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蒙哥馬利在延安看了公共澡堂,得出了一個結論:不能和中國打陸戰

作者:天擇雜談

自然選擇講座由自然選擇創立,歡迎關注。

1950年冬天,北韓戰場如火如荼,中國平民志願軍和美國率領的16國聯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如果加入南北韓軍,将算作17國聯軍,導緻聯合國軍戰敗, 他們裝備了簡陋的武器裝備,但英國人的損失較小,仍然沒有認真對待中國平民志願軍。

蒙哥馬利在延安看了公共澡堂,得出了一個結論:不能和中國打陸戰

為了向他的主人表示忠誠,英國決心增加在北韓的存在,于1950年冬天指令駐港英軍第29旅格洛斯特團前往北韓參戰,而法勒·霍克利則是格洛斯特團的上尉。

格洛斯特軍團是英國陸軍的驕傲。在1801年英國遠征埃及期間,該團聲名狼藉,經過頑強的鬥争,英國王室給予了特别嘉獎。

由于雙方的敵人都取得了勝利,女王為每個軍官和士兵的特許軍帽都裝飾了兩個帽徽。僅僅一個半世紀後,在二十世紀中葉,繼承了"曆史榮譽"并對其裝備進行現代化改造的格洛斯特團在新的東部戰場上被中國公民志願軍楊德志部第63軍緻命地擊敗。

在第五次戰役第一階段對美國和中國民主人民軍的征戰中,英軍格洛斯特團第29旅第1營全部被志願軍殲滅,營内有600多人,除129人陣亡外,共有459名官兵放下武器,成為中國民志願軍的俘虜。除了擔任該團團長和第1營長的卡恩斯中校外,還有被稱為"上帝使者"的戴維斯上尉和後來成為北約北歐陸軍總司令的福爾·霍克利上尉。

1953年7月27日,中國和美國在闆門店簽署了《軍事停戰協定》,這意味着中國平民志願軍擊敗了美國上司的"聯合國軍"。

在北韓戰場上,中國平民志願軍以軍隊為主,而聯合國則是三軍的聯合作戰,許多西方軍事專家和将軍都難以了解。

《北韓軍事停戰協定》簽署後,英國陸軍上尉法爾·霍克利(Farr Hockley)作為戰俘獲釋,作為曾與中國軍隊作戰的軍官,他受到時任北大西洋公約組織陸軍副司令蒙哥馬利的接見。

法勒·霍克利上尉告訴蒙哥馬利,中國軍隊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任何國家的軍隊都無法打敗中國軍隊。

雖然這一結論在北韓戰争中得到了證明,但要知道蒙哥馬利作為陸軍元帥,認為自己最精通陸軍作戰,讓我們先了解蒙哥馬利。

蒙哥馬利出生于 1887 年 11 月 17 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期間盟軍最傑出的将軍之一,以成功報道敦刻爾克大撤退而聞名。他指揮了著名的阿拉曼戰役、西西裡登陸和諾曼底登陸,這是他軍事生涯的三大傑作。2002年,蒙哥馬利被BBC評為100位最偉大的英國人中的第88位。

蒙哥馬利在延安看了公共澡堂,得出了一個結論:不能和中國打陸戰

蒙哥馬利被稱為穩态戰大師,但根據西方軍事理論,要打好陣地,就必須具備相應的武器裝備。而在陣地戰中,戰略的要素是次要的,沒有相應的武器裝備,沒有好的戰略就很難發揮作用。

例如,在現實生活中,蒙哥馬利專注于炮火的掩護。沒有強大的火力壓制,不僅無法消滅敵人,而且自己的一方也會遭受大量的傷亡。

但蒙哥馬利作為英國陸軍元帥,并沒有直接與中國軍隊接觸,是以他有兩個問題:

中國軍隊真的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嗎?

其次,如果中國軍隊真的是世界上最強大的軍隊,那麼原因是什麼呢?

