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既然管仲是一個“窩囊廢”,那為何齊桓公還要重用他?跟此人有關

作者:方圓讀書

說起“管仲”,你肯定不陌生了,他是中國古代春秋時期著名的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同時也是著名的經濟學家,其對經營管理尤為擅長。

齊桓公時期,他得到鮑叔牙的推薦,擔任國相,輔佐齊桓公全方位打造齊國,使其在政治上成為周王室的“代理人”,在軍事上成為攘夷的“急先鋒”,在經濟上成為天下第一富國。

在管仲的輔佐下,齊桓公更是一躍成為“春秋五霸”之首,聲名鵲起,令天下諸侯膽寒。

在當時,齊國已然成為了天下遊戲的制定者!

既然管仲是一個“窩囊廢”,那為何齊桓公還要重用他?跟此人有關

管仲去世後,被後人尊稱為“管子”,被譽為是“華夏第一相”、“聖人之師”、“華夏文明保護者”等。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奇才,在發際之前卻是一個出了名的“窩囊廢”,在事業上留下了很多很不好的記錄。

既然管仲是一個“窩囊廢”,那為何齊桓公還要重用他?跟此人有關

首先,他的工作能力很差,在給齊國國君打工時,他就先後被炒了三次鱿魚。

其次,他貪生怕死,曾三次指揮作戰皆以失敗告終,而且每次作戰他都成功地逃跑了。

最後一點,他沒有節操。在輔佐公子糾争奪國君之位失敗後,同僚召忽不屈而死,他卻貪生怕死,就算是屈辱的當囚徒,也要活下去。

當然,在一些史書上,則将管仲的這一行為,看作是“大局觀”的表現,亦或是為了保護公子糾。

這些并非筆者胡編亂造,在司馬遷的《史記·管晏列傳第二》中就有明确記載:

“吾嘗三仕三見逐于君,鮑叔不以我為不肖,知我不遭時也。吾嘗三戰三走,鮑叔不以我為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糾敗,召忽死之,吾幽囚受辱,鮑故不以我為恥,知我不羞小節而恥功名不顯于天下也。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

好在管仲确實有真才實學,而且最後也成功了,要不然他的這些經曆,就真的隻能成為“黑曆史”了!

但我們也不禁好奇:既然管仲是個“窩囊廢”,那為何齊桓公還要重用他呢?

既然管仲是一個“窩囊廢”,那為何齊桓公還要重用他?跟此人有關

其實,這還多虧了管仲的知音好友——鮑叔牙!

也許當時,管仲在别人的眼裡就是一個真正的“窩囊廢”,工作能力差不說,還貪生怕死,缺乏節操。

但管仲的老友、齊國的權臣鮑叔牙卻不這麼認為,他不僅向齊桓公極力推薦了管仲,而且還主動将自己的優渥待遇給讓了出來。

鮑叔牙告訴齊桓公:如果你想讓齊國在各諸侯國之間稱霸,那麼就必須要将管仲擢升為相國。

最後,在鮑叔牙的極力推薦之下,管仲終于得到了齊桓公的重用。

而事實也證明,鮑叔牙的确沒有看走眼,他沒有以一時的成敗論人才。

既然管仲是一個“窩囊廢”,那為何齊桓公還要重用他?跟此人有關

在鮑叔牙看來,管仲三次被老闆炒鱿魚,并非能力不行,而是時機未到。

至于管仲指揮打了三次敗仗,每次一次都成功“逃走”了,也并不是他貪生怕死,而是因為家裡有老母親要贍養,有後顧之憂。

至于管仲甯願忍辱負重做囚徒,也不是他不知廉恥,而是因為他懂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道理。

對于鮑叔牙給出的這些理由,也許在今天看來有些可笑,似乎是一種有意的辯解。

但其實當我們仔細想一下,就會發現:鮑叔牙是一個非常厲害的人,他不但懂管仲,更懂得用人之道。

既然管仲是一個“窩囊廢”,那為何齊桓公還要重用他?跟此人有關

人才能否施展他的才華,除了他本身具有的素質之外,其實還有一個配置的問題。

而這些配置,則包括人事配合、信任程度、資金狀況,乃至是家庭安置等。

比如喜歡看《水浒傳》的人都知道“楊志押運生辰綱”的故事,楊志是押送生辰綱的最佳人選,但上級卻給他配置了惡劣的幫手,最後導緻功敗垂成。

同樣的,管仲在發際之前,周邊的配置都不好,其能力自然就發揮不出來,是以也就自然而然顯得比較“窩囊”了。

很多人都說“是金子在哪兒都會發光”,但殊不知,金子發光也需要外部光源的照射才行。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