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竹荪的曆史

作者:耕作之家

竹荪見諸于文字,最早者當屬我國唐代段成式(?-863年)撰(酉陽雜俎),在卷十九中有如下記載(括号為今注)

梁簡文帝延香園,大同十年(公元554年)竹林吐一枝,長八寸(約25厘米),頭蓋似雞實(芡實),黑色,其柄似藕柄,内通幹空,皮質皆潔白,根下微紅。雞頭實處似竹節,脫之又得脫也。自節處别生一重,如結網羅,四面周可五六寸(約14~15厘米),圍繞周匝以罩柄上,相遠不相著也。其實結網衆目輕巧可愛,其與柄皆得相脫。驗仙書,與“威喜芝”相類

同書又載:成式修竹裡私第書齋前,有枯紫荊數枝蠹折,因伐之,餘尺許。至三年(公元838年)秋,枯根上生菌,大如鬥(約2000毫升),下布五尺(疑為五寸之誤,即17厘米),頂黃白而暈綠,垂裙如鵝鞴(箭袋),高尺餘(約33厘米)至午變色而死,焚之氣如麻香,竹荪入馔,最早記載見之于山東曲阜孔府《進貢冊》。該書記載:清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二月初十日。乾隆皇帝(弘曆)巡行到達孔府,孔府以“瓊漿燕席”進獻,其中便有“奶湯竹荪”。清廷的滿漢全席中有“龍井竹荪湯”和以竹荪入馔的“燕窩八仙湯”等。清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成書的《筵款豐馐依樣調鼎新錄〉中已有大量竹荪菜單,諸如“竹荪鴨子”,“涼拌竹松”、“釀竹參”、“清燴竹參”等。而中國南北各大菜系中,亦普遍有竹荪入馔的菜單。

與中國很早就開始食用竹荪的情況相對照,國外人士對竹荪是完全無知的。公元1911年有人将竹荪寄往日本推薦,日本才開始有人食用。而在歐洲,将竹荪稱贊為“真菌之花”的高又曼竟然說:“人們如果不是為了采集浸漬标本,是沒有勇氣去接觸這種散發着令不愉快氣味的菌類的”。這既反映了他們的偏見,也說明了國外産的竹荪多具異味不好食用,他們并沒有接觸到真正美觀味的竹荪。

直至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派遣特使基辛格來中國,受到了我國政府的盛宴款待。當時即有美國記者馬文·卡布爾在《基辛格)一書中寫道“當他從中東,中國等十國旅行二萬五千裡歸來時,真好像是被周恩來用三絲魚翅和竹荪芙蓉湯喂胖了”。

其豔羨之情,溢于言表。基辛格中國之行的目的是打開美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的大門,的确是當時一件舉世矚目的大事,竹荪之名是以很快傳揚世界各地。随後,日本國首相田中角榮,美國總統尼克松,英國女王伊麗莎白等相繼訪華,對國宴上的竹荪菜肴給予了極高的贊譽、于是。中國竹荪的名氣很快不胫而走。在港、澳、台地區及東南亞,日本、歐美各國漸成消費時尚。以至于在20世紀70年代因貨源奇缺而每千克值4000——6000港元,即每千克竹荪可換黃金50克的高昂價格。因推動了國内對野生竹荪馴養進行栽培的研究與生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