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世界上最美的電影,90年前就拍出來了!“第一部”奧斯卡影片!

《紐約時報》記者熱情地寫下了這樣一段文字:"毛瑙是這個時代的天才,《最卑鄙的人》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電影!"。

世界上最美的電影,90年前就拍出來了!“第一部”奧斯卡影片!

F·W. 莫瑙

(本文摘自影視生活時光網第一站)

《時代網絡》專題文章 英國資深專業電影雜志《視與聲》必須或多或少地被粉絲和朋友聽到,這本已經出版了近90年的雜志,邀請來自世界各地的影評人、學者和文化工作者,每十年為電影史上最偉大的250部電影投票。

世界上最美的電影,90年前就拍出來了!“第一部”奧斯卡影片!

日出海報

由于《See & Hear》雜志的專業性和獨立性,可以說這部電影是同類電影中最有價值和最有說服力的。從1952年首次入選開始,《視與聽》的名單被七次入選,《公民凱恩》從1962年到2002年連續五次被評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電影。然而,近年來情況發生了變化,到目前為止,最後一次選擇是在2012年,當時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Alfred Hitchcock)的《狂喜》(Ecstasy)将《公民凱恩》(Citizen Kane)從馬背上拉了下來,成為專業人士眼中的完美電影。

但我們今天談論的不是這兩部經典電影的故事,而是榜單上排名第五的,才華橫溢的德國導演F.W.莫納的傑出傑作"日出"。

這部電影拍攝于1927年,被譽為"無聲時代最偉大的電影",并在第一屆奧斯卡金像獎上獲得了最佳藝術影片獎。在2002年之前,Sunrise從未進入過"視覺和聽力"前250名的前十名,2002年僅排名第七,2012年繼續攀升至第五位。

世界上最美的電影,90年前就拍出來了!“第一部”奧斯卡影片!

日出劇照

也就是說,随着時間的流逝,《日出》的審美餘晖不僅沒有消散,反而發出更加耀眼的光芒。在法國著名電影雜志《電影手冊》評選出的100部最美的電影中,《日出》也在榜單上。1927年電影工業的兩件大事徹底改變了未來電影的方向:"爵士王"代表着電影進入有聲電影時代,《日出》為電影美學留下了豐富的寶藏。兩部電影的上映也代表了兩個電影時代的流逝,有聲電影的吱吱作響和無聲電影的突然消亡。

好萊塢邀請莫納"通過藝術扶貧"

世界上最美的電影,90年前就拍出來了!“第一部”奧斯卡影片!

德國表現主義傑作"大都會"

電影作為一種技術誕生于19世紀末,而在20世紀初,它蓬勃發展,電影逐漸成為一種藝術載體,一些藝術家從最初的簡單錄像工具和雜耍項目中有意識地使用和探索自己的創造力。1911年,意大利詩人喬托·卡努特(Giotto Canute)首次将電影列入"藝術"類别,宣布它是繼建築,音樂,繪畫,雕塑,詩歌和舞蹈之後的第七門藝術。

此時,文藝青年試圖探索電影作為藝術的可能性,這導緻了20世紀初曆史舞台上各種電影運動的出現。前衛電影運動、印象派電影運動、德國表現主義電影運動起起落落,極大地豐富了電影藝術的表現力和藝術潛力,毛嗣是表現主義電影的代表之一。

盡管許多德國電影學者堅持認為電影最初是由德國發明家馬克斯·斯科拉達諾夫斯基發明的,但他們也承認,早期德國電影的發展遠遠落後于法國,美國,甚至意大利,後者"為藝術而生",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失敗對德國人來說更加屈辱。 誰意識到他們必須在文化和藝術領域重新開始。1917年,德國銀行和企業家聯手成立了著名的烏法電影公司,彙集了當時的年輕才俊:弗裡茨·朗("大都會","M是殺人犯"),羅伯特·維恩("卡裡格爾博士的小屋","奧拉克之手"),保羅·維格納("克萊曼·戈利安"),恩斯特·劉比基安("杜巴裡夫人")和F·W·莫瑙。

世界上最美的電影,90年前就拍出來了!“第一部”奧斯卡影片!

《卑鄙的人》劇照,改編自俄羅斯作家果戈理的小說《外套》。

世界上最美的電影,90年前就拍出來了!“第一部”奧斯卡影片!

别忘了,諾斯費拉圖也是由電影史上第一個恐怖吸血鬼莫瑙(Maunau)寫的。

由這群導演領銜的表現主義電影浪潮,提升了電影的美學,改變了"德國電影"四個字的形象,此時德國電影開始在北美小規模上映。1925 年 1 月,莫納的新片《》在紐約一家影院上映,眼光敏銳的美國人在上映前甚至不知道導演名字的确切發音,差點帶着嘲弄的心态去看一部德國電影。而當他們走出影院時,臉上的表情充滿了震驚。

影評人和習慣了好萊塢品味的觀衆被"優雅"的德國電影(尤其是知識分子階層)徹底征服,好萊塢電影似乎瞬間就成了過時和膚淺的代名詞,《紐約時報》記者熱情地寫下了以下文字:"莫瑙是這個時代的天才,《最卑鄙的人》是有史以來最偉大的電影!"。德國電影和藝術電影幾乎是同義詞,這也讓好萊塢感到有點威脅。

20世紀20年代初,幾乎所有在美國上映的德國電影都得到了一緻好評,随着印刷媒體的擴張,影評人和記者的不遺餘力的贊譽傳播到幾乎所有的美國咖啡館,這也加劇了德國電影是藝術的"刻闆印象"。好萊塢的一些人開始呼籲貿易保護主義,限制外國電影進入北美市場。

世界上最美的電影,90年前就拍出來了!“第一部”奧斯卡影片!

