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當地時間5月10日18時許,巴勒斯坦加沙地帶的武裝人員開始向以色列境内發射火箭彈,以色列軍方立即給予報複式的軍事打擊,巴以軍事沖突再次爆發。在巴勒斯坦問題被邊緣化多時之後,巴勒斯坦以這樣的方式再次進入人們的視野。
加拉赫教長街區争端引發本輪巴以沖突
加沙武裝人員5月10日發動火箭彈襲擊以色列的直接導火索,是當天巴勒斯坦群眾在自己的宗教聖地阿克薩清真寺區與以色列爆發嚴重沖突,造成300餘人受傷。而在三天前的5月7日,以色列警察和巴勒斯坦群眾已經在阿克薩清真寺區發生了導緻200餘人受傷的嚴重沖突。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沖突中以色列警察在被穆斯林視為神聖之地的阿克薩清真寺區使用了軍用器具,這對穆斯林情感造成很大沖擊。加沙地帶武裝人員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于5月10日傍晚向以色列發起了火箭彈襲擊。按照加沙武裝組織的說法,這是對以色列在耶路撒冷惡劣行徑的回應。
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警察接連在阿克薩清真寺區爆發嚴重沖突,與伊斯蘭教“喜慶、吉祥和尊貴”的齋月有關,與猶太人和巴勒斯坦人在東耶路撒冷加拉赫教長(Sheikh Jarrah)街區的沖突更有直接有關。
加拉赫教長街區是東耶路撒冷一個非常著名的巴勒斯坦人聚集地,其名稱緣于此地的“加拉赫教長墓”。加拉赫教長在阿拉伯曆史上可謂是地位顯赫,他曾是上司穆斯林反抗十字軍東侵的大英雄薩拉丁的醫生和重臣。公元12世紀他于現在的加拉赫教長街區建立了一所學校(或被稱之為小型清真寺),死後他就埋葬在這所學校地下。
19世紀中期加拉赫教長街區逐漸形成巴勒斯坦精英聚集的現代穆斯林社群,著名的胡塞尼家族(al-Husayni clan)就在其中。此後加拉赫教長街區一直是耶路撒冷的一個核心穆斯林區。1967年以色列占領東耶路撒冷,之後有猶太人組織宣稱,早在奧斯曼帝國時期猶太人就購買了這個街區的一些土地,是以他們要求生活其中的阿拉伯人或者搬走,或者向自己交租金,一些巴勒斯坦人對此當然加以拒絕。
但是之後以色列法院不斷做出有利于猶太人的判斷,于是幾戶巴勒斯坦人家庭的居住地被猶太人占了過去。至今,本地區仍有數個巴勒斯坦家庭面臨被驅趕的命運。是以,自今年四月份以來,加拉赫教長街區成為巴勒斯他人和猶太人鬥争的焦點區域,不管是猶太人右翼政黨還是阿拉伯裔政黨,都紛紛在這個問題上發聲,并且在這個街區多次發生了兩族人的激烈沖突。以色列官方把加拉赫教長街區沖突定性為“财産糾紛”。
按照既定安排,5月6日原本是以色列最高法院宣判一些地産房産最終歸屬的日子,一些巴勒斯坦人在耶路撒冷舉行了抗議活動。而且,此時正處于本年度的穆斯林“齋月”期,5月7日星期五又是許許多多的穆斯林特别希望去阿克薩清真寺做禮拜的日子,于是加拉赫教長街區的沖突轉移到阿克薩清真寺區,并且接連在神聖的阿克薩清真寺區發生了嚴重沖突。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講,加拉赫教長街區的狀況就是巴勒斯坦百餘年來的政治和地理發展縮影。
三國大選對巴以沖突的影響
本輪次的巴以沖突能夠更新到目前這種程度,與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大選也有較為密切的關系。而伊朗6月份的大選很可能會影響到接下來的巴以沖突走勢。
2021年4月底,巴勒斯坦總統阿巴斯(Palestinian President Mahmoud Abbas)宣布推遲了原定于5月22日進行的立法委員會選舉(Palestinian legislative election),目前看來原定于7月份的巴勒斯坦總統選舉也産生了很大的不确定性。阿巴斯總統推遲選舉的公開的理由,是以色列對東耶路撒冷的巴勒斯坦選民能否順利參加投票立場不明。
