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玉川農商銀行:平凡崗位上溫馨的小事

河南經濟日報記者 劉鳳梅 記者 李華有 徐子賢

一個多月前,一位老人的腳踏三輪車來到玉川農商銀行丹陽分行,左右看了看,進入營業廳,焦急地尋找着營業的窗戶。大堂經理注意到了老人,趕緊走過來問他需要什麼幫助。姓任的老人,他拿出社保卡說:"我今年84歲了,想拿到老年津貼,看到這是信用社的社保卡,你幫幫我,能拿出錢嗎?"

所有手續辦理完畢後,櫃台從業人員進行業務,但發現此資曆補貼可能無法激活認證,是以無法在銀行櫃台提取。為了幫助老年人順利獲得認證,丹陽分公司兩名從業人員陪同他們到隔壁的行政服務中心社保服務視窗,詢問了認證過程。

這時,一個新的問題出現了:按照認證程式,任先生需要回到家鄉晟灣鎮進行登記和認證,勝灣鎮是喻戶曉的邊遠山區玉川,往返需要過河過水,而且連續下雨,山路難以行走, 讓這樣的老人回去處理生意實在是太不友善了;而老人的手機是舊機器,無法進行人臉識别,隻能舉行現場報紙攝影第一次認證,一個月後再回來第二次認證才能成功。是以,從業人員主動拍攝了老人的照片,在營業廳的微信列印機列印出來,幫助老人将要求的認證資訊準備好,社保視窗。

近日,任總還調入丹陽分公司,希望從業人員能幫上另一個忙——陪他到行政服務中心社保視窗進行二級認證。老人在農商銀行從業人員的陪同下,順利辦理了老年補貼認證手續,并順利套現。

一千道謝意後,老人登上自行車離開了。看到任正非逐漸離開的背影,從業人員如釋重負地笑了笑。這種"小事",對于一線員工來說,隻是"跑腿""費時",但對于像任先生這樣的老人來說,腿腳不友善,生意上不熟悉老人,但"及時下雨"同樣幫上忙。

一直以來,農商深耕三農,紮根于基層,将"我為群衆做實事"的實踐活動與普惠金融工作緊密結合,解決一線的"急切與急切的希望",全心全意為人民群衆"解決小憂慮""小幫小幫",把群衆的"煩惱事"變成"暖心"。比如幫任先生這樣的場景在所有營業網點都經常發生,距離遠,還要跑一趟;程式比較複雜,也是要解決事情,不求"痕迹"突出,但值得為農商服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