莫納

媒體對此不屑一顧,甚至暗示這并不是對經濟的恐懼,而是他們不想讓美國觀衆知道好萊塢根本無法制作出這種水準的電影。我相信二十世紀福克斯的創始人威廉·福克斯(William Fox)此時也讀了媒體對好萊塢電影的看法,他心想,還是應該讓這個小小的德國人來美國拍電影?

在德國,莫瑙已經制作了《諾斯費拉圖》、《浮士德》、《塔杜夫》等經典藝術電影,在美國人心目中幾乎是藝術電影的優秀代表。1926年7月,莫瑙從德國來到紐約,威廉·福克斯在曼哈頓著名的麗思卡爾頓酒店舉辦了盛大的歡迎晚宴,各界名流齊聚一堂,見證電影天才來到北美"通過藝術扶貧",當時的紐約廣播公司甚至對此進行了報道, 相信福克斯的舉動将書寫一部新的電影史。

有了媒體的贊譽、觀衆的期待、老闆的絕對信任、藝術創作的自由,曆史上很少有好萊塢導演得到如此慷慨的對待,而毛直此時就處于這種光環之下,他的第一部好萊塢作品《日出》就是在這種背景下誕生的。當時《綜藝》雜志曾透露,《日出》的拍攝成本達到120萬美元,威廉·福克斯在電影上映前輕描淡寫地說,這部電影并不奢侈、浪費,毛渝的信任,或者說壓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觀衆不買賬,導演意外去世

世界上最美的電影,90年前就拍出來了!“第一部”奧斯卡影片!

該片于9月23日在紐約首映,11月4日在北美正式上映。但評論好壞參半。此時,北美觀衆對德國電影的印象比以前差了很多,雖然《日出》從制作角度看完全是二十世紀福克斯制作的電影,但一位德國導演把一部德國小說拍成了一部具有德國風格的"藝術"電影,觀衆心中的叛逆心理似乎已經取代了早先的崇拜。

世界上最美的電影,90年前就拍出來了!“第一部”奧斯卡影片!

"爵士歌手"代表了有聲電影的出現

更重要的是,《日出》的上映日期恰逢第一部有聲電影《爵士歌手》,這是一部風格非常高、高歌低的"外國"電影,而一部在聲音上具有革命性突破的地方文化(爵士)電影,這部電影更容易吸引公衆的興趣,很明顯。

《紐約時報》稱贊這部電影是"一部傑作",而著名的《時代》雜志則稱其為昏昏欲睡。然而,在之後的第一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典禮上,這部電影仍然獲得了三大獎項:最佳藝術電影,最佳女主角和最佳攝影。雖然票房表現沒有讓福克斯滿意,但威廉·福克斯的目的實作了,二十世紀福克斯公司的形象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從一家專營"接地氣"電影的制作公司,變成了一家可以拍攝大型"藝術電影"的時尚電影産業。他們不僅是娛樂商人,也是電影藝術背後的推動力。

然而,莫納在迎來電影生涯的巅峰後開始走下坡路。雖然威廉·福克斯與他簽下了一份為期五年的合同,但《日出》的票房失敗也讓福克斯對它失去了興趣,他試圖回到歐洲重新開始自己的電影生涯,但沒有成功,并回到北美拍攝了兩部作品《四魔》和《城市女孩》,但此時福克斯給了他大幅縮減預算, 而且不再享有充分的創作自由,兩部電影的票房并不盡如人意,前一部電影甚至一直流傳至今。1929年,華爾街金融崩潰,福克斯股價暴跌,莫瑙被徹底開除出公司。

世界上最美的電影,90年前就拍出來了!“第一部”奧斯卡影片!

在15年後從墳墓中被盜的莫納陵墓中,警方懷疑小偷在現場點燃蠟燭并進行某種神秘的儀式

威廉·福克斯(William Fox)的"這個時代的天才"此時沒有電影可拍,他的命運急轉直下,他遇到了紀錄片之父羅伯特·弗拉哈迪(Robert Flahadi),這位冒險家制作了《北方的納努克》(Nanuk of the North)。兩位在好萊塢不成功的藝人一拍即合,來到東南亞大溪地拍攝以當地原住民為主角的電影《禁忌》,但兩位制片人很快分手,拍攝資金被推遲,毛直堅持在瀕臨破産的情況下自費拍攝,然後與派拉蒙簽約,獲得貸款,完成電影的最後一次拍攝。

原定于1931年3月19日在紐約中央公園劇院首映,毛瑙和派拉蒙都對這部電影充滿信心。傳說,3月10日,一位算命先生警告毛瑙要避開陸路,他打算乘船去紐約參加《禁忌》的首映式。< 當晚6點30分.m,當他開着勞斯萊斯安排乘船遊覽時,他沖出海邊的路,避開迎面而來的卡車,一代電影大師受了重傷,昏迷不醒,第二天在醫院去世,享年42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