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蒙:也談文化自信

作者:中國封面
王蒙:也談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的概念現在正在全國上下推廣。我們中國是一個充滿文化優越感的國家,是以當英國想向滿族政府敞開大門時,中國的答案是:我們不需要和你們做生意,我們什麼都有,不需要和你們做生意。

後來,陳說,中國文化正面臨着千年的變化,曾經遇到過西方強大的艦炮,遇到過這種強大的機械化軍事力量,物質力量,商業力量,沒有自信。

香港回到中國後,謝晉先生執導了一部電影《鴉片戰争》,在影片的最後,陶光皇帝帶着一大群剛爬起來的孩子,在他祖先的身位前哭泣,對不起他的祖先,這就是我稱之為文化焦慮的全部。我們已經成為文化的主體,從文化優越性到文化焦慮、挫折、失敗、焦慮、救贖。當然,這個時候也有老人說,我們的文化很好,我們的文化很精緻,漢字很美。我們說孝心、孝順、恬辱,西方國家甚至不知道什麼是孝道。但這樣的語氣被認為是淡淡的,被認為是頹廢的,直到很久以後,如果一個人仍然熱衷于古籍,如果仍然搖頭回頭,那隻是每個人的選擇。

強烈的文化焦慮勢必導緻文化激進主義的選擇。文化行動主義是把現有的文化成就看成毒藥,新文化運動是表現力。胡石等人提出了"打倒洞店"的口号,吳志軒甚至提出要把線冊扔進小屋裡。胡石說,與美國相比,可以知道,我們不如中國,任何東西都不如人。記者問魯迅他向年輕人推薦了什麼書,他說年輕人不應該讀中文書。還有更極端的像錢宣通,他說要廢除中國人。

文化激進主義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整體西化,胡石是整體美化的代表,他不遺餘力地非常真誠地介紹美國有多好,我們應該向美國學習,甚至他一直在幻想試圖說服蔣介石,希望蔣介石接受美國的這套思想, 政治。

魯迅說得有道理,他說中國人的惰性太深了,你告訴他沒什麼用的。毛主席說,中國必須被過度糾正而不是"過度糾正",他鼓吹激進主義,這并非偶然。誠然,中國這種文化太優越了,年複一年的辛苦,太難改變它了,這是真的,不是假的。魯迅用了一個詞,但後來李偉用得最多,說中國文化是"醬罐文化",不管豆子是什麼,什麼面粉,隻要一根棍子到這個醬罐上,不要放在腦袋裡也開始發酵。

中國社會積累了很多沖突,新文化運動,可以說它給中國傳統文化帶來了沉重的打擊,但我更願意說,"五四"新文化運動拯救了中國文化,拯救了中華文明。如果你不接受新事物的洗禮,不接受新文化的影響,中國總是處于晚清那種巢穴的局面,那種境況來談什麼來弘揚中國傳統?正是因為五四文化運動,我們吸收了這麼多新名詞。讓我們來試一試,我們迄今為止所說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十八大提出的許多名詞,都不是中國傳統文化、民主、平等、自由、中國傳統文化,有嗎?"雖然五四運動稍微激烈了一點,雖然一些具體的言論和實踐不能按照它來做,但它賦予了中國文化新的生命,激活了中國文化的那些積極部分,促進了中國文化的重生。

中國傳統文化與世界先進文化有可能,并非不可能。不要把中國文化看成是一種僵化、封閉的文化,從不拒絕吸收外來因素。以北京為例,北京方言吸收滿語、蒙古語、阿拉伯語等,喇叭都是滿語,北京人喜歡吃一角錢的薩基瑪,蒙古語是狗奶的意思。

中國文化很大,很寬,不雅不看,不尊重不說,不問,這是中國文化,但"馬沒有夜草不胖,沒有外來财富不富有",這也是中國文化啊,流氓文化,貧民文化,旅遊文化也有。中國文化本身具有極大的豐富性,儒家的教誨說"紳士朝臣父子"、"君臣必死",但《三國志》卻無休止地說"好鳥兒選木栖,好臣民選主事事",是以我們的文化包容性很強。最重要的是,中國文化具有積極進取的精神,中國古代的《易書》強調"天人要自強不息","尚書"說"苟新新天",中國也說"差變,變常",這是提倡改革啊。

中國文化具有很強的适應能力、自我更新、适應和融合能力,能夠吸收和消化外來影響。進入中國的一切都必須改變,現在稱為本地化。

現在我們對傳統文化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熱情,原因很簡單,因為我們國家有了巨大的發展,因為我們的國家相比能夠承受得起我們的頭顱,能夠挺起胸膛,因為我們對我們國家的未來充滿信心,是以就有了文化自信。如果你對你國家的未來沒有信心,你會談論什麼文化?對老中國文化的否定,孫中山說特别令人興奮,孫中山一再表示,中國人一直面臨着國家滅絕的危險,這太強大了,國家死了,物種就消失了。但現在我們沒有這種感覺,是以我們前所未有的文化自信包括傳統文化的積極方面,優秀的自信方面,包括我們自身發展模式的自信,也包括我們吸收文化的能力、選擇、消化、調整、本土化以及自信的認可和分析。也就是說,我們的文化不是脆弱的文化,不是一拳打孔、岌岌可危的文化,我們的文化是一種可以與世界對話、能與世界打交道、能保持自身特色而不排斥任何外界有益影響的文化。

文章來源:齊魯晚報,摘自王萌演講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