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科技賽道兩大方向,一是5G應用離我們越來越近,二是國産化開始從0到1,真正意義上的突破。其中,5G應用會是2022年市場中最值得大家期待的方向。”
“5G應用主線下最看好三個方向:一是汽車智能化;二是圍繞元宇宙所延伸出來的VR和AR以及高清視訊行業;三是to B的工業網際網路各個場景。”
“汽車智能化方面,‘上半場電動化,下半場智能化’,汽車市場也一樣會走五年前消費電子走過的路。從時間節奏上來講,首先還是會圍繞硬體的層面,它的投資機會會更多一些;另外,沿着汽車的鍊條繼續往下走,整個計算機行業也會迎來一個比較大的變革。”
“圍繞元宇宙方向上,一方面是我們看到傳媒行業一些做内容相關的公司,另一方面是傳統的一些網際網路巨頭,在這裡面紛紛布局。另外,可能圍繞整個的業态裡邊的一些行業,像電子行業,圍繞着做光學顯示、面闆這些公司,也是确定性受益的。”
“5G應用第三大方向是toB的工業網際網路各個場景,往2022年去展望,因為整個工業網際網路的場景可能會是一些大而專的場景,更多的是一種标準化的應用,可能在細分行業、垂直行業去做一些SaaS類的公司或者工業軟體類的公司,受益程度可能會更廣泛一點。”
“半導體産業鍊及延伸下來的如軟體的國産化以及資訊安全,是2022年國産化賽道上值得大家期待的方向。”
“國産化的今天有點像兩三年前的新能源行業,從一個相對被懷疑、相對在政策主導的一個引導的賽道,逐漸走向真正意義上的産業化。”
“國産化賽道上,目前階段确定性和景氣度最高的闆塊仍為半導體闆塊。半導體産業鍊非常長,從晶片設計到上遊的裝置,甚至于材料。除了電子行業本身,圍繞着材料,像化工行業,以及像有色金屬等等這些行業,都有一些相關的标的。”
11月30日,中信建投證券研究所所長兼TMT行業首席分析師武超則在2021中國分析師大會上做主題為《5G應用漸行漸近,國産化從0到1》的演講時,作出了上述判斷。

以下是投資作業本(微信ID:touzizuoyeben)整理的精華内容,分享給大家:
科技賽道兩大看好方向
2022年在科技賽道上,我們最看好的還是兩個方向。
第一個方向是5G應用,包括智能汽車、VR、AR、元宇宙,以及整個to B工業網際網路。
第二個方向是國産化,我們的關注點,從過去我們看到的以半導體材料、裝置為代表的整個晶片産業鍊的自主可控,在2022年也将延伸到軟體、作業系統以及資訊安全和網絡安全。這兩個方向是我個人認為在2022年大的投資政策上是值得大家重點關注的。
5G應用是接下來最值得期待的方向
在5G應用方面,2019年6月份5G正式商用,經過兩年左右的時間,整個5G基站的建設數量目前在中國市場已經達到了百萬站以上,應該說在全球5G的網絡建設中是最大的一張現有的商用5G網絡,大概占到全球5G基站總量的70%左右的數量。目前百萬基站基本上可以實作所有的地級市的5G覆寫。
另外一點,整個5G終端或5G手機滲透率也有了非常明顯的提升。據2021年第三季度工信部資料顯示,目前我們的5G手機使用者大概在4億部以上。按照現在整個移動網際網路使用者的總數來看,基本上也是達到了40%以上的滲透率。
當然,明年這個數字可能還會有更大層面的突破,明年預計5G手機的出貨量大概在5.6億部。從這一點來看,當整個移動終端的滲透率超過30%,整個應用的展開或者說進一步的爆發具備了一個初步的條件。
而觀察5G的應用也不僅僅要看手機。圍繞5G終端更多的市場如智能車滲透率的提升,智能家居行業的爆發式發展,各種各樣的智能終端正在走入我們的生活。
往2022年展望,像蘋果的穿戴裝置、AR、MR的頭盔、頭攝、頭顯,也會作為主流産品投放到市場之中。這對于整個5G終端的全場景或者我們俗稱的物聯網終端的滲透,也有相當大的幫助,值得大家期待。
