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網評: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積極引導宗教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相适應

作者:中國西藏網

全國宗教工作會議12月3日至4日在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會議全面總結宗教工作的成績經驗,深入分析宗教工作面臨的形勢任務,系統闡述了新時代宗教工作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戰略,強調要堅持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适應、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相适應。

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以政治上自覺認同為基本前提。政治認同是人們在社會政治生活中的歸屬感,要把宗教界的政治認同放在堅持我國宗教堅持中國化方向的首要位置。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宗教工作會議上所強調,“要深入推進我國宗教中國化,引導和支援我國宗教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增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衆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産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要在宗教界開展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有針對性地加強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教育,引導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衆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文化”。引導宗教界人士和廣大信教群衆擁護中國共産黨的上司、在黨的上司下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增進其在維護祖國統一、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等一系列重大問題上的廣泛共識。強化國家認同,使其在情感上認同國家主權、領土完整,有效抵禦境外利用宗教進行滲透避、利用宗教進行民族分裂和暴力恐怖活動;強化公民身份認同,增強公民意識,增強責任感、使命感和權利義務觀,增強國家凝聚力維護國家穩定;強化道路認同,使其在了解社會主義政治、經濟、社會制度的基礎上,認同社會主義道路,擁護社會主義制度,自覺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适應。

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以文化上自覺融合為時代特征。宗教具有很強的文化屬性,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談及宗教的文化性時,認為宗教是“人類文化的重要載體”。中華文化曆史悠久,博大精深,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要按照總書記所強調的,不斷增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衆對中華文化的認同,進而引導宗教融入中華文化。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和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衆,使之成為他們的自覺追求和行為規範。要弘揚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用團結進步、和平寬容等觀念引領廣大信教群衆。要推動各宗教開展宗教思想建設,深入挖掘教義教規中有利于社會和諧、時代進步、健康文明的内容,對教義教規作出符合當代中國發展進步要求、符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闡釋。這既是中國宗教發展的唯一正确道路,也是我國宗教自身的發展必然要求。

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以社會上自覺适應為必然要求。宗教源于社會,植根于社會,作為社會的一部分,必須适應社會、服務社會、履行社會責任,不能反過來要求社會适應宗教,這就成了本末倒置。要積極主動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适應、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相适應,正如總書記所強調的,宗教活動應當在法律法規規定範圍内開展,不得損害公民身體健康,不得違背公序良俗,不得幹涉教育、司法、行政職能和社會生活。要準确把握國法與教規的關系,進一步增強憲法意識、法律意識,牢固樹立法律至上的理念,自覺在法律範圍内開展活動,自覺接受依法管理,在法律法規範圍内開展活動。要積極服務社會,鼓勵信教群衆愛崗敬業、誠實勞動,積極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為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要自覺承擔社會責任,宗教都有扶危濟困、利益人群、服務社會的鮮明特質,倡導濟世行善,要支援宗教界從事公益慈善活動,鼓勵信教與不信教群衆以及信仰不同宗教的群衆彼此尊重、和睦相處,共同促進社會和諧。

宗教問題始終是我們黨治國理政必須處理好的重大問題,宗教工作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性。進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我們要學深悟透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論述,做到學思用貫通、知信行統一。堅定不移的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積極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适應、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相适應,使宗教和宗教工作在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曆史程序中發揮更大的積極作用。(中國西藏網 文/社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