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英國皇家海軍之魂納爾遜打得拿破侖望洋興歎,戰死後屍體被泡酒喝

作者:薩蘇

從露出大腿到喝将軍的血——英國海軍的詭異傳統

随着反法西斯戰線的形成,從1943年開始,中國海軍曾多次派遣官兵到英國,或進修或接艦,或上艦參戰。他們中的部分人員參加了諾曼底登陸,擊沉德國戰列艦提爾皮茨号等戰鬥,其經曆頗有傳奇色彩。

英國皇家海軍之魂納爾遜打得拿破侖望洋興歎,戰死後屍體被泡酒喝

▲ 在英國學習的海軍軍官們與來訪的中國代表團(團長王世傑)在格林威治海軍學院合影

英國皇家海軍之魂納爾遜打得拿破侖望洋興歎,戰死後屍體被泡酒喝

英國是世界近代海軍的鼻祖,也是曾長期稱霸大洋的海軍強國。在抗戰中,噸位隻及對手零頭的中國海軍打得極為艱苦,艦艇幾乎一年内便全部戰沉,殘存人員隻能以布雷等手段繼續苦戰。1939年後海軍的境況之困難達到頂點,大多數人員連軍服都隻能發放陸軍的了。是以,這些海軍軍人到達英國以後,心中的感慨可想而知。

筆者曾采訪過若幹當時參加過赴英接艦等行動的老海軍及他們的後人,盡管事隔數十年,談起到英國時感受的沖擊,依然仿佛就在昨日,甚至連我們這些生活在資訊時代的人,聽到他們講的一些内容也會感到咋舌。

比如,英國海軍的傳統,有些便令人目瞪口呆。

英國皇家海軍之魂納爾遜打得拿破侖望洋興歎,戰死後屍體被泡酒喝

▲ 作為一代曆史悠久的海上霸主,英國海軍的傳統給人優雅、講究,富有文化的印象

中國海軍在北洋水師時代,也曾經師從英國海軍,于是有些皇家海軍的傳統是以進入了這個東方國度的海軍之中,甚至有人開玩笑說,像抗戰時的海軍部長陳紹寬這批軍官,一下船就會去喝咖啡,整個兒一幫黃皮膚的英國紳士。

而當弟兄們到了英國,見到了真正的皇家海軍,才明白,這點兒相似隻是皮毛而已,皇家海軍很多奇怪的傳統,真是不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有位到英國皇家海軍聲望号戰列巡洋艦上實習的中國海軍人員回憶,上艦第二天,正要起床的時候,忽然聽到有軍官逐艙大喊:“亮出一條腿來!(Show a leg)”

英國皇家海軍之魂納爾遜打得拿破侖望洋興歎,戰死後屍體被泡酒喝

▲ 聲望号,是皇家海軍的功勳艦,1940年曾單艦大戰兩艘德國戰列巡洋艦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奈森諾号,并将德艦擊傷退卻,1945年部分中國海軍軍人曾在該艦進行航海訓練

幹嘛要亮出一條腿來?能到這裡訓練的中國人多少懂些英語,意思能明白,但英國的軍官為什麼提出這個要求,實在不了解。就算是想找某個人,也該是“亮出你的面孔來(Show ur face)”才對嘛,看腿,你能認出是誰嗎?

英國皇家海軍之魂納爾遜打得拿破侖望洋興歎,戰死後屍體被泡酒喝

▲ 即便是範爺,光認腿也不成吧?

據說有個笑話,說大戰結束,将軍詢問戰士此戰表現如何,戰士朗聲答道:“沖進敵軍塹壕,便看到一個敵人軍官,我一刀就砍掉了他的雙腿!”将軍表揚了戰士的勇敢,然後困惑地問:“你為什麼不砍他的腦袋呢?”

“報告将軍!”士兵道,“因為那個家夥當時已經沒有腦袋了。”

難道說,英國海軍也都是這樣不看腦袋的家夥?

正在中國海軍的軍人猶豫是不是亮出某條大腿來的時候,英軍戰友看出端倪,給他們做了解釋,才知道,這句話不過是英國軍艦上“起床”的代名詞。

為什麼用這樣奇怪的句子表示起床呢?原來,英國古代軍艦是允許帶女朋友上艦過夜的。軍艦每天早上要按時起床點名,而這些或私有或公有的“女朋友”肯定不在軍籍之内,每天早上自然不需要按照軍令起床。水兵們難免有人偷懶不肯起床,軍官便要一個個把他們從吊床上揪起來。

但在吊床上的可不僅僅有水兵,被單下面是男是女完全無法厘清。英國海軍軍官都以紳士自诩,掀女士的被窩顯然是不夠文明(也有說是當時英國妓女的起床氣都很大,皇家海軍的軍官們招架不住)。那麼,怎麼保證把每一個水兵叫起來,又不冒犯女士們呢?

