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除了《正義聯盟》等超大規模的大片外,影片還在深秋拍了一場"擁抱秀"。東京電影節新片《暴雪來了》于17日上映。我們将看到金馬獎獲獎影片《Unsuswered》(11月21日上映)和威尼斯決賽影片《嘉年華》(11月27日上映)。
對于上海影迷來說,今年11月無疑就像一個小小的電影節,藝術氛圍從未如此濃厚,通過電影展和庭院線,觀衆可以欣賞或經典或現代作品,擺脫城市的喧嚣,靜靜地感受其特殊的視聽語言和審美元素,了解電影背後流淌的時代特征和隐含意義的蘊涵, 為偉大演員和導演的誕生力量發揮号召力,為優秀電影貢獻票房。

歐洲電影節海報
習慣了亞洲電影并想要體驗歐洲共同體氛圍的粉絲不會錯過一年一度的歐盟電影展,這不僅是來自歐盟28個成員國的電影制作人展示其精彩作品的平台,也已成為中國标志性的正常文化活動。
今年的歐盟電影節于本月17日在上海拉開帷幕,戛納電影節的金棕榈獎獲獎影片《魔方》(又名《自由廣場》),《木星守護者》最佳影片提名,以及《導演》、《客場》和導演為期兩周的《冰霜》入圍名單。
此外,《木星守護者》導演、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多位入圍者Kenel Mudluzzo、《美國廣場》主演瓦西利斯·庫卡拉尼、《胖子》導演安德烈·馬格納尼和制片人Ciara Gbagbo等重量級電影人出席了演出。
作為歐盟電影節的"第一個十年",今年的歐盟電影節又有了突破性的創新,那就是将電影展與國内唯一的"電影語音評論"制片人"關掉電影行業的燈光",為影迷推出"同聲評論"影評服務,通過知名影評人來評視電影軌道, 幫助需要從不同文化背景中深入欣賞作品品質的觀衆。
木星的守護者
67歲的汪洋從杭州前往上海參加開幕式,觀看了《木星守護者》的開演影片。他表達了他對這段經曆的看法:"我小時候喜歡看電影,我已經看了40或50年的電影。以同樣的聲音評論這部電影是第一時間看到的,對我了解這部電影是太大的幫助,我希望經常能體驗到這樣一部有價值的電影。"
靈魂列印機:歐洲表現主義大師展
另一個與歐洲相關的電影展《靈魂列印機:歐洲表現主義大師》也是11月的"電影紀念品",由上海電影博物館于12月12日至19日推出。
表現主義是20世紀初在法國,德國,奧地利,北歐和俄羅斯流行的文學和藝術流派,表現主義電影也被稱為德國表現主義,本次展覽由三位德國表現主義電影大師F.由W. Maunau,Robert Venn和Fritz Lang的八部曆史經典作品展出。
展覽的開場影片是導演羅伯特·維恩(Robert Venn)1924年的電影《奧拉克之手》(The Hand of Orak),改編自法國作家莫裡斯·雷納(Maurice Renner)1920年的小說,講述了一位鋼琴家在火車事故中雙手殘疾,醫生為他接了一雙"邪惡的手",因為這雙手的原主人是死囚殺人犯, 從那時起,鋼琴家進入了痛苦的深淵...