是以,從整個基礎設施或者說新基建的角度來講,2019年到現在,整個市場還是有了一個長足的發展。正是建立在這樣一個長期的底層硬體滲透率和基礎算力提升的邏輯上,我個人覺得往2022年看,5G的應用應是接下來市場中最值得大家期待的方向。
5G應用三大方向
具體到應用,主要分為三個方面。
1. 汽車智能化
首先,從2022年全年的次元來看,短期從業績的确定性增長以及長期成長的邏輯上來看,比較值得大家期待的一個闆塊就是汽車智能化。
我們經常談一句話“上半場電動化,下半場智能化”。我個人覺得汽車市場也一樣會走五年前消費電子走過的路。我們首先看到的是整個終端硬體智能化水準的提升,接下來在汽車這樣一個智能化基礎滲透率提升之後,更重要的是圍繞着汽車智能化一系列應用的展開,比如說像智能座艙、自動駕駛甚至将來的車聯網或者是車路互聯,這是在未來的一個階段我們逐漸會看到的。
從時間節奏上來講,首先還是會圍繞硬體的層面,它的投資機會會更多一些,比如說像汽車電子相關的傳感器,包括上遊的晶片。
最典型的像圍繞着汽車電子的傳感器,攝像頭、車載雷射雷達,包括被動元器件MLCC、PCB以及IGBT等,整個圍繞汽車智能化所帶來的硬體疊代,可能會給原有的電子行業帶來一些确定性的行情。
當然在這裡我們會看到很多标的,可能原來也隻圍繞蘋果産業鍊或者消費電子産業鍊裡邊的一些龍頭,很多人也在驗證他們到底有沒有趕上汽車智能化的這波浪潮。是以,我們首先推薦的可能還是圍繞這個鍊條,可能在産品上或者是在技術實力上已經證明過自己,但是未來在汽車智能化方向上、在整車産業鍊中出貨的确定性,以及在供應鍊上的确定性更高的這些标的。
當然這裡面有些方向,像IGBT,包括晶片相關的有些公司估值還是比較高的。但是更值得大家關注的,像被動元器件,包括PCB、攝像頭這些方向,其實估值可能在過去的一段時間内又相對回到了一個比較合理的位置,這一塊往2022年看,如果說成長的邏輯得到驗證之後,它也是有望迎來估值修複,這也是我們在消費電子闆塊中相對比較看好的一個方向。
另外,沿着汽車的鍊條繼續往下走,整個計算機行業也會迎來一個比較大的變革。
最典型的,軟體服務相關的公司會在一定程度上受益。可能大家會擔心這些公司最終能否在産業鍊中有足夠多的壁壘。在目前階段整個行業還處在從0到1迅速發展的程序中,這個時候,其實按照行業的熵減效應,它的産業鍊會投向或者說把更多的訂單給到能夠快速降低行業成本、供更高成本效益的産品的這些公司。這裡面一些中國傳統的軟體公司,還是有非常好的布局和技術、效能上的優勢。
除了這些軟體公司之外,對應像上遊的雲計算提供算力,包括邊緣計算的一些公司,甚至底層的通訊做IDC(資料中心)以及資料中心相關的衍生的一些通訊服務的公司、裝置公司,也是确定性受益的。
以上就是我們看到的整個在5G應用項下汽車智能化方向我們看好的一些标的。
2. 圍繞元宇宙所延伸出來的VR和AR以及高清視訊行業
第二個方向圍繞着現在很熱的to C方向的,像元宇宙,這個背後實際上是AR/VR技術的一個延伸。一方面是我們看到傳媒行業一些做内容相關的公司,另一方面是傳統的一些網際網路巨頭,在這裡面紛紛布局。另外,可能圍繞整個的業态裡邊的一些行業,像電子行業,圍繞着做光學顯示、面闆這些公司,也是确定性受益的。
3. toB的工業網際網路各個場景
除了剛才談到的汽車智能化和元宇宙這兩個方向之外,5G應用第三大應用方向是工業網際網路,就是to B的方向上會有一些确定的場景出來。
2021年中國移動和電信公布的資料顯示,已經有大量的工業網際網路的場景在落地,比如在智能的港口、碼頭以及礦山等。涉及到過去危險系數比較高,現在像一些數字孿生,包括5G區域覆寫進行的一些排程等場景也已經在落地。
