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王蒙:也谈文化自信

作者:中国封面
王蒙:也谈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的概念现在正在全国上下推广。我们中国是一个充满文化优越感的国家,所以当英国想向满族政府敞开大门时,中国的答案是:我们不需要和你们做生意,我们什么都有,不需要和你们做生意。

后来,陈说,中国文化正面临着千年的变化,曾经遇到过西方强大的舰炮,遇到过这种强大的机械化军事力量,物质力量,商业力量,没有自信。

香港回到中国后,谢晋先生执导了一部电影《鸦片战争》,在影片的最后,陶光皇帝带着一大群刚爬起来的孩子,在他祖先的身位前哭泣,对不起他的祖先,这就是我称之为文化焦虑的全部。我们已经成为文化的主体,从文化优越性到文化焦虑、挫折、失败、焦虑、救赎。当然,这个时候也有老人说,我们的文化很好,我们的文化很精致,汉字很美。我们说孝心、孝顺、恬辱,西方国家甚至不知道什么是孝道。但这样的语气被认为是淡淡的,被认为是颓废的,直到很久以后,如果一个人仍然热衷于古籍,如果仍然摇头回头,那只是每个人的选择。

强烈的文化焦虑势必导致文化激进主义的选择。文化行动主义是把现有的文化成就看成毒药,新文化运动是表现力。胡石等人提出了"打倒洞店"的口号,吴志轩甚至提出要把线册扔进小屋里。胡石说,与美国相比,可以知道,我们不如中国,任何东西都不如人。记者问鲁迅他向年轻人推荐了什么书,他说年轻人不应该读中文书。还有更极端的像钱宣通,他说要废除中国人。

文化激进主义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整体西化,胡石是整体美化的代表,他不遗余力地非常真诚地介绍美国有多好,我们应该向美国学习,甚至他一直在幻想试图说服蒋介石,希望蒋介石接受美国的这套思想, 政治。

鲁迅说得有道理,他说中国人的惰性太深了,你告诉他没什么用的。毛主席说,中国必须被过度纠正而不是"过度纠正",他鼓吹激进主义,这并非偶然。诚然,中国这种文化太优越了,年复一年的辛苦,太难改变它了,这是真的,不是假的。鲁迅用了一个词,但后来李伟用得最多,说中国文化是"酱罐文化",不管豆子是什么,什么面粉,只要一根棍子到这个酱罐上,不要放在脑袋里也开始发酵。

中国社会积累了很多矛盾,新文化运动,可以说它给中国传统文化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但我更愿意说,"五四"新文化运动拯救了中国文化,拯救了中华文明。如果你不接受新事物的洗礼,不接受新文化的影响,中国总是处于晚清那种巢穴的局面,那种境况来谈什么来弘扬中国传统?正是因为五四文化运动,我们吸收了这么多新名词。让我们来试一试,我们迄今为止所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十八大提出的许多名词,都不是中国传统文化、民主、平等、自由、中国传统文化,有吗?"虽然五四运动稍微激烈了一点,虽然一些具体的言论和实践不能按照它来做,但它赋予了中国文化新的生命,激活了中国文化的那些积极部分,促进了中国文化的重生。

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先进文化有可能,并非不可能。不要把中国文化看成是一种僵化、封闭的文化,从不拒绝吸收外来因素。以北京为例,北京方言吸收满语、蒙古语、阿拉伯语等,喇叭都是满语,北京人喜欢吃一角钱的萨基玛,蒙古语是狗奶的意思。

中国文化很大,很宽,不雅不看,不尊重不说,不问,这是中国文化,但"马没有夜草不胖,没有外来财富不富有",这也是中国文化啊,流氓文化,贫民文化,旅游文化也有。中国文化本身具有极大的丰富性,儒家的教诲说"绅士朝臣父子"、"君臣必死",但《三国志》却无休止地说"好鸟儿选木栖,好臣民选主事事",所以我们的文化包容性很强。最重要的是,中国文化具有积极进取的精神,中国古代的《易书》强调"天人要自强不息","尚书"说"苟新新天",中国也说"差变,变常",这是提倡改革啊。

中国文化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自我更新、适应和融合能力,能够吸收和消化外来影响。进入中国的一切都必须改变,现在称为本地化。

现在我们对传统文化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热情,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国家有了巨大的发展,因为我们的国家相比能够承受得起我们的头颅,能够挺起胸膛,因为我们对我们国家的未来充满信心,所以就有了文化自信。如果你对你国家的未来没有信心,你会谈论什么文化?对老中国文化的否定,孙中山说特别令人兴奋,孙中山一再表示,中国人一直面临着国家灭绝的危险,这太强大了,国家死了,物种就消失了。但现在我们没有这种感觉,所以我们前所未有的文化自信包括传统文化的积极方面,优秀的自信方面,包括我们自身发展模式的自信,也包括我们吸收文化的能力、选择、消化、调整、本土化以及自信的认可和分析。也就是说,我们的文化不是脆弱的文化,不是一拳打孔、岌岌可危的文化,我们的文化是一种可以与世界对话、能与世界打交道、能保持自身特色而不排斥任何外界有益影响的文化。

文章来源:齐鲁晚报,摘自王萌演讲稿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