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新聞Knews記者 黃豔琳
2021-09-09 19:41
最近全世界都被阿富汗問題吸睛,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圍繞伊朗核問題又生變數。
當地時間9月8日,正在德國通路的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發出警告稱,伊朗重返核協定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而就在此前一天,國際原子能機構釋出一份措辭嚴厲的報告稱,德黑蘭方面暫停了國際原子能機構對其核活動的一些檢查後,核監測工作受到了“嚴重破壞”。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資料圖)
今年4月開始,伊核協定相關方會談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舉行,讨論美伊恢複履約問題,迄今已經舉行了六輪。第七輪談判何時開始?在萊希6月份當選後,曾表示兩三個月内不太可能重新開機恢複伊核協定的談判。8月初以色列油輪遇襲事件發生,多國又将矛頭指向伊朗,令“伊核協定”的去存受到空前挑戰,談判陷入僵局。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教授範鴻達認為,從目前的态勢來看,對于維也納談判,歐美特别是美國的緊迫感和伊朗的慢節奏形成鮮明對照。
2021年4月起,維也納會談已經舉行了六輪
2015年7月,伊朗與美、英、法、俄、中、德六國達成伊朗核問題全面協定。但在2018年5月,美國特朗普政府單方面退出伊核協定,重新開機并新增一系列對伊制裁措施。2020年12月,拜登政府表示願意重新加入伊核協定,但将尋求在新一輪談判中延長“限制伊朗生産裂變材料”的期限,還希望增加伊朗的阿拉伯鄰國為談判方。
範鴻達分析,首先,依照伊核協定的相關條款,伊朗正在迅速推進自己的核發展,這令美國及其歐洲和其他地方的一些夥伴深感不安。其次,近些年來伊朗萊希總統和阿米爾阿蔔杜拉希揚外長一再表示,發展與鄰國和亞洲國家關系是伊朗新政府的優先選項之一。這些新發展令美國及其盟友更希望盡快解決重返伊核協定問題,這樣既可以消除伊朗核發展帶來的挑戰,也可以與伊朗建立和保持良好關系。
重返談判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範鴻達認為,解鈴還須系鈴人,當初是美國一意孤行退出伊核協定的,如今要傳回,華盛頓理應首先做出積極姿态。不過,美國針對伊朗的制裁有多種原因,并不是簡單的一個行政指令就可以很快取消的,尤其美國存在強大的反伊朗和反伊核協定的力量,這已經決定了華盛頓暫時滿足不了伊朗的談判要求。
另一方面,剛剛當選伊朗第八任總統的萊希,作為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内伊的關門弟子,本就是“反美鬥士”的存在,萊希當選後曾表示不會會見美國總統拜登,近日,萊希又稱阿富汗問題表明,美國人在任何地方的存在不僅不會帶來安全,反而會破壞安全。
伊朗新總統萊西
據伊朗總統官網消息,9月4日晚在首次面向群眾的電視直播采訪中,萊希又說,伊核談判已提上伊朗新政府的日程,但同時表示,談判是一種外交選項,但在壓力和威脅下進行談判是“完全不可接受的”。
範鴻達指出,在面對恢複伊核協定的維也納談判時,美國也需要明白,靠恐吓與打壓來實作自己目的的日子已經過去了。美國在阿富汗的慘敗已經再次證明,美國已經不再是過去的那個美國了,就像世界已經不再是原來的世界。
(看看新聞Knews記者 黃豔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