其實,阿巴斯總統所隸屬的法塔赫(Palestinian National Liberation Movement)内部分裂和選舉競争力不足,才是推遲這次選舉的根本原因。如果按照原定計劃進行投票,目前控制加沙地帶的哈馬斯(Islamic Resistance Movement)很可能會像在2006年上一次立法委員會選舉中那樣再次獲勝。顯然,哈馬斯非常不滿意推遲這次巴勒斯坦選舉。而且,為了今後的選舉,包括哈馬斯在内的巴勒斯坦各政治力量必定會進行争取選票的競争。這是此次哈馬斯主動向以色列發起軍事攻擊的背景之一。
以色列内塔尼亞胡總理當然也有對加沙地帶采取軍事行動的國内政治考量。在兩年内進行了四次大選後,現任的内塔尼亞胡總理沒能如期在5月4日午夜完成組閣,随後以色列新政府組閣權落入内塔尼亞胡的競争對手拉皮德(Yair Lapid)手中。這次巴以軍事沖突爆發後,以色列國内阿拉伯裔公民和猶太人關系趨于緊張,原本有望得到以色列阿拉伯人政黨支援的拉皮德,基本也很難再會和阿拉伯人政黨合作了。競争對手組閣不順利,以及國家處于戰争狀态中,顯然有利于現任總理的内塔尼亞胡。
除了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大選給目前的巴以沖突造成影響外,六月份即将進行的伊朗大選也有可能産生一些影響。衆所周知,巴勒斯坦的哈馬斯和黎巴嫩的真主黨與伊朗關系密切,叙利亞境内也有伊朗的力量。如果巴以戰事繼續更新,以色列不得不考慮本土會遭受來自黎巴嫩和叙利亞攻擊的可能。伊朗接下來的總統大選氛圍顯然會增加這種可能性。
本次巴以沖突基本可控
自本輪巴以軍事沖突發生以來,不少人認為中東新的一場大戰即将來臨。坦率講我不認同這樣的觀點。我認為巴以沖突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迄今來看,雖然加沙武裝組織的火箭彈與以前相比的确更新換代進步了不少,但是與強大的以色列武裝相比,加沙的軍事打擊能力仍然非常軟弱。從軍事的角度講,以色列軍方擊潰加沙武裝力量是很輕松的事情。
但是以色列也有它自己的擔憂。如果以色列用兵太過分的話,一些國家和力量不會坐視不管。近日以色列本土遭受的火箭彈等的襲擊已經說明,以色列本土并非是安全之地,戰事一旦更新擴大,以色列隻會遭遇到更為猛烈的本土襲擊。是以,不管是加沙地帶的武裝組織還是以色列的決策者,他們都不會任憑局勢長期惡化下去。
現在迫切的需要是聯合國、埃及和阿聯酋等與以色列建交的阿拉伯國家、土耳其以及一些世界大國要盡快開展切實有效的調解工作。我相信國際調解會對降低甚至消除這次巴以沖突起到良好作用。在這個過程中,美國尤其要起到積極作用。
在很大程度上講,美國上屆政府宣布承認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抛出所謂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亞布拉罕協定”等,都進一步傷害到巴勒斯坦人的利益,惡化了巴以關系。作為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美國必須要為自己的政策後果負責,更要承擔其應有的大國責任。
非常遺憾的是,盡管作為本月聯合國安理會輪值主席國的中國一再倡導,但是直到今天,美國仍然在拖國際社會積極調解這輪巴以沖突的後腿。美國此舉對沖突之中的巴以雙方和中東地區發展都會造成嚴重傷害。美國務必要盡快參與到國際社會調解巴以沖突的積極行動中。
(範鴻達 上海外國語大學中東研究所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