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第一相”管仲,一般都很少人了解他,不過大家都聽說過他的名号,他是中國古代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中國曆史上第一個下令開設青樓的人。他的祖先是姬姓的後代,是以與周王室是屬同宗。父親管莊是齊國的大夫,後來家庭衰落了,到管仲這一代時就已經很貧窮了。是以管仲為了謀生,做過當時認為是微賤的商人。他到過許多地方都接觸過很多不同的人,見過許多世面,進而也積累了豐富的社會經驗。

在公元前674年,齊僖公駕崩後留下三個兒子,太子諸兒、公子糾和小白。齊僖公走後太子諸兒即位,名為齊襄公。太子諸兒雖然最大是以上位,但品德不好,齊國的前途令國中老臣深為憂慮。當時,管仲和鮑叔牙分别輔佐公子糾和公子小白。一對好友,給兩個公子當師傅實在美哉。不過鮑叔牙當初對齊僖公指令其輔佐公子小白很不滿意,常常謊稱生病而不去。齊僖公知道小白将來沒有希望繼承君位,又以為他沒有才能,才讓他輔佐小白。而管仲卻不以為然,當他了解内情後,勸導鮑叔牙說:“國内諸人因厭惡公子糾的母親,以至于不喜歡公子糾本人,反而同情小白沒有母親。将來統治齊國的,非糾即白。公子小白雖然沒有公子糾聰明,而且還很性急,但卻有遠慮。不是我管仲,無人了解公子小白。公子糾即使日後廢兄立君,也将一事無成。到時不是你鮑叔牙來安定國家,還有誰呢?”這樣,鮑叔牙聽從了管仲的意見,出來接受任命,全心全意地侍奉小白。
不久之後,齊襄公與他的妹妹文姜暗地私通,醉殺了文姜的丈夫魯桓公。對此,具有政治遠見的管仲和鮑叔牙都預感到齊國将會發生大亂。是以他們都替自己的君主想方設法找出路。公子糾的母親是魯君的女兒,是以管仲和召忽就保護公子糾逃到魯國去躲避。公子小白的母親是衛君的女兒,衛國離齊國太遠,是以鮑叔牙就同公子小白跑到齊國的南鄰莒國去躲避。公子糾和公子小白去的地方雖然一南一西,打算卻都是一個,都是靜觀事态的發展,伺機而動。
在公元前686年齊國内亂終于爆發。齊襄公的叔伯兄弟公孫無知因齊襄公上位後,齊襄公廢除了公孫無知原來享有的特殊權利而惱怒,勾結大夫闖入宮中,殺死了齊襄公,自立為國君。公孫無知在位僅一年有餘,齊國的貴族又殺死公孫無知,一時齊國沒有了君主,一片混亂。兩個逃亡在外的公子,一見時機成熟,都想急忙設法回國,以便奪取國君的寶座。
齊國在公孫無知被殺死後,商議擁立新君的各派勢力中,正卿高溪勢力最大,他和公子小白自幼相好。高溪又同另一個大夫國氏勾結,暗中派人急去莒國請公子小白回國繼位。公子小白接信後又和鮑叔牙仔細分析國内形勢,然後向莒國借了兵車,日夜兼程回國。魯莊公知道齊國無君後,也萬分焦急,立即派兵護送公子糾回國。後來發現公子小白已經先出發回國。
管仲于是決定自請先行,親自率領軍隊到莒國通往齊國的路上去截擊公子小白,後來正好遇見公子小白的大隊車馬。管仲非常沉着,等公子小白車馬走近後就操起箭來對準射去,隻聽哨啷一聲,一箭射中公子小白應聲倒下。管仲見公子小白已射死,就率領人馬回去。不過公子小白卻沒有死,管仲一箭射中他的銅制衣帶鈎上,公子小白急中生智裝死倒下。經此一驚,公子小白與鮑叔牙更加警惕,飛速向齊國挺進。當他們來到臨淄時,由鮑叔牙先進城裡勸說,齊國正卿高氏和國氏都同意護立公子小白為國君,于是公子小白就進城順利地登上君位,這就是以後曆史上有名的齊桓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