哪有人能在男女之事上堅持幾天幾夜仍不洩元陽呢?

白牡丹被折騰得連連讨饒,呂洞賓這才意識到自己太過冒失,于是,便停止行事。呂洞賓是個憐香惜玉的人,他好生安慰了一番白牡丹,并與她約定擇日再來拜會。

為什麼世人要用“酒色财氣”來形容呂洞賓?

藍采和是個好事的神仙,他拎着大花籃在雲端觀察呂洞賓的一舉一動,這幾日的春光被他盡收眼底。呂洞賓做完了好事,藍采和便不再偷窺。誰知,藍采和剛剛回到萬壽八仙宮,就看到李凝陽和何仙姑這兩個家夥湊在一塊竊竊私語。嘴碎的藍采和調笑道:“好啊,身為八仙,一個去凡間嫖宿,兩個在天上調情,這世道究竟是怎麼了?”

何仙姑和鐵拐李自不會搭理嘴損的藍采和,原來他們也洞悉了呂洞賓這幾天的“好事”,打算設計好好惡搞呂洞賓一番,是以才會聚在一塊說悄悄話,沒想到此舉竟被藍采和誤以為是偷情。何仙姑變成乞丐婆,鐵拐李則保持原型(鐵拐李的肉身本來就是乞丐),一對兒乞丐夫妻飄然下凡。兩人雙雙倒在青樓門前,試探白牡丹。

白牡丹雖為妓女,但她心地善良。看到樓下倒着一對乞丐夫妻,她立馬跑下樓來将他們接進青樓,準備些白面饅頭讓他們吃了個飽。乞丐婆與白牡丹聊得投緣,兩人聊着聊着便聊到了青樓的客人。白牡丹說前幾天他遇到一個奇怪的帥小夥,這小夥一切都好,就是太過生猛,以至于,做起事來幾日都不停歇。

乞丐婆意味深長地對白牡丹說道:“想讓他停下來又有何難?你與他做那事的時候,隻需在他頭昏腦漲的時候,用手掐一下他的肋條骨,保證能讓他元陽外洩。”白牡丹自不相信乞丐婆所言,然而乞丐婆卻煞有介事地說道:“我看你比較善良,信我一句,按我說的做,這樣你還能獲得一番機緣!”乞丐婆交代完畢後,便拉着乞丐公消失了。白牡丹這才知道,自己遇到了神仙。

為什麼世人要用“酒色财氣”來形容呂洞賓?

幾天過後,呂洞賓又登門造訪。

這次,白牡丹早有準備,兩人剛剛共赴雲雨,白牡丹便一把揪住了呂洞賓的肋條骨。呂洞賓一個分神,元陽就洩露了出來。呂洞賓氣急敗壞地說道:“這元陽可抵我一甲子修為,你是怎麼讓它洩出來的?”白牡丹掩着嘴偷笑着,對呂洞賓如實招來。呂洞賓這才知道,自己被何仙姑和鐵拐李這兩個家夥擺了一道,對白牡丹說:“我鐘情于你,你卻幫着兩個壞家夥來害我!”

呂洞賓氣得笑了起來,對白牡丹說道:“原本我看你頗有仙緣,想要度你飛升。不過經這幾日相處,我發現你的根骨不夠。我這裡有幾枚仙丹,你把丹藥吃了就能獲得仙體。”呂洞賓離開以後,白牡丹服下丹藥,果然飛升仙界了。

為什麼世人要用“酒色财氣”來形容呂洞賓?

這便是《三戲白牡丹》的故事,從這段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呂洞賓并非好色之人,隻是身為他行事作風不拘一格,是以引渡凡人的方式比較偏激罷了。除了這個故事外,還有個呂洞賓畫鶴的傳說,在這個傳說中同樣能看到呂洞賓不同于其他神仙的作風。

話說,呂洞賓聽說洞庭湖畔的酒家老闆是個良善之人,平生沒有做過虧心事,隻是财運不濟生意比較糟糕。呂洞賓打算改變酒店老闆的命運,讓他此生衣食無憂,于是,便特地下凡來到洞庭湖。