《奧拉克之手》開啟了"心理恐怖片"的可能性,在恐怖的表面下,以戰争創傷為主題,被當時的媒體譽為"最好的奧地利電影"。
奧拉克之手
在電影節開幕式上,奧地利音樂家格哈德·格魯伯(Gerhard Gruber)為《奧拉克之手》(The Hand of Orak)表演了現場配樂。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卡裡加裡博士的小屋"(1920年),"大都會"(1927年),"馬布斯博士"(1922年,分為接下來的兩部),"諾斯費拉圖"(1922年),"尼伯倫根1:齊格弗裡德之死"(1924年),尼伯龍根2:克蘭希爾德的複仇(1924年),M(1931年)放映了七部經典電影。同時,這部劇全是關于DCP的修複版,有機會與大師"近距離接觸"的幸運兒根本就不太高興。
放眼全國,自11月以來,電影圈也吹起了文藝之風,相繼上映的《愛與愛》和即将與觀衆見面的《嘉年華》等電影已經享譽業界,在業界得到認可,文藝電影市場逐漸清晰起來。一直以來,中國年輕導演的"家"似乎與文學、小衆、獨立電影類型緊密結合,如何培養有志于電影産業的年輕導演,《青蔥計劃》或許能給我們答案。
洋蔥計劃拍攝大照片的場景
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主辦的第三屆CFDG中國青年電影導演支援計劃和"青蔥計劃"于本月16日在北京舉行并正式啟動。
中國電影有限公司總經理蔣平,中國電影資料館發展部主任李濤,北京電影學院教授,導演于力、魯樂、徐偉,演員徐帆,編劇董潤年,以及陸揚、謝東軒、趙天宇等衆多知名青年導演和陸地電影界代表, 愛知藝影業等行業公司也出席了釋出會。
"青蔥計劃"旨在不斷探索和支援中國的年輕導演,培養行業人才。在釋出會上,洋蔥計劃執行董事王宏偉表示,他"希望更多的年輕導演能夠将他們的第一部作品從這個平台帶到銀幕上,推向普通觀衆。"不少導演也紛紛表示繼續支援洋蔥計劃,支援年輕導演夢想成片,為中國電影産業帶來新鮮血液和新力量。
繼馮曉剛和賈樟柯之後,前兩任洋蔥項目主席,著名導演張藝謀擔任第三任洋蔥項目主席。張藝謀在釜山未能到達現場,錄制VCR感謝,并表示全過程将關注比賽進度和學生動态,在訓練營階段争取與大家進行更多的電影交流。此外,演員徐帆将擔任第三屆洋蔥節目表演課程的客座講師,教育訓練新導演正确了解表演創作,學習如何指導演員。
演員 徐帆
作為對所有關心和支援的回報,王強執導、優酷影業出品的《被太陽感動的山峰》斬獲無數電影獎項。德赫亞曾為多部電影擔任唱片藝人,也是綠學生,他被王宏偉評為"小跨界",擁有豐富的制作經驗,德赫亞感謝了劇本中的導師們給予了他很大的支援。
電影業對年輕導演的培育努力,可能會讓你讀文章的心很軟,忍不住想快速"體驗感性",那麼隻有一部電影可供選擇,就是本月17日,全國上映的《戴歌》。一部"一字不合山歌"的電影,最耀眼的民族風格,估計幾排。
本周,由王佳、肖浩然、吳宇軒等創作者主演的電影《易歌》導演醜在上海首次亮相,與觀衆分享了一段"慢節奏"的愛情。
電影的創作者擺姿勢拍照
《戴頌》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一個美麗動人的愛情故事,彜青春阿蓮和千樹交怨,相愛相愛,但富主那富也愛着阿蓮,三個人飽受愛與友誼的折磨,用60年的守護與陪伴,诠釋着世間平凡卻不可磨滅的真愛, 沒有情感上的忏悔,隻有最長的愛情。
該片由蔣秀佳、醜編劇、醜導演、年輕女演員王佳與新一代演員肖浩然搭檔,台灣著名歌手魏蓮主演,中國著名電影人陸豔與實力雄壯的"老戲骨"王慶祥加盟,吳宇軒、王春姿等共同出演。
從第一部電影《阿納伊》,第二部電影《雲上的太陽》,到今天的《易人之歌》,在十餘年的時間裡,導演醜陋地拍了三部電影,可謂是低産。但她說,"我希望我的每部電影都有獨特的品質","我想慢慢拍,雖然很難,但我想拍一部活生生的電影,讓看過它的人會感動。"
《戴歌》
在休斯敦國際電影節、加拿大維多利亞國際電影節、金雞電影節等國内外電影節上,電影《彜族之歌》獲得了許多重要獎項。在加拿大維多利亞國際電影節期間,更多的來自中國的學生自發地組織起來觀看了這部電影,遠在大洋彼岸也被感動的故事所感動。
有觀衆說,"現在我們經常想到物質、金錢中的很多想法,但是電影中這種人類真愛、真情卻慢慢被我們忽略了,看這部電影,會把這些存在于我們心中的事物重新喚醒,甚至教育我們的年輕一代,告訴他們:金錢可以讓我們變得富有, 但真誠、真愛和善良可以使我們的心更美麗,讓我們的精神有一個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