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極磷蝦作為南極食物鍊最底端的存在,可以說是供養了南極大多數的動物種群,其中包括有企鵝,海豹,鲸魚等。據不完全統計,全球磷蝦的數量約有5億噸,而每年被吃掉的有3億噸,由此人們不禁懷疑,這麼巨大的消耗量為什麼磷蝦還沒滅絕?

<h1 class="pgc-h-arrow-right">磷蝦非“蝦”</h1>
磷蝦雖然帶有蝦字,但卻不是我們認為的蝦類。從生物分類上,磷蝦屬于磷蝦目,而我們平時吃到的基圍蝦或者對蝦等屬于十足目。雖說它們長相很是相似,但如果仔細觀察的話,磷蝦很是容易被識别出來。因為磷蝦有着獨特的發光器官。這是因為它們是從藻類食物中吸取的一種酶,然後儲存在這個器官中引起的酶促化學發光現象。而其它普通的蝦是沒有的。
南極磷蝦主要生活在南極洲海平面200米之内的淺水域。它們以海洋浮遊生物為食,比如矽藻就是它們的最愛。一般來說,成年蝦的身形大部分都是在45-60毫米,最大的也就隻有90毫米。它們是一種群居生物,數量龐大,據說一群磷蝦就有數億之多,密度可達每立方米1-3萬隻。
由于磷蝦的甲殼内氟化物水準較高,是以當磷蝦死亡後,它會很快滲入蝦肉中,是以大多數的磷蝦不适合直接食用,需要經過人工加工才能安全食用。
<h1 class="pgc-h-arrow-right">我國将是最大“黑馬”?</h1>
因為磷蝦營養很是豐富,高蛋白,低脂肪,含有多種活性物質,是以很多國家的目光就投向了它。就南極磷蝦的開發來說,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日本和蘇聯,他們依靠先進的技術以及優越的地理位置,率先進行了開采。蘇聯占絕對優勢,其開采量占磷蝦數量的93%,而日本隻占7%。據記載,1983年南極海域竟然捕獲有53.8萬噸的磷蝦。
第二階段:蘇聯解體後,各國都參與了開采。其中堪稱磷蝦第一捕撈大國的就是挪威,每年的捕撈量在10-20萬噸。我國在2013年參與了南極磷蝦的商業捕撈,起初捕撈的漁船數量是2艘,慢慢發展成了4-5艘。從2013年的3萬噸捕撈量,到了2016年達到了6億噸。
2019年我國自主研制的第一艘捕撈加工一體船“深藍号”隆重亮相,它具有先進的連續泵吸捕撈系統和全自動生産流水線。依靠先進的技術,在未來我國磷蝦的捕撈量有望突破10萬大關,成為最大的開采“黑馬”。
<h1 class="pgc-h-arrow-right">為什麼磷蝦還沒滅絕?</h1>
據科學家測算,目前磷蝦的儲備量在10億噸左右。随着捕撈技術的發展,每年全國磷蝦的采集量呈現逐漸上升的趨勢。有一天南極磷蝦會不會滅絕?
它是不會滅絕的,原因主要有四個方面。第一磷蝦的繁殖能力極強。它是屬于兩性繁殖的卵生生物。每年的1-3月是磷蝦産卵的最佳季節。據說一隻雌性磷蝦每年可産卵3-5次,且每次産卵的數量很是驚人,大約在6000-10000個。放眼望去,如此強大的繁殖能力,在這世界上很是少見。
第二幼卵的成活率很高。我們知道雖然有些生物繁殖能力較強,但仍屬于瀕危物種,原因是存活率較低。相反,磷蝦的存活率很高,基本上每個卵都能存活。這是為什麼呢?這将得益于獨特的孵化過程。
首先雌性磷蝦在産卵時會将卵産在淺海層,在産卵過後,幼卵開始從淺水層下沉到深海區。我們知道深海區域一般像鲸魚這種大型生物是不會光顧的,是以幼卵完美地避開了天敵的攻擊。當幼卵孵化完成後,深海區域的小磷蝦會一路向上,回到淺水區。等到長大後會和母親一樣的方式來進行産卵。
第三孵化的時間較短。對比其它生物,磷蝦卵在5天内就能孵化成功,1個月後就會長成小蝦第四有着豐富的食物來源。因為海洋中浮遊生物的數量十分地充足,是以磷蝦根本不用擔心食物會出現短缺的情況。如果說人們的捕撈量控制在一定的範圍内,那麼從整體來說,磷蝦就會達到一個平衡的狀态。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總結</h1>
近年來,随着人們對于磷蝦的需求量逐漸上升。雖說它們有着超強的繁殖能力,但如果依照這樣的速度發展下去的話,或許有天磷蝦也會遭受滅絕的境地,到那時候,整個南極的生态圈将會失去原有的平衡。是以我們在捕撈磷蝦時,要保持适度,适量的原則。
感興趣的小夥們,别忘了添加關注【允兒的趣味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