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選好座右銘這面鏡子(有感)

人有座右銘,如有嚴師在側,似有警鐘懸耳;如一面鏡子,常照提醒、事事監督,用來督促、鞭策、激勵自己,作為奮發進取的力量源泉。對一個人的學習、生活、工作、事業都大有裨益。

所謂座右銘,是把一些富于訓誡、警示自己的格言寫在書夲、擺在自己座位的左右側,制成條幅挂在家或辦公室的牆壁上,統統稱為“左右銘”,用以修身養性,陶冶情操。

選好座右銘這面鏡子(有感)

古今中外,大凡注重修身進德或砺志圖強的仁人志士,大都非常珍惜“座右銘”的作用,就像面前一面鏡子,恭行不違。據史載,春秋五霸之一的齊桓公死後,國人為他建造了廟堂,四時祭祀。

一天,孔子領着學生朝拜桓公廟堂,見靈位右側擺一種叫欹器的東西,孔子不識此物,便詢問管香火的廟祝得知是欹器。孔子猛然想起說:“吾聞宥坐之器者,虛則欹,中則正,滿則覆。”孔子回頭對學生說:讀書亦如此,驕傲自滿有比招損,你等切記!”他回家後,請人做了個欹器,放在座位右側,用以警示自己,謙遜不驕,永不滿足。

馬克思的座右銘是:“思考一切。”前蘇聯大文豪高爾基的座右銘是:“我願終生是學生。”毛澤東主席在湖南第一師範讀書時,為告誡自己學習要持之以恒,寫下了:“貴有恒,何必三更睡五更起;最無益,隻怕一日曝十日寒。”這一座右銘。

選好座右銘這面鏡子(有感)

周恩來總理在青年時代的座右銘是:“與有肝膽人共事,從無字句處讀書。”陳毅元帥的座右銘是:“滿招損,謙受益,莫伸手,終日乾乾,自強不息。”著名畫家徐悲鴻有句座右銘是:“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在人的經曆中,讀讀這些座右銘,總能給人以啟示和教益。

中外衆多著名有識之士是以在曆史上寫下熠熠發光的詞句,跟他們的努力實踐自己的座右銘是分不開的。社會上不可能人人成為偉人、名人、明星,但凡夫俗子能有條座右銘擺在自己面前,就像挂起一面鏡子,時時照看,提醒自己,朝夕檢點,以鞭策自己,找出差距,不斷進步,以改變個人的命運。

上世紀70年代,我在新疆師政治部工作時,看到宣傳科幹事于國明辦公桌寫擺着“時間對于誰都是在奔跑的”這句莎士比亞名句。他在工作中分秒必争,不讓一日虛度,業餘時間閱讀新聞寫作書籍,寫了許多部隊貫徹上級訓示精神的一些好的經驗及湧現出官兵艱苦奮鬥先進典型,稿件隔三插五見諸軍區報、解放軍報及當地省市報刊。

選好座右銘這面鏡子(有感)

被官兵們譽為師政治部“一支筆”。他1978年由新疆轉業到青島海關,辦公桌擺放座右銘:“牢記入黨誓言,廉潔行政”。以警示自己,做一個政治上的明白人,很有針對性。他發揚部隊艱苦奮鬥的光榮傳統,努力學習海關專業知識,不恥下問,勤奮工作,經過地方的磨練,升任青島海關副關長。

退休後,家裡桌子玻璃台下擺着“難忘軍情,永愛國防”。他把在軍營16年艱苦歲月記錄下來,寫了《難忘的軍營》和詩《柳葉集》兩本10多萬字書,分别贈予省内外一起戰鬥過的師軍級幹部及轉業地方退休的老戰友。兩本書寫出了對老部隊的思念與牽挂,激起了老兵的共同心聲,是真心的坦露,散發着軍旅的氣息,讀後耐人品味。想必他是從座右銘中汲取了精神力量,是以,選好座右銘很值得提倡。

無數事例證明,無論什麼年齡段的人,能有幾條座右銘擺在自己面前,不僅能給人以向上的精神力量,還能感染到他人,确實是一件好事。用好座右銘,可以影響一個人的前途,改變一個家庭的命運。

(作者:于道明進階政工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