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齊國争霸:管仲好套路!尊王攘夷,好口号一字千軍

作者:老喬聊戰
齊國争霸:管仲好套路!尊王攘夷,好口号一字千軍

管仲

齊國争霸:管仲好套路!尊王攘夷,好口号一字千軍

在曆代戰争中,通過合理的定位,好的一句口号,勝過一支軍隊。

尊王攘夷的故事首次出現在中國東周的春秋時期,而“尊王攘夷”這一詞最早見于《春秋公羊傳》中。字面上的意思就是維護君王的統治,排斥外族的侵略。而春秋時期執行這個尊王攘夷的主人公就是齊國的第一位霸主,齊恒公。

喊出這個口号的人是齊桓公,他的終極目的是什麼呢?就是争霸!

或許有人會問,竟然都争霸了,為什麼不謀天下呢?當時齊國雖然強大,但遠遠沒有強大到一家獨大的程度。論人口及GDP,齊國或許也隻占當時東周名義上轄下的十分之一左右。

在這種情況下,想要謀天下自然不容易,就連争霸,都不能明目張膽,得有一個好的名目。隻有這樣,才能一呼百應,讓其他大大小小的諸侯國圍着自己轉,壯大齊國的同時,也做好天下警察的角色。

對外,東周依然和西周一樣,面臨着遊牧民族的侵擾。對内,周王室越來越衰微,别說大的諸侯國,就連小的諸侯國有時候都去去欺負周王室。

齊國為什麼不欺負周王室呢?這個問題同樣可以放在東漢末年曹操的政策上。

“尊天子以令諸侯。”

至少,名義上天子始終是天子,不管你内心如何瞧不起,如何想取而代之。但力量還不足夠強大的時候,以維護天子名義發動戰争,明面上諸侯都不敢反對。

這就是對内和對外的共同需求點。

管仲替齊桓公做的這個戰略定位,甚至比數百年後的曹操高明很多。于是,齊桓公成了春秋時候的第一霸主。

公元前655年,周惠王有過廢除太子的動向,但是被齊恒公得知了。于是齊恒公率領諸侯君主在首止同周惠王會盟,齊恒公以天下諸侯的意向,确立了周朝太子的正統地位。

第二年,考慮到當初會盟首止時,鄭國不出會,齊恒公率領聯軍前去讨伐鄭國。後來周襄王即位,齊恒公同諸侯一同與周襄王的使者會盟,承認周襄王的王位。公元前651年,在葵丘齊恒公和魯國、宋國、曹國等諸侯國會盟,見證了宰孔代表周王封齊恒公為諸侯長,由此春秋出現了一霸。

齊恒公身為春秋諸侯長,有着維護華夏文明的責任。當山戎發兵攻打燕國的時候,燕國抵擋不住,燕國國君向齊恒公求救。于是齊恒公派兵攻打山戎,一直打到了孤竹,将山戎逐出燕國國境。當山戎攻占了刑國,毀掉了刑國都城後,齊恒公率軍救刑國。齊國軍隊又一次成功擊退山戎,還幫助刑國在夷儀建立了新的都城。另外齊恒公還率聯軍伐楚,逼迫楚國向中原的周王室進貢,楚國也加入了齊國的聯盟中,尊齊國為諸侯長。

齊恒公的尊王攘夷一方面成功阻止了外敵對華夏文明的侵襲,另一方面也為齊國的霸業顯得更加合理合法,後世就很多諸侯王效仿齊恒公。

當然,這個口号之是以能成功,除了戰略上的“以力假仁”外,這也是當時天下的人心所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