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閑話《世說新語》:東晉風流宰相謝安的最大特點——裝

書接上回閑話《世說新語》:東晉風流宰相謝安的996打工生涯

【入話】

當東晉和前秦在淝水鏖兵的時候,謝安也在自己家裡和客人鏖兵——下棋。

下着下着,有個家人送進來一張緊急公文,謝安瞥了一眼,輕輕地放在一邊,神色如常地繼續下棋。

直到一局終了,客人問起是什麼公文,才操着他那一口獨特的洛下書生詠,緩緩地說道:“小兒輩大破敵。”

閑話《世說新語》:東晉風流宰相謝安的最大特點——裝

WHAT!那可是中國曆史上少有的以少勝多的經典戰例——肥水之戰啊!東晉得以續命,文化人種得以傳承,但是在謝安的嘴裡就像中國國乒又拿了個普普通通的冠軍一樣,那麼的輕描淡寫!

但是身體還是出賣了謝安,當客人走了以後,謝安立刻手舞足蹈起來,不想突然吧唧一聲,摔倒在地,原來剛才高興地把木屐屐齒給折斷了都不自知,直接來了個狗啃泥。

閑話《世說新語》:東晉風流宰相謝安的最大特點——裝

謝安矯情鎮物由此可見一斑。

所謂矯情鎮物,拿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一個字——裝!

剛才在别人面前有多麼輕描淡寫,高冷異常,但是客人一走,就有多麼原形畢露,什麼喜形不露于色,都是在人前的裝模做樣。

可是這也不能怪他,那個時代的時尚就是——“裝”。

謝安在裝之餘,至少還有真。當他“吧唧”摔下了的時候就是“真”——真疼!

【世說】

世說中還記載了一個故事,謝安和王羲之等幾個朋友坐船出海,途中遇到大風暴,大家都很害怕,唯獨謝安依舊興緻勃勃地東張西望、欣賞風景。直到風越來越大,别人都吓得呱呱抖,謝安才慢條斯理地說:“是到了回去的時候了。”

閑話《世說新語》:東晉風流宰相謝安的最大特點——裝

這個故事裡的謝安要麼是裝,要麼就是反射弧比較長、反應有點慢。對于一個久居陸上的人,偶爾出海遇到風浪,王羲之等人的反應反而很率真,怕就是怕,謝安的應對不太符合常理,有點刻意為之的嫌疑。

還有一個故事,淝水之戰前,侄子謝玄被謝安舉薦為前敵總指揮,年輕的謝玄心理沒底,就跑來叔叔這裡問計,不料謝安安排了一個遊山玩水的局,玩好、吃好、喝好後,各回各家,各找各媽。

閑話《世說新語》:東晉風流宰相謝安的最大特點——裝

這招戰前放松很奏效,謝玄好像突然開了竅,也學會“裝”了。他故意裝得很弱小,跑去跟苻老大說:“你跑一趟也蠻不容易的,我們不打也不行的,索性一次性解決,我Show Hand,咱們約個架呗。“

于是就有了上文所述的吊詭的淝水之戰。

其實說吊詭麼,也有合理的地方,王猛臨死的時候曾經勸苻堅兩件事,

一、殺掉慕容垂(慕容燕國的領袖人物,後來也是他高舉反旗,掀起了颠覆前秦的叛亂);

二、不要攻打東晉,理由并非王猛是漢人而心存晉室,實在是東晉政通人和、人才濟濟,在前秦内部沒有完成整合前,不要去碰硬釘子,一旦失敗,就會産生多米諾骨牌效應一樣的大面積坍塌。

閑話《世說新語》:東晉風流宰相謝安的最大特點——裝

可惜苻堅一件事都沒有聽軍師的話,而且沒有仔細研究曆代攻破江南政權的有效方法——先占上遊的荊襄,再順水東下,直搗金陵。雖然也安排了一支偏師攻擊荊州,但是被桓溫的弟弟桓沖擊退。

之是以桓沖能迅速将來犯的前秦軍隊擊退,是因為謝安曾經接到桓沖希望能派兵參與淝水之戰以及可能打響的金陵保衛戰時,嚴詞拒絕,讓桓沖待在荊州做好應付前秦的分路合擊。隻有這樣才是真正支援金陵的正确戰術。

至淝水之戰,雖然前秦号稱百萬,充其量也就三、五十萬而已,何況戰線拉得太長,後勤供應壓力太大,這也就是為什麼目前秦的先鋒部隊已經開打了,最後一批軍隊才剛出長安城門的原因。

戰鬥之前,謝玄及時和卧底朱序接上了頭,任何堡壘都是從内部被攻破的,是以無論朱序那句漢話被多少人聽見,但是情緒肯定已經傳染了出去。這才發生了潰敗的情況産生。

閑話《世說新語》:東晉風流宰相謝安的最大特點——裝

看來謝玄是得了謝安“裝”的真傳。

以裝來示弱進而使對方産生驕傲輕敵的情緒,輕易縱兵後退,給了東晉一個絕佳的攻擊機會。

陽光下,謝玄看到前秦軍的破綻,長劍一揮,東晉大軍順勢掩殺,将建在荒漠中的前秦政權一股腦地埋葬,還插上一朵美麗的花——啊,朋友再見!

閑話《世說新語》:東晉風流宰相謝安的最大特點——裝

【新語】

淝水之戰後,東晉的皇帝及其宗室發現各機關、各部門出現了一批姓謝的以及和姓謝的有關的人員,于是開始排擠謝安,剝奪他的權力。

這一幕在王導執政時期也發生過,雖然東晉的政體是皇帝司馬家族和豪門共同治理天下的政體,但是,從孤兒寡母手中竊取了江山的司馬家又豈會縱容新一代權臣的誕生呢?

閑話《世說新語》:東晉風流宰相謝安的最大特點——裝

一部東晉史甚至南朝史,就是一部皇權和權臣互相鬥法的曆史——王敦、蘇峻、陶侃、庾亮、桓溫、桓玄、劉裕。。。。。。最終還是被權臣又從孤兒寡母中搶走了天下。

而被權臣用來奪取天下的槍杆子,就是謝安用來擊潰前秦軍隊的北府兵。

這支北府兵,主要以江淮一帶剽悍的流民階層組成,以現在的鎮江為基地,鎮江在當時被稱作“京口”或“北府”,是以這支部隊就叫作北府兵,可以說是東晉最精銳的近衛軍了。

淝水之戰中攆着前秦追殺的勁卒中,就有日後叱詫風雲的人物。這些人物可是裝也裝不出來的。一個新的寒門階層,一段嶄新的曆史時代正在醞釀。

淝水之戰開打于383年,2年後,謝安與世長辭,但是他的傳說始終在江湖流傳。桓溫心心念念的“名”,終于還是敵不過謝安的“裝”。

文 | 阿寶嘎曆史

歡迎點選關注,點贊評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