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二戰:“沙漠之狐”隆美爾惜敗蒙哥馬利,在北非戰場折戟沉沙

作者:暴躁小可講曆史

每當提起二戰,大家想到的大部分人名都是:蒙哥馬利、朱可夫、巴頓、彭德懷等名将。這些名将耀眼的戰績,在史書上熠熠生輝。因為有對手的襯托,他們的戰績更加的絢爛奪目,這些對手中最出名的将領,莫過于被譽為“沙漠之狐”的德國名将埃爾文·隆美爾。

這位馳騁北非的“沙漠之狐”,被後人的評價卻是兩極分化的:喜歡他的人稱他“納粹戰神”、“帝國之鷹”,不喜歡他的人稱他“戰術上的巨人、戰略上的矮子”。他性格專斷,是納粹的狂熱分子,希特勒的擁護者;他同時又經常不服從指令,并試圖推翻希特勒的統治。

對手蒙哥馬利是二戰時盟軍最傑出的将領,但是性格執拗,我行我素,人物評價也是褒貶不一。

二戰:“沙漠之狐”隆美爾惜敗蒙哥馬利,在北非戰場折戟沉沙

隆美爾

1891年11月15日,隆美爾出生于一個中學教師家庭。這個身體瘦弱的孩子對軍旅生活毫無興趣,一天到晚沉迷于玩滑翔機,但是無奈他的父親是校長,強行把他送到軍校學習。1911年他從學校畢業,緊接着以排長的身份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并獲得了“藍色馬克斯”勳章,德軍最高榮譽勳章。

1929年被調往軍事院校擔任戰術教官,在這個職位上一呆就是9年,期間他寫了一本書《步兵攻擊》,在市場上廣受好評,并收獲了一位舉足輕重的粉絲希特勒。在1938年的他終于被提拔了為上校,在德國閃擊波蘭前夕,希特勒升任隆美爾為将軍。

在戰争爆發後,希特勒直接将“第七裝甲師”交給了隆美爾。隆美爾接手後,日複一日的搞演習,不分晝夜的訓練着這些德國士兵。付出總是會有回報的,1940年法國戰役打響了,隆美爾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突破了邊境工事,并迅速穿過比利時到達了默茲河,打垮了法國一個整編的機械化師,并打敗了英國軍隊,把不對快速推進英吉利海峽。

随着法國戰役的結束,隆美爾的名字人盡皆知。

二戰:“沙漠之狐”隆美爾惜敗蒙哥馬利,在北非戰場折戟沉沙

北非戰場

1941年隆美爾接到緊急任務,馳援北非戰場。此時的北非英軍占據了人數上的優勢和地理上的優勢,德國的盟友意大利在這片土地上一潰千裡,13萬官兵被俘虜和陣亡。隆美爾的敵人不僅僅有英軍,還有沙塵、缺水、酷熱、補給困難等因素。

1941年2月,隆美爾踏上了北非的這片土地,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了解北非的情況和戰場态勢。了解完這些以後,隆美爾下令四個摩托化步兵師和裝甲師展開行動,毫不費勁地向前推進了400公裡,英軍被迫退守利比亞東部的托布魯克。

隻要能拿下托布魯克這個利比亞最好的港口,就等同于打開了蘇伊士運河的大門。一場極為血腥的戰鬥打響了,隆美爾憑借着自己出色的指揮能力,使得英軍部隊損失慘重,而前來馳援的兩個整編師,也被隆美爾用大炮成功的阻截,托布魯克被占領。

至此隆美爾完全扭轉了北非戰場的局勢,赢得了“沙漠之狐”的綽号。

二戰:“沙漠之狐”隆美爾惜敗蒙哥馬利,在北非戰場折戟沉沙

蒙哥馬利

對于英國來說,1942年的7月太讓人煎熬,被迫退回到了埃及。而德軍此時也已經進入了埃及的邊境線,蘇伊士運河和亞曆山大港近在眼前,而英軍此時壓力山大。

此時隆美爾的補給困難,8月底隆美爾做了進攻亞曆山大港的最後的嘗試,面臨着來自大自然的考驗和英軍的防禦,隆美爾最終沒能攻下。

此時英軍方面正在做人事調動,蒙哥馬利遞補上任成為第8集團軍司令。憑借着壓力山大港,英軍很快獲得補給,最重要的是英國通過《租借法案》搞來了M4謝爾曼坦克和M10狼獾坦克殲擊車,共計500多輛。

此時的德軍補給依然是最大的難題,隆美爾多次向希特勒要增援,都被拒絕。在希特勒看來,東線針對高加索的進攻更重要。

此時隆美爾總兵力僅有12萬人和600輛坦克,而英軍已經達到了22萬人和1100輛坦克,且一半以上是M3、M4中型坦克。

9月份德軍開始感染痢疾和黃疸病,而且燃料也将燃燒殆盡,加上沙塵日趨嚴重,士氣下降得厲害。

隆美爾要求讓古德裡安接替自己的位置,被希特勒否決,但是認可隆美爾可以離開前線。于是9月23日隆美爾前去奧地利休息。臨走之前在德軍防線前布置了50多萬枚地雷,并承諾隻要蒙哥馬利開始進攻,他立即傳回北非。

蒙哥馬利靜靜地等待着機會,雖然丘吉爾一遍又一遍地催促着蒙哥馬利發起進攻。沙塵揚起時,蒙哥馬利看到了機會,以882門火炮炮擊了德軍陣地五個半小時,随後500輛坦克推進陣地,然後還有積極發動空襲1000多架次。

德軍開始對英軍51師進行反擊,但是基本上沒什麼進展。傍晚德國第15裝甲師和意大利裡特瑞奧裝甲師從基德尼山脊出發,迎戰澳洲裝甲部隊,雙方投入了100多輛坦克,進行坦克大戰,雖然是雙方僵持不下,但是德軍損失的坦克是極為寶貴的,因為補給跟不上。

二戰:“沙漠之狐”隆美爾惜敗蒙哥馬利,在北非戰場折戟沉沙

被摧毀的三号坦克

10月25日夜晚,隆美爾急匆匆地傳回,随後評估了戰場形勢,發現坦克損失極為嚴重。而且德意的燃油隻夠三天了,所有人隻剩下了一半的口糧。

10月30日晚,澳洲突破了德軍防線,進一步惡化了德軍的處境。11月2日淩晨1點,英軍的增壓行動開始,目标直指泰爾阿爾-阿恰其爾,這是德軍的最後一道防線。

英軍從空中對德國最後一道防線實行了長達7小時的轟炸,随後又是360門火炮進行了4個小時的炮擊。

黃沙漫天,處處都是粉碎的屍體,然後再次迎來了坦克大戰。正午時分德意共計120輛坦克和英軍正面遭遇,雙方激戰一天,德軍幾乎全軍覆滅,隻剩下了30輛坦克。11月4日英軍突破了德軍最後一道防線,德軍全面崩潰,意大利的三個師全軍覆沒,德軍共計損失6萬人500輛坦克,隆美爾傳回德國。此戰蒙馬利哥聲名鵲起,奠定了名将的地位。

後來隆美爾因密謀推翻希特勒統治,事情敗露被希特勒逼迫服毒自殺,這位“二戰縱火犯”結束了自己的一生。

任何的侵略戰争都不會有好下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