當然,除了這兩個問題,蒙哥馬利還有其他問題,帶着各種各樣的問題,蒙哥馬利開始研究中國,研究中國軍隊,1958年,蒙哥馬利結束了50年的兵役并退休了。

退休後,蒙哥馬利更加自由,是以他提出了通路中國的請求,并得到了中國政府的同意,并最終在1960年和1961年兩次通路中國。

蒙哥馬利于1960年5月首次通路中國,但這次通路時間很短。

蒙哥馬利曾經是英國陸軍元帥,擅長體育運動,是以中方讓開國将軍李達全程陪伴他,當時李達是國家體育委員會副主任、國防體育協會理事長,另一位重要人物熊向輝陪同。

通路期間,中方讓他參觀了北京軍區的一個步兵師,期間蒙哥馬利非常詳細地考察了該師連的設施和生活條件,中方則讓他現場觀看了士兵的輕重武器射擊和大規模暗殺表演。

槍擊案和暗殺案都給蒙哥馬利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時,中國軍隊不如西方軍隊先進,但蒙哥馬利認為,中國軍隊使用的武器裝備比西方軍隊多。

不僅如此,通過觀察中國步兵的武器裝備,蒙哥馬利得出了與西方軍事專家不同的結論:

中國軍隊裝備了在中國領土上發動戰争所需的一些武器。有了這些武器,中國就不能發動侵略。中國對合法邊界以外的地方沒有領土野心。

蒙哥馬利隻看了部隊的情況,他認為這次通路并不全面,但第一次通路的時間是固定的,蒙哥馬利提出了第二次通路中國的請求。

1961年9月,當蒙哥馬利再次訪華時,周恩來和陳毅再次确信李達仍将由李達陪同,當然還有熊向輝。

這一次,蒙哥馬利參觀了中國革命博物館和長城。但蒙哥馬利表示,除了與中國上司人會面外,他還希望被允許通路幾個不對西方人開放的城市。

蒙哥馬利在延安看了公共澡堂,得出了一個結論:不能和中國打陸戰

蒙哥馬利認為,他看到的是中國的發達城市,他想看到的所有城市,他想看看中國的貧困地區,他想看看中國沒有做好準備的地方。

周恩來同意了蒙哥馬利的要求,因為蒙哥馬利對中國很友好,他看中國落後的地方是可以的,周恩來訓示由外交部制定具體的行動方針和時間表。周恩來傳喚李達等人時,說:

"讓蒙哥馬利來看看,舊中國遺留下來的貧窮落後和新中國的成就是客觀存在的,讓他自己看,下結論,從本質上了解新中國。

李達和熊向輝按照周恩來的訓示,結合蒙哥馬利本人的要求,陪同蒙哥馬利通路了標頭、太原、西安、延安、三門峽、洛陽、鄭州、武漢、廣州等地。

在蒙哥馬利通路延安期間,發生了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

延安市,簡稱"燕",是陝西省的一個地級市,位于陝西省北部,黃河中遊,黃土高原中部和南部地區。雖然延安是中國革命的搖籃,曾經是紅色聖地,但同時,延安在中國經濟中也是一個非常落後的地方,是以蒙哥馬利認為延安可以更好地反映中國的實際發展。

蒙哥馬利計劃在延安停留三天,延安市委書記發現熊向輝,告訴他延安這麼大的地方,沒什麼值得一看的,三天一定要長,是縮短一點,熊香輝不同意,延安市委書記建議是否指定一些地方讓蒙哥馬利看, 但熊向輝也否認了。

熊向輝知道,凡有指定地點的地方,蒙哥馬利都不一定去,有時沒有指定的地方他要求去,其實蒙哥馬利想看看真實情況,是以熊向輝告訴延安市委書記,具體看什麼地方不指定,蒙哥馬利自己決定。

蒙哥馬利第一天在延安采摘了幾個人洞,結果,水箱裡裝滿了玉米和小米,蒙哥馬利知道他自己采摘的,不可能成為目标,并得出結論,中國沒有普遍的饑荒。

第二天早上,蒙哥馬利早早起床,像往常一樣出去散步。

那是秋天,燕安的早晨有點涼意,蒙哥馬利走出招待所,朝延安街走去,在延安街,蒙哥馬利看到很多人進一間房子,這讓他很陌生,問翻譯的房子在哪裡。

翻譯告訴蒙哥馬利,這是一個公共澡堂,蒙哥馬利沒有打招呼就走了進來,這讓随行人員措手不及,不知道他是什麼意思,于是随行人員跑回招待所舉報利達。李達歎了一口氣,不慌不忙地說道:"蒙哥馬利進了男澡堂,你怕什麼,讓他看看吧!"