為了試探店老闆辛氏是否像傳說中那樣老實巴交,呂洞賓徑直走入店鋪,挑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來,點了一大桌好酒好菜。辛氏為呂洞賓準備了酒菜,并畢恭畢敬地從旁伺候。呂洞賓将桌上的酒菜一掃而光,誰知在吃飽喝足後他竟沒打算掏錢,而是揚長而去。

第二天一大早,呂洞賓又來到酒家,依舊坐在昨天的位置上,點了一大桌酒菜。辛氏亦像昨天一樣,從後廚端出美酒美食,供呂洞賓大吃大喝。呂洞賓吃飽喝足後,依舊抹抹嘴巴轉身就走。這樣的日子一直持續了半年,每天呂洞賓都會準時準點地來到酒家大吃大喝,辛氏則一如既往地招待呂洞賓,從不提酒錢。

為什麼世人要用“酒色财氣”來形容呂洞賓?

這日,呂洞賓又來吃霸王餐,他剛剛坐在靠窗的位置上,辛氏就已将酒菜端上來。呂洞賓對辛氏說道:“老闆,我這半年欠了你太多酒錢,若掏銀子出來估計你提不動。是以,你現在去外面的橘子樹上給我摘幾枚橘子。”

辛氏疑惑不解,結賬跟橘子又有什麼牽連?但他是個老好人,從不知拒絕,是以便來到門外将新鮮的橘子摘下幾個,畢恭畢敬地遞到呂洞賓手裡。

呂洞賓随手接過橘子,随後将幾個橘子的皮全部剝開。呂洞賓拿着橘子皮,來到酒家的白牆旁,再用橘子皮在雪白的牆壁上畫了一隻橙色的仙鶴。呂洞賓素愛作畫,下筆如有神,三兩筆便勾勒出一個栩栩如生的仙鶴。

呂洞賓對辛氏說道:“如果有客人來你的酒家喝酒,你隻需呼喚這仙鶴一聲,它便會飛下來為客人助興。有這仙鶴在,定能讓你家的生意好轉。”

說罷,呂洞賓原地消失,留下錯愕的辛氏。

抱着試試看的心态,辛氏叫了一下牆上的仙鶴。沒想到,畫在牆上的仙鶴聽到辛氏的呼喚,竟變成一隻如假包換的黃鶴,落在酒桌上翩翩起舞。

後來,店裡每來一個客人,辛氏都會呼喚仙鶴,讓它下來為客人跳舞助興。在為客人跳過一段之後,乖巧的黃鶴又會跑到牆壁上去,仿佛從來沒有下來過。

這世道從不乏好奇之人,當辛老闆的店裡有仙鶴的消息傳出之後,附近的酒客杳然而至,紛紛來觀摩仙鶴的表演。當然,為了看仙鶴的舞蹈,人們亦會向辛氏買些水酒。沒出幾天,踏破了門檻的客人就讓辛氏無法應對,他隻能雇了幾個夥計,翻修了店面,将小酒家開成大酒樓。

幾年過後,那個潦倒的辛老闆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洞庭湖一帶最富有的豪紳辛氏。

為什麼世人要用“酒色财氣”來形容呂洞賓?

這天,辛氏在酒樓裡算賬,看見呂洞賓從天而降,造訪酒樓。辛氏連忙将恩公迎到桌邊坐好,然後親自下廚炒了幾道好菜,連同美酒一并端到呂洞賓面前。

呂洞賓像幾年前一樣大吃大喝起來,邊吃邊問:“辛老闆,這幾年的生意怎麼樣?賺到錢了嗎?”辛氏笑逐顔開地說道:“如今我已開了幾間大酒樓,這一切都是托您的福。如今就算沒有黃鶴,酒樓的生意也能保持下去,我已經非常知足啦!”呂洞賓點了點頭,将牆上的黃鶴召回,辭别了善良的辛氏,傳回八仙宮。

在信奉“善惡有報”的民間,老百姓自會覺得辛氏的福報屬理所當然。不過,呂洞賓賜予辛氏财運的方式與其它神仙大為迥異。他先是吃了辛氏半年的霸王餐,随後,又給了辛氏一生一世花不完的富貴。或許,正因為呂洞賓比其他神仙更有“人情味”,行事作風充滿了煙火氣,才會讓他成為八仙中最受歡迎的角色。

參考資料:

【《東遊記》、《呂洞賓三戲白牡丹》】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