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第一相”管仲,一般都很少人了解他,不过大家都听说过他的名号,他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下令开设青楼的人。他的祖先是姬姓的后代,所以与周王室是属同宗。父亲管庄是齐国的大夫,后来家庭衰落了,到管仲这一代时就已经很贫穷了。所以管仲为了谋生,做过当时认为是微贱的商人。他到过许多地方都接触过很多不同的人,见过许多世面,从而也积累了丰富的社会经验。

在公元前674年,齐僖公驾崩后留下三个儿子,太子诸儿、公子纠和小白。齐僖公走后太子诸儿即位,名为齐襄公。太子诸儿虽然最大所以上位,但品德不好,齐国的前途令国中老臣深为忧虑。当时,管仲和鲍叔牙分别辅佐公子纠和公子小白。一对好友,给两个公子当师傅实在美哉。不过鲍叔牙当初对齐僖公命令其辅佐公子小白很不满意,常常谎称生病而不去。齐僖公知道小白将来没有希望继承君位,又以为他没有才能,才让他辅佐小白。而管仲却不以为然,当他了解内情后,劝导鲍叔牙说:“国内诸人因厌恶公子纠的母亲,以至于不喜欢公子纠本人,反而同情小白没有母亲。将来统治齐国的,非纠即白。公子小白虽然没有公子纠聪明,而且还很性急,但却有远虑。不是我管仲,无人理解公子小白。公子纠即使日后废兄立君,也将一事无成。到时不是你鲍叔牙来安定国家,还有谁呢?”这样,鲍叔牙听从了管仲的意见,出来接受任命,全心全意地侍奉小白。
不久之后,齐襄公与他的妹妹文姜暗地私通,醉杀了文姜的丈夫鲁桓公。对此,具有政治远见的管仲和鲍叔牙都预感到齐国将会发生大乱。所以他们都替自己的君主想方设法找出路。公子纠的母亲是鲁君的女儿,因此管仲和召忽就保护公子纠逃到鲁国去躲避。公子小白的母亲是卫君的女儿,卫国离齐国太远,所以鲍叔牙就同公子小白跑到齐国的南邻莒国去躲避。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去的地方虽然一南一西,打算却都是一个,都是静观事态的发展,伺机而动。
在公元前686年齐国内乱终于爆发。齐襄公的叔伯兄弟公孙无知因齐襄公上位后,齐襄公废除了公孙无知原来享有的特殊权利而恼怒,勾结大夫闯入宫中,杀死了齐襄公,自立为国君。公孙无知在位仅一年有余,齐国的贵族又杀死公孙无知,一时齐国没有了君主,一片混乱。两个逃亡在外的公子,一见时机成熟,都想急忙设法回国,以便夺取国君的宝座。
齐国在公孙无知被杀死后,商议拥立新君的各派势力中,正卿高溪势力最大,他和公子小白自幼相好。高溪又同另一个大夫国氏勾结,暗中派人急去莒国请公子小白回国继位。公子小白接信后又和鲍叔牙仔细分析国内形势,然后向莒国借了兵车,日夜兼程回国。鲁庄公知道齐国无君后,也万分焦急,立即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国。后来发现公子小白已经先出发回国。
管仲于是决定自请先行,亲自率领军队到莒国通往齐国的路上去截击公子小白,后来正好遇见公子小白的大队车马。管仲非常沉着,等公子小白车马走近后就操起箭来对准射去,只听哨啷一声,一箭射中公子小白应声倒下。管仲见公子小白已射死,就率领人马回去。不过公子小白却没有死,管仲一箭射中他的铜制衣带钩上,公子小白急中生智装死倒下。经此一惊,公子小白与鲍叔牙更加警惕,飞速向齐国挺进。当他们来到临淄时,由鲍叔牙先进城里劝说,齐国正卿高氏和国氏都同意护立公子小白为国君,于是公子小白就进城顺利地登上君位,这就是以后历史上有名的齐桓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