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管清友:2021樓市政策微調的三個信号

文章/新浪财經觀點領袖 專欄作家 關青友

管清友:2021樓市政策微調的三個信号

編者按

今年,"三紅線"規範房企融資,"兩紅線"集中管理住房貸款,新房價格嚴格限價,二手房實行價格引導,樓市調控不斷更新,房地産邏輯全面重塑,住房成為主旋律。在此背景下,樓市加速清算,回歸居住源頭,不少戰略預測不佳的房企舉步維艱,迎來了前所未有的考驗。尤其是恒大風險敞口之後,房地産開發商的生活更加艱難,近期樓市可謂多變,政策重重。昨日,哈爾濱釋出穩定樓市"十六條",打響了拯救城市的第一槍,作為全國首個發放綜合效益的省會城市,它釋放了非常強烈的政策信号,值得深思。為此,我們幫助您厘清樓市的底層邏輯,解讀近期的重磅熱點,并給出未來趨勢分析。

雖然居民資産大流動,加速了從房地産向金融資産的轉變,特别是房地産邏輯發生變化後,投資屬性逐漸減弱。然而,房地産也有住宅物業,在剛剛需要和改善的現實生活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滿足的環境中,房地産作為生活的必需品,仍然保持着高度的關注。

回歸住宅屬性後,曆史不會簡單重演,房地産的分析架構也發生了明顯變化,以往房價"短期政策、中期政策、長期政策",現在還不完全适用,供需基本面回歸主導,政策的效果也應有所差別。對于住房明顯仍供不應求的核心城市,當政策放松時,需求很可能會改善。價格總是在邊際上定價,無論房價長期收盤在哪裡,政策在短期内仍然是一個好的預測信号;但對于許多住房供過于求的地方來說,政策并不那麼重要,隻能放慢節奏,不會改變趨勢。放松的地方在放松後會下降,但可能會下降得更慢。

近日,樓市政策層出不窮:央行12年例會首次提到"房地産",提出"兩維",引導樓市健康穩定發展,支援合理住房消費,微調啟動;許多地方抵押貸款利率下調,銀行放貸加速,部分地區住房貸款政策放寬,拐點開始出現;哈爾濱多部門聯合發行十六個穩定房地産市場,緩解房企流動性壓力,提升住房需求,打響拯救市場的第一槍。特别是近期通脹加速,新一輪漲價已經到來,建材行業價格全面上漲,原材料價格上漲到裝修終端建設,成本上漲加劇了房價上漲的擔憂。

但目前,無論是央行罕見的聲明,還是各地政策放寬,主要都是局部小動作,并沒有降低首付比例、降低抵押貸款利率等全面大動作。央行第一次提到"房地産",主要是保證第一套正當需求和第二套改善的正常住房消費需求,保護合理的住房消費權。在堅持"兩條紅線"住房貸款集中管理和嚴格審查貸款資質的基礎上,第一套差異化信貸支援至多是結構性微調調整,整體房地産信貸政策難以大幅松動。廣州、佛山、蘇州等地開始降低抵押貸款利率,主要是因為前期抵押貸款利率大幅上升,處于較高水準,更多的是糾正偏差優化,避免誤傷剛需,抵押貸款或滿足首付來源合規,具備抵押貸款申請資質、銀行流量兩倍覆寫貸款等基本要求。雖然哈爾濱做出了很多努力:一方面,通過降低預售許可證标準,加快預售資金返還,降低土地增值稅預征稅率,支援房企推廣活動,降低房企購地成本,預兆減輕了房企負擔;另一方面,通過增加對人才和新公民購房補貼,放寬二手房公積金貸款期限,降低公積金貸款門檻,降低較高價的電梯大廈生活成本,合理引導釋放正當需求。但這僅僅是為了穩定某些領域的市場,在住房而不是投機的架構内并沒有完全放松。建材價格的上漲引發了人們對房價上漲的擔憂,有些反應過度,我們不能低估政府調節樓市的決心,房地産不是炒房不是一句空話。更重要的是,價格本質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而不是由成本決定的,更不用說裝修成本在房價上沒有那麼高。