大家在投資上可能感受不是很明顯,最主要是因為to B的應用相對to C的應用要更加抽象一些,但是我覺得圍繞着産業鍊相關的一些标的,比如說像做連接配接器,包括模組,以及我們看到的一些晶片上遊的公司、做控制器公司等等,其實在2021年的景氣度已經非常高。
往2022年去展望,因為整個工業網際網路的場景可能會是一些大而專的場景,可能不太會像to C類的場景,它更多的是一種标準化的應用。從這一點來講,可能在細分行業、垂直行業去做一些SaaS類的公司或者工業軟體類的公司,受益程度可能會更廣泛一點。
國産化從0到1:看好半導體、軟體及資訊安全
展望2022年,大科技賽道裡還有第二個方向,就是整個國産化從0到1進入,應該說是在從深水區逐漸走向驗證和分化的過程中。是以,我覺得可能國産化的今天有點像兩三年前的新能源行業,從一個相對被懷疑、相對在政策主導的一個引導的賽道,逐漸走向真正意義上的産業化。
當然目前階段行業确定性最高的或者是從景氣度上來看,比較好的、彈性大的還是半導體闆塊。
半導體本身其實也是一個非常長的産業鍊,從晶片設計到上遊的裝置,甚至于材料。除了電子行業本身,圍繞着材料,像化工行業,以及像有色金屬等等這些行業,都是有一些相關性的标的。
往2022年看,這個賽道雖然說估值比較高,但是圍繞着整個華為生态,一些先進制程在逐漸驗證和落地,以及剔除掉2021年疫情帶來的産能缺貨,造成景氣度影響的因素之外,其實一些相對有核心技術的高端的鍊條,還是值得高估值的。原因就是它一旦得到驗證,整個行業未來增長的空間還是非常大的。最典型的像模拟ICER,以及我們看到的裝置、材料領域的公司。
是以,往2022年看,不管是PE還是PEG,比對增速的估值水準還是值得大家期待。
當然國産化未來也會是一個很大的概念,不僅僅是晶片和半導體,像華為生态裡面的鴻蒙生态,它其實也開始把生态開源。硬體國産化之後,同樣重要的是圍繞着軟體生态,以及作業系統等等,這些方面也是值得大家關注的。
另外,圍繞《資訊安全法》項下,今年政策領域出來非常多的關于資料的安全和隐私保護,政策高度也被提到很高的位置。除了政策的催化外,最重要的是未來5G一定會帶來全行業的數字化,跟過去3G、4G相對to C更多地影響大家的生活相比,很多關系生産安全或者是可靠性要求很高的場景會出來,比如智能醫療,包括to B的一些場景,一定會帶來它對資料和可靠性的高要求。這一點上,更多是産業數字化帶來真正行業需求的爆發。是以,我們也非常看好資訊安全闆塊。
随着安全行業過去一段時間的發展,它的産品也發生了本質的變化。過去更多的是一些軟體和硬體公司,現在基本上是整個雲、管、端深層次融合的一些雲産品類的公司。這個行業的幾家龍頭,基本上都是有數百個甚至上千個産品。這裡龍頭類的一些公司,不管是研發還是整個的收入規模、服務的to B和to G的客戶,已經在行業有一個相當領先的身位。是以,大家在選擇标的上,反而是更加容易。
總結
以上就是我們對整個2022年TMT和科技行業大的投資政策的展望。總結來講是兩個大的方向,一是5G應用離我們越來越近。二是國産化開始從0到1,真正意義上有突破。
在5G應用的大的主線下,我個人最看好三個方向:第一個方向是汽車智能化。第二個方向是圍繞元宇宙所延伸出來的VR和AR以及高清視訊行業。第三個方向是toB的工業網際網路各個場景。這是在應用上面我們最看好的三個方向。
在國産化賽道下,同樣除了過去一段時間大家非常關心的半導體産業鍊,延伸下來像軟體的國産化以及資訊安全,是我們在2022年國産化賽道上值得大家期待的方向。(編輯位宇祥)
本文不構成個人投資建議,也未考慮到個别使用者特殊的投資目标、财務狀況或需要。使用者應考慮本文中的任何意見、觀點或結論是否符合其特定狀況。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請獨立判斷和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