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四川省甘孜縣的藏族男孩丁震去村裡買了友善面,途中被攝影師無意中拍到了一張10秒的照片,沒想到會突然熱得遍網,讓甘子洲突然在中國火了。

事實上,63年前的1947年,南京音樂學院一位名叫于義易(也是音樂家李新昌、李雙江、吳偉澤等的老師)的老師,用一首《康定情歌》(又名《山上跑馬》),甘子洲唱遍了中國乃至全世界。
這首歌被美國宇航局選為"世界上最具标志性的十首歌曲"之一,并被宇宙飛船送入太空。
01
甘孜是四川省第一個民族自治地方,是藏族地區,康定是首都,是曆史悠久的高原城市。
從空間上看,甘孜洲距離南京1919公裡,為什麼63年前餘轶軒及其靈魂,要向大陸觀衆傳播"康定情歌"?
于義軒,1909年9月6日出生于江西省萍鄉市,一個充滿書香的家庭。民國末期能在國立音樂學院任教都是不容小觑的,她的爺爺餘兆璇是前清漢林,她的父親于相平是清朝的最後一位。
1927年,餘轶璇畢業于南昌第一女子師範學校,1928年加入上海自利美術學院塗(書)音(音樂)系學習音樂。1929年畢業于上海國立音樂學院,1933年畢業後任教于南京國立中央大學音樂系。1934年春,任南京中央大學音樂系助教。
1935年,他進入美國康奈爾大學研究所學生院攻讀音樂和教育專業研究所學生課程,從意大利美學聲學學院擔任男高音歌唱家、指揮家E·達德利(E. Dudley)。在學習期間,他曾在紐約、費城、舊金山、佛羅裡達等地舉辦過多場獨奏和廣播演出,包括中國國歌和抗日救援歌曲。
1939年回國後,在成都、恩施等地從事聲樂教學和歌唱活動,并在南京金陵女子大學音樂系任教至1941年。
1945年抵抗運動勝利後,為了普及民間音樂活動,她辭去教職,專攻歌唱活動,她的歌聲傳遍了祖國。
寫到這裡,似乎餘一一和康定還是沒有聯系的,這次出現了一個叫吳文基的人。
02
吳文基是福建省鹽田市的惠安人,1941年日本發動太平洋戰争後,曾在四川省甘孜擔任文化和音樂教師,在南京國立音樂學院擔任作曲學生。在此期間,他經常在坎丁市徘徊,觀察和了解人們的感受。
1946年,一位騎士哼着"滑溜溜"的旋律吸引了他,在他組織起來之後,為了更充分、更生動地展現康巴人對婚姻的高度自由,他又加了一句"世界上滑溜溜的女人讓你滑溜溜,世界上滑溜的男人讓你滑溜溜......"。這句歌詞,這首歌被命名為"在山上跑馬"。
為了在南京音樂學院師生聯歡會上演唱,吳文迪放了他發現并經過藝術處理的康定民歌《山上的馬》,并請老師為作曲系主任蔣定賢先生作曲。
當時,蔣定賢方面沒有鋼琴,而是熱情地用管風琴配伴奏,為這首民歌錦上添花,并入了他的五行民歌合集,《山上跑馬》改名為《康定情歌》。
03
1947年春,餘轶軒赴赴南京參加獨奏音樂會,并邀請老同學蔣定賢先生陪同。
蔣定賢在樂團中,說自己收藏了一部非常珍貴的民歌,給于義一。歌曲不多,民歌集很薄。
餘毅翻到最後一首歌,是《康定情歌》,其他歌曲她似乎不太看重,但這首歌卻引起了她不少的興趣。餘轶軒說,她一見鐘情了這首歌。
1947年4月,在南京國際俱樂部獨奏時,劇院突然停電,餘轶軒在燭光下演唱了《山上奔馬》。
1948年7月,時任西北岸行長、新疆省主席的張志忠将軍邀請于義璇到西北地區演唱。她在蘭州市舉辦了兩場演唱會,受到了熱烈的歡迎,并在蘭州大學演唱了一場演唱會,還在蘭州市郊區的一個三面山谷裡舉辦了一場獨特的露天演唱會,會場擠滿了數以萬計的聽衆,轟動一時。
随着她非常成功的歌唱,喜歡唱歌的年輕男女偶爾會哼唱"滑山上滑溜溜的雲朵"的旋律。"康定情歌"從此在中國廣受歡迎。
餘轶軒曾在法國巴黎、英國倫敦舉辦過一場個人演唱會,《康鼎情歌》的節目單始終在眼前,并解釋說這首歌是中國西南地區的康定民歌。
在世界範圍内,《坎丁情歌》赢得了"天之聲"和"宇宙之歌"的美譽,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薦為世界十大最具影響力的民歌之一,并被許多國家采用為教材。
但是因為康定名氣太大,覆寫了甘孜,讓很多人知道有康定而不認識甘孜。
因為丁鎮、四川和西藏這兩天還在微網誌熱搜"打"起來,很多人一直以為定真生活在西藏。
丁珍在微網誌照片中,他親自在紙上寫着《家在四川》,并配文:"成都到我們的屋脊有600多公裡,四川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