雖然目前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但頂層多次重申"不以房地産短期内刺激經濟的手段",房地産政策很難有全球寬松,最多會有一些差異化的邊際放松, 隻需要把握信号,選擇機會進入市場。未來,房價分化将進一步加劇,核心城市和核心地區不一定能夠跑赢通脹,萎縮城市必然逃脫跌落的命運,投資成本效益會越來越低,不建議配置太多。以下是我們對房地産市場未來的一些判斷:

01

房地産邏輯:房地産不是投機是主基調,住一個家是目标,房地産加速去金融化

供給側"三紅線"規範房企融資,需求側"兩紅線"集中管理住房貸款,對新房實行嚴格的限價,對二手房實行價格引導,不斷更新樓市調控,加速房地産去金融化, 标志着高杠杆、高負債、高周轉率的房地産模式的終結,房地産從金融業向制造業的轉變,房地産的金融屬性減弱,房價基本穩定,房地産炒作之口基本受阻,投機的成本效益大幅下降, 回歸居住源頭,供需成為主導因素。

02

房地産政策:精準政策,差異化監管

前提是保證政策連續性,穩定樓市,支援正需。

它大緻可分為三類:

第一類是一線城市,如北方、上海、廣州、深圳等市場基礎良好,需求旺盛,不會有大幅度放松,因為政策一旦略有放松,就可能出現大幅反彈。

第二類是新一線所代表的熱點城市,如南京、蘇州、杭州等。這種城市市場基礎較好,對政策的敏感度比較高,可能會有一些小花招鼓勵剛需要,謹慎寬松,比如變相降低結算門檻,放寬購買限額,放寬價格限制,降低預售門檻,增加公積金貸款金額, 取消銷售限制,減少稅費。

第三類是三四線城市,市場基礎較差,普遍面臨人口外流和需求萎縮的問題,即使完全放松,也無濟于事。哈爾濱原本沒有購置限額,最低首付比例隻有20%,一直是全國最低水準,主流是30%,隻有8個城市隻有20%,但房地産市場持續低迷,供過于求,庫存積壓,這次是全面寬松,也增加了購置補貼,預計其他三四線城市壓力較大也會效仿, 短期内可能會有谷底效應,但可持續性可能不強。

03

按揭利率:主要是穩定,差異化信用保護剛好需要,最嚴格、最緊的時期已經過去

今年以來,很多地方住房貸款利率上升,銀行住房貸款金額不足,貸款周期變長。央行例會首次提到房地産後,要求"維護住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部分地區抵押貸款利率下調,銀行貸款加速,這隻需要迎來久違的好消息。預計住房貸款政策最嚴格、最緊的時期已經過去,錯誤地收緊抵押貸款政策的行為将逐漸糾正"隻是需要"的行為,試圖保護"剛需要"和"剛好改變"的正常住房消費需求,但在美聯儲逐漸縮減和高通脹的背景下, 很難有明顯的下降趨勢,最近的下行調整是前期增幅較大的區域。

04

房價走勢:核心城市相對穩定,三四線存在回調風險

未來房價的一大特點是結構性分化,而且會越來越明顯。目前,國内房地産價格沒有大幅同步上漲的基礎,進入城鎮化後半段後,人口将繼續聚集在核心大城市和大都市地區,進而為房價提供支撐。預計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等核心城市将相對穩定,非核心城市應保持警惕,防範風險。需要強調的是,住房仍然是主基調,核心城市雖然具有長期價值,但收入遠低于以前,稍微好一點的情況也勉強能跑赢通脹。

05

時機:對于剛需要的,熱門城市熱地産的新房應該盡快上車,二手房也可以等一下

未來,房地産調控将呈現出全面、精準、規範化的特點,尤其是熱點城市調控政策的"多點開花",不留死胡同,難以逆轉。隻是需要盡快适應,熱地産新房力争盡快上車,否則背靠背就越來越難熬。二手房由于指導價格的調節作用而開始出現,仍有調整空間,可以再次選擇。

06

區域選擇:核心城市和核心位置優先

核心城市的幾個要素,一是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二是人口持續淨流入,三是經濟發展基礎良好,四是具有一定的稀缺價值。在核心領域,要考慮地鐵交通、商場、超市、公園、醫療健康配套人文軟體等配套生活硬體。即使在樓市低迷時期,處于良好位置的房産也會更能抵抗跌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