澡堂裡的人太多了,他們看到一個老外籍男人進來了,沒有打招呼,這當然引起了騷動,但很快就恢複了過來,蒙哥馬利仔細看了看裸體的洗浴者,非常感興趣。蒙哥馬利來回看了大約兩分鐘。過了一會兒,蒙哥馬利回來了,滿意地對麗達說:

"我聽過很多人說,中國正面臨嚴重的饑荒,使數十萬人餓死,我聽說中國每個城市都在挨餓。我剛進衛生間就看到,這裡的人肌肉很好,看不出自己餓了。我親眼所見,證明這些人的說法是沒有根據的。"

蒙哥馬利在延安看了公共澡堂,得出了一個結論:不能和中國打陸戰

然後蒙哥馬利說:中國軍隊是不可戰勝的。看到人群看着他,蒙哥馬利給出了進一步的解釋。

他說,一個國家的軍隊強不強,取決于武器、人員和武器裝備。

就武器而言,他曾經看過中國陸軍步兵師的武器裝備,中國陸軍的武器裝備雖然不先進,但也不是特别落後。

人為因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是人的素質,二是人數。就中國步兵人員的素質而言,蒙哥馬利看過中國陸軍部隊的射擊、暗殺等表現,他認為中國陸軍步兵的素質無可挑剔,但那些表現的士兵可能是經過專門挑選的,是以人民的身體素質更能反映問題。

在延安的澡堂裡,他看到了這麼偏遠地區的年輕人,雖然不能說紅燈滿滿,但絕對不是西方宣傳的黃肌薄,可以看到每個人的身體肌肉,這些年輕人稍加訓練,就可以直接成為戰場上的士兵,但算上中國的人口基數, 中國有西方國家沒有的人才潛力。

據1960年世界人口總統介紹,世界人口約為30億,其中中國有6.6億,而美國隻有1.8億人,占世界人口的6%,而英國有5000多萬,占世界人口的1.7%,中國人占世界人口的22%。中國巨大的人口優勢,使中國軍隊繼續作戰的能力無與倫比。

應該說,蒙哥馬利的觀點确實頗有獨到之處,這在抗美援朝戰争中也十分明顯。

例如,在抗美援朝戰争中,美軍傷亡人數約為5.4萬人,中國志願軍傷亡人數約為19.7萬人,志願軍傷亡人數是美國陸軍的3.66倍。

當時,中國的總人口是美國的3.7倍,是以就死亡人數占總人口的比例來看,中國低于美國,也正是因為美國的軍事将領們看到了這一點,當美軍軍軍耗盡時, 中國可以在短時間内訓練數百個步兵師,駐韓美軍沒有任何希望赢得志願軍。

不僅如此,他還指出了西方軍隊對中國軍隊的誤解,西方國家一直認為中國軍隊是一支戰略軍隊,蒙哥馬利認為,即使中國軍隊不依靠戰略,西方國家的步兵也無法擊敗中國步兵。

蒙哥馬利對華軍給予了高度評價後,這自然使西方國家對中國軍隊産生了嫉妒,當然也有些國家不這麼認為。

據說,1962年,印度要入侵中國的消息傳出,英國BBC得知此事,采訪了蒙哥馬利,蒙哥馬利說,印度軍隊根本不是中國軍隊的對手,如果印度軍隊挑戰中國軍隊,無異于用鵝卵石砸石頭,純粹是想死。

蒙哥馬利在他的書中寫道:"新中國的存在是一個不服從人民意志的現實。西方世界最好與中國建立并保持友好關系。這個國家需要平等相待。在一定時期内,它将成為不亞于世界上任何國家的大國。一個偉大的國家,世界上最偉大的國家,正在向前邁進。"

"他是對的,中國軍隊是不可戰勝的,你不能在地面上與中國作戰,"蒙哥馬利回國後說。他指的是FarrEr Hockley。

蒙哥馬利參觀了延安的公共澡堂,得出的結論是,他不能與中國作戰。這一方面顯示了蒙哥馬利的洞察力,另一方面,中國軍隊的實力确實把蒙哥馬利帶到了城裡。

蒙哥馬利于1976年3月25日在英國漢普郡奧爾頓去世,享年89歲。

蒙哥馬利在延安看了公共澡堂,得出了一個結論:不能和中國打陸戰

Farrer Hockley一路晉升,并于1977年被任命為北約東南戰區總司令,晉升為中将,并于同年被封為爵士。

1979年,Farrer Hockley的生活達到了頂峰,當時他被派往挪威奧斯陸,擔任北約北歐部隊的總司令,并被授予将軍軍銜。

1982年,Farrer Hockley作為英國政府的國防顧問退休,并将大部分時間用于寫作。2006年,Farrer-Hockley在英國牛津郡南部的Mulusford村去世。

《天選》是作者的筆名,研究曆史和哲學,受到關注。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