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組1909年在四川省拍攝的老照片。1909年1月,芝加哥大學派出東方教育考察隊前往中國,地質學教授托馬斯·張柏林和他的兒子洛林·張柏林是這次考察的主要成員。這位28歲的年輕人負責攝影,在這次旅行中,Lorin留下了一百年前中國土地的珍貴圖像,并附有清晰的照片和詳細的成績單。下面這組四川運河縣的照片來自這次考察,讓我們跟着羅琳的攝影鏡頭,一起來看看110多年前在四川運河縣。
運河縣又稱運河,位于四川東部、達州市西南部,運河縣曆史悠久,早在第一年周玉王(314年前)成立縣,明洪武九年(1376年)命名為運河縣,自此運河縣名以來從未改變。在運河縣曆史上曾有過著名的"下水道之戰",東漢建安二十年(215年),漢代的名字是侯章飛打敗魏将張偉在運河縣八廬山。這場下運河之戰,是張飛追随劉備從軍軍37年軍旅生涯中取得的最輝煌勝利,展現出優秀的軍事天賦,改變了人們對其"一魯莽"的認識,并将其利馬明書法留給子孫後代。
圖為1909年運河岸邊的漓渡河。運河河,又稱運河河,古稱"潛水",二金時叫巴江、巴水,宋後來叫運河河。據《水書》記載:"潛出巴縣,南入長江","漢志"還記得:巴縣"向西南潛入江中"。由于潛入縣内,它後來被稱為運河河或運河河。

1909年,在漓渡江東部,一座廟宇中的三眼神,這座廟宇可能是四川的主廟,而李冰父子,三眼雕像應該是神的形象。李冰是戰國時期秦國宣縣太守,也是著名的水利專家,曾經主持過都江堰的建設,李冰的次子是李冰的得力助手,第二郎神的原型是李冰的次子。
1909年,該縣位于漓渡河東部的一塊舊牌匾和一座拱形石橋。
1909年,張柏林和他的團隊乘坐當地人攜帶的轎跑車過橋。
1909年,在縣裡,洛林落後于探險隊,等待轎跑車離開,洛林在路上給他們拍照。
1909年,張柏林和他的團隊沿着運河蜿蜒的林蔭大道奔跑。
1909年,張柏林遠征隊從漓都江出發,乘船過運河河,順流而下,航行了一段距離後才登陸,到達了青鎮的無家苑,照片拍攝于五家苑附近的一條山路上,對面山坡上有一塊高大的牌匾。