聰明的軍官們便會一面巡視,一面對着被單下面的人大喊:“亮出一條腿來!”如果對方亮出的是光腿便置之不理,如果是毛腿便一巴掌拍過去,催對方起床。這樣判斷的原因是女性本身腿部皮膚便比較光滑,而英國的女性當時有每日去除腿毛的習慣,是以長着大毛腿的必是水兵無疑。

英國皇家海軍之魂納爾遜打得拿破侖望洋興歎,戰死後屍體被泡酒喝

時光荏苒,水兵可以帶女性上艦的時代早已過去,隻留下了這個代表起床的号令——“亮出一條腿來”,給中國海軍的訓練人員留下一絲遐想。

這還不是最極端的,讓中國海軍人員感到真正不可接受的是喝将軍的血。

英國皇家海軍之魂納爾遜打得拿破侖望洋興歎,戰死後屍體被泡酒喝

▲ 當時軍艦上采用配給方式向官兵提供給養,其中一樣,便是“納爾遜的血(Nelson's Blood)”

這是一種甜酒,度數高而味道醇厚,但是,這個名字有些吓人了。

英國皇家海軍之魂納爾遜打得拿破侖望洋興歎,戰死後屍體被泡酒喝

▲ 霍雷肖·納爾遜勳爵,英國皇家海軍的靈魂,直到今天仍為世界各國海軍所敬仰,這樣一位将軍的血,也可以喝嗎?

好在大家很快明白,所配給的不過是被稱作朗姆酒的一種甘蔗酒而已。這種酒原産美洲,曾長期被海員所青睐。在《魯濱遜漂流記》中便曾經出現過它,因為當時對朗姆酒沒有概念,我國翻譯的時候直接稱作“甘蔗酒”。不過,今天大家可能都知道這種酒的味道了——今天很多冰激淋都有朗姆酒口味的。

英國海軍的官兵和其他海員一樣青睐朗姆酒,甚至将其作為配給之一(這個傳統一直延續到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為了減少船員酗酒才停止),納爾遜擔任艦隊司令的時候,軍艦上當然也有這種酒,甚至,他本人也應該喝過這種酒。

英國皇家海軍之魂納爾遜打得拿破侖望洋興歎,戰死後屍體被泡酒喝

▲ 然而,朗姆酒并不是殷紅如血的,最多也就是琥珀色,怎麼會被稱作“納爾遜之血”呢?

這個疑問,也是直到英國海軍人員解釋,中國人才弄明白,個中緣由令人毛骨悚然。

原來,這種酒得此诨名,還真和納爾遜将軍有關。1805年10月21日,納爾遜率領英國皇家海軍打赢了特拉法爾加海戰,一舉擊敗法國和西班牙的聯合艦隊,迫使拿破侖放棄了登陸英國的計劃。然而,這位海軍名将自己也被法軍的一名神槍手擊中,戰死在這場海戰中。

由于納爾遜深受海軍官兵們的熱愛,他們不忍将軍葬身魚腹,于是決定将其遺體帶回英國本土安葬。然而,當時尚未入冬,返航需要一周時間,途中将軍的遺體很可能出現問題。那個時代軍艦上沒有冰箱,怎樣解決将軍遺體的儲存問題呢?英國皇家海軍的辦法是把将軍的遺體放置入朗姆酒的酒桶之中。朗姆酒度數較高(38度-50度),可以像酒精一樣起到對遺體的保護作用。

這種方法倒是很有效,10月28日該艦到達直布羅陀,後來,英國人為納爾遜在聖保羅大教堂舉行了隆重的葬禮。

納爾遜将軍曾經被浸泡在朗姆酒裡,不過這并不是朗姆酒被稱作“納爾遜之血”的直接原因。真正的原因是納爾遜将軍的遺體被泡在酒桶中時,那些崇拜他的水兵竟然在酒桶底下打了個洞,從中接飲摻了将軍鮮血的朗姆酒來喝,認為這樣可以吸收将軍靈魂中的勇氣……

英國皇家海軍之魂納爾遜打得拿破侖望洋興歎,戰死後屍體被泡酒喝

呃,我承認,寫到此處,再看大英帝國溫文爾雅的海軍軍官們,兄弟總是有一些異樣的感覺:)

【完】

歡迎關注公衆号【薩蘇】(